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 疾病、爱情、孤独、漂泊
当我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我常常思索,生而为人,究竟为何?是那短暂的欢愉,还是长久的寂寥;是热烈的追求,还是无奈的放手;是灿烂的梦想,还是残酷的现实?
我曾在晨曦微露时,仰望那片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仿佛为世间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巾。我问自己,这光芒能否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能否驱散我内心的迷茫?生而为人,是否注定要在这光明与黑暗的交织中摸索,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那些年,我在风中奔跑,感受着自由的气息。风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却也撩动了心中的渴望。我渴望着远方,渴望着一种超越这平凡的生活。然而,路途遥远,坎坷不断,聚散离合如影随形。我在人群中欢笑,却在独处时落泪,为何人生总是充满了这样的矛盾?
我曾在寂静的深夜,仰望那满天繁星。星星闪烁着,像是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大地。我思索着,每一颗星星是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独地闪耀,是否也会感到寂寞?而,生而为人,我们在这茫茫人海中,如同星辰般渺小,却又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亮,这星光能否穿透黑暗,能否温暖心房?
高三那年,我患了一种叫胸膜炎的怪病。三月三,母亲强行把我叫去老家县城一个庙里烧烧纸,上上香。我在庙宇中祈祷,祈求命运的眷顾。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将我的心愿带向那未知的天际。我望着佛像,心中充满了疑惑和迷茫。我虔诚地合十双手,渴望得到一个答案,一个能让我追逐自由的答案。
那一年,当爱情曲终人散,我内心的痛苦如同暴风雨中的海浪,汹涌澎湃。心魔在心中肆虐,让我无法安静。我再次向命运发问,为何付出真心却换来伤痛?为何曾经的美好如今只剩下回忆的碎片?
那一月,当我决心皈依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却发现心中仍有涟漪。雨水纷纷落下,打湿了我的衣裳,也打湿了我的灵魂。我问苍天,为何在追求宁静的道路上,依然会有风雨的侵扰?为何放下了尘世的纷扰,却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谁不渴望变成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屹立千年;见证岁月的变迁;等待那个能读懂我的人路过,哪怕只是短暂的停留,也能让我感到存在的意义。谁不渴望变成一片广阔的海洋,容纳万物;用无尽的包容换取一份真挚的情感,哪怕历经沧桑,也心甘情愿。
那一刻,是谁在风中吟唱着古老的歌谣?那悠扬的旋律,勾起了谁的回忆?那婉转的歌声,温暖了谁的心房?
那一刻,是谁在画布上描绘出绚丽的色彩?那缤纷的画面,点亮了谁的世界?那细腻的笔触,又触动了谁的灵魂?
你曾说过,每一次的相遇都是前世的约定;每一份情感都是灵魂的交融。那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每一丝香气,都能抚慰疲惫的心灵。
你曾说过,每一个微笑都是心灵的阳光;每一次拥抱都是生命的温暖。那温暖的怀抱,能驱散寒冷的阴霾,每一刻相拥,都是永恒的瞬间。
今生,我愿为清风,你为明月。在那诗意的夜晚,相互陪伴,共赏人间美景。一颗纯净的心,能承载世间的悲欢离合?一段真挚的感情,能经历风雨的洗礼?
今生,我愿为采风者,你为韵律。在简洁文辞中,相互呼应,共谱生命之诗。文字的力量能穿透人心的壁垒?情感的洪流能冲垮世俗的枷锁?
生而为人,谁不是在爱与恨之间徘徊,在得与失之间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穿梭。我们感受着喜悦的泪水,品尝着痛苦的滋味,经历着人生的起起落落。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不知道前方会有怎样的风景,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坚定地走下去,总会在某个转角处,发现那片属于自己的阳光。
生而为人,让我们用爱去拥抱生活,用勇气去面对挑战,用智慧去解读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在这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留下属于自己的旅途轨迹。
夜雾弥漫的街头,橘黄的路灯在雾气中晕出一团朦胧的光晕,我不禁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此时,被昏黄灯光拉长的,岂止是我的身影,那分明是现代人无处安放、被无限放大的孤独。街边流浪猫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而写字楼中加班的白领,在电脑屏幕散发的冷光下疲惫敲击键盘,二者在生存的宏大命题下,竟有着奇妙的共性 ——— 我们都在这由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里,努力寻找着一处能让灵魂安歇的角落,在生存本能与理想追求的拉扯中,艰难地踽踽独行。
在那些漫长的黑夜里,独自徘徊于街头巷尾,我时常会思考,我们与街边流浪猫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流浪猫在城市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人类社会的繁华与喧嚣于它们而言,若即若离。可即便生存环境恶劣至此,它们依旧从未停止寻觅果腹的食物,从未放弃寻找一处能遮风避雨之所。相较之下,我们拥有远超它们的物质条件与选择机会,却为何常常在这看似五彩斑斓、实则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轻易地迷失了自我,弄丢了内心的方向?
