机遇与缘分交织在一起,形象地称之为机缘巧合。我们参加兵团的那个特殊年代,也是年轻人活力四射的时候,既叫潇洒又叫时尚。用现在的说法叫“酷”或者“梦想”,骑马、开拖拉机是刚到兵团时的向往,那骑着骏马驰骋在旷野之上,驾驶着铁牛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感觉,也许是当时我们兵团战士的期望和乐趣。我在兵团的五年与骑马没有太多的缘份,但对拖拉机却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七六年初由于兵团撤消改为农场,我们的伙房合并,分场机务人员缺乏,我由干伙房被充实到了(营部)分场机务队。取得了可以“酷”一下的感觉,新的岗位、新的开始、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此时有些兴奋,也有很多担忧,兴奋地是有开拖拉机的生活体验,实现“梦想”了,担忧的是对机械一巧不通,需从头学起,那可真是玩“老虎”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思想。
从干伙房转变为机务人员,转折点很大。有兴奋也有沮丧、有浪漫也要面对现实、有激情也有颓废。先是开履带式东方红五四,后来转为胶轮二八式拖拉机,对于陌生的拖拉机来说要先学机械维修,懂得机械原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机器的作用。正式报到后正值农闲时间,拖拉机要进行维护保养,正好是学习的机会,由于当时维修人员大部分已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维护车辆都是驾驶员自己来做,对于刚接触机械的我来说,真是难度太大了,东方红拖拉机光用油需要五种:黑油、汽油、柴油、机油加黄油,各种油加在不同的位置,用错了麻烦可就大了,再加上机械原理一点也不懂,没有书籍可以参考,全凭问师傅与自己感悟,全车都有什么起动机、发动机、操纵扞、离合器、变速箱、刹车、油门、灯光、水箱、油路、电路......每天手上、身上全是油糊糊的,心里一团乱麻似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基本弄清楚了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开始驾驶拖拉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空旷的田野上,
在蔚蓝的天空下,
开着象征红红火火的红色拖拉机,
耕耘着广袤的土地。
看着后面翻开的黑黄色的土壤,
象海浪波涛一样的形状,
整齐地排列在无垠的田野里,
地面上的盐碱瞬间转入地下埋藏,
整个地面顿时改变了模样。
象理发师理出了好的发型一样,
此时的心情觉得很爽,
有种战胜大自然的喜悦之情悠然而上。
再看那飞翔的鸟儿盘旋在拖拉机的两旁,
嘹亮的叫声象在歌唱,
又像是投来羡慕的眼光,
真象看“西洋境”的一样。
播撒的种子整齐而深深的埋在海绵一样的土壤里,
期待着破土的时光,
更孕育着又一个丰收的景象。
不管是那风沙肆虐,
还是那酷署严寒。
不管是白天夜晚,
还是驾驶的劳烦。
不管是收割多忙,
还是身心多么的疲惫。
心中装着理想,
不怕吃苦与悲怆。
畅想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陶醉在驾驶过程中的乐趣时,春耕大忙的时候到了,晚上耕地是比较辛苦的,大部分人都不愿干夜班,因为我是新人应多出一些力,主动要求晚班,但夜晚耕地确实难熬,初春的季节晚上很冷,视线模糊加上午夜后容易犯困,再是新手技术不太熟,有时候开着拖拉机打瞌睡,这样就跑偏了。但是晚上耕地也是另一番景象,夜晚有夜晚的一番畅想……
拖拉机的轰鸣划破了夜幕的寂静;
月亮眨着眼睛与我们作伴,
又象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引方向,
布满夜空的繁星闪烁着,
酷似一个个卫士在为我们站岗。
车前有野兔出来作伴,
一会儿跳舞;一会儿鼓掌;
又象是在和我们捉迷藏。
飞虫们也都来围观,
象一架架战机一回儿俯冲,一回儿高扬;
有时候来回冲撞,
唯恐得不到位置和角度,
看不到我们耕地过程的景象,
又象在空中舞蹈般热闹地捧场!
车前的两个大灯照耀着方向,
耕出来的土地一条条直线象用了尺子度量,
那快乐的时光忘记了疲劳和瞌睡的欲望。
而疲劳的作业长了又觉得枯燥,与单调的机械一样的操作方式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工作中稍不留神就要把这些变成痛苦和悲伤。
记得有一次在黄河边上耕地,夜里3点左右是最难熬的时间,拖拉机已到地头应转弯了,前面是水渠的最前头,因拖拉机抽水时冲出一个大水坑满满的一坑水,午夜因为太困迷迷糊糊的一直往前开,忽然觉得格蹬了一下,猛然惊醒,迅速刹车,定晴一看。拖拉机头已在这个大水坑边上朝下,倾斜度接近30度,旁边瞌睡的战友也惊醒了,我们两人摘下车后面挂的犁,一个在车上缓慢地倒,一个在车下指挥着,就这样一步步的挪出了水坑,然后我们两个都瘫坐在地上很长时间都不说话,只有后怕了。如果不是后边带着耕地的犁牵拉着,恐怕就会车毁人亡了!天亮后才探明原来水坑里的水接近两米。是兵团的经历给了我接触拖拉机的机会,与铁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在其中取得了许多特殊的乐趣。使我在以往的工作中更加认真,克服了各种怠慢和其他的侥幸心理,使责任心更强了,且成长和成熟地更快一些了,由于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离开兵团后对任何工作都是专心去做,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和挫折,这正是兵团给予我的精神食粮,形成了一种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成为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