当行李箱的滚轮在异国他乡的石板路上发出沉闷声响,那一刻,我仿若穿越千年时光,与杜甫一同感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的无尽苍茫。置身于陌生国度,四周皆是陌生的语言、陌生的面孔,我宛如一个误闯入异世界的孤独旅人。在努力融入的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同样漂泊的灵魂。我们在异乡的街头,一同目送日出、迎接日落;在狭小简陋的出租屋里,彼此倾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与梦想。在这些时刻,我深刻地意识到,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人类内心深处始终都在追寻着那份归属感,渴望着能与他人灵魂共振,找到心灵的契合点。
岁月悠悠流转,往昔那些让我痛彻心扉的经历,如今都已化作嘴角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我逐渐学会在困境中,以乐观之态积极面对,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奋勇向前。我深知,人生之路从无永远的康庄大道,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下一次能更稳健地站起。我开始尝试以一颗宽容之心,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再为生活中琐碎繁杂的小事而徒增烦恼。我越发明白,我们皆在这尘世中背负着各自的行囊艰难前行,若每个人都能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包容,这个世界定会如春日繁花般,绽放出更加温暖、美好的光彩。
漫步于古老街巷,斑驳的墙壁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仿佛一位位沉默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沧桑。墙角的青苔,在潮湿阴暗、鲜有人至的角落里,自顾自地默默生长,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倔强绿意。目睹此景,我不禁深思,青苔如此,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在人生这条或平坦、或崎岖的道路上,又何尝不应如青苔一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艰难,无论是否有人欣赏,都坚定地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别样的色彩与生机?
在一次旅途中,我结识了一位街头艺人。他衣衫褴褛,头发略显凌乱,却在热闹的广场上尽情地弹奏着手中的吉他。他的音乐并不完美,偶尔还会出现一些错音,可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却仿佛在诉说着对音乐炽热的爱。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投来不屑的目光,有人匆匆路过,而他尽情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纯粹,一种生而为人对热爱之事最本真、最质朴的追求。或许,每个人都应有一份这样纯粹的热爱,它无关名利,无关他人的评价,只是生命本能的追寻。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坚守这份无关名利、不惧评判,纯粹源于灵魂深处的热爱?仅仅是源自灵魂深处最本能的热爱与向往。
由这位街头艺人的执着,我的思绪飘向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青苔在古城墙根的生长姿态,暗合着《诗经》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所展现出的生命韧性。这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实则是文明传承最坚韧、最鲜活的注脚。恰似敦煌莫高窟的画工们,在幽暗深邃的洞窟中,耗尽一生心血,一笔一划勾勒佛像慈悲面容;恰似从古老甲骨文的刻痕,到如今数字时代飞速流转的代码,从竹简上散发悠悠墨香的文字,到云端存储的海量信息,人类在漫长岁月里,不断传承与创新,持续拓展着生命意义的边界,让文明的火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站在历史的宏大维度回望,个体生命中的悲欢离合,不过是沧海一粟、转瞬即逝。但恰恰是无数个平凡个体,在各自人生旅程中,勇敢地说出 “我可以”“我愿意尝试一下”,凭借这份坚持,才使得文明的火种得以在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北宋大儒张载曾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待白发悄然爬上鬓角,回首一生,我亦愿如先辈们那般,在泛黄的岁月里,努力镌刻下属于自己、属于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我想,这或许便是生而为人,被赋予的最崇高使命与价值所在。
———著/泰灿/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