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若一尾鎏金锦鲤,倏忽游过时间的罅隙。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这个小镇工作已经五年了。小镇不大,一条主街,几家店铺,多排楼房,铁路侧穿而过。驻村第一夜,我就被火车汽笛声惊醒。那声音像一把利剑,劈开了乡村的寂静。我躺在村委会的硬板床上,听着车轮碾过铁轨的轰鸣,感受着床板传来的震动,恍惚间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清晨,我沿着铁轨缓缓踱步。晨雾还未散尽,铁轨在薄青色的天光里泛着银灰,枕木间的碎石浸饱露水,踩上去便发出细碎吱声,苔藓在铁轨接缝处洇出翡翠般暗纹。远处传来火车汽笛声,铁轨开始传递隐秘的震颤,我退往路基围栏边缘,看到枕木缝隙里冒出的蒲公英在震动中簌簌抖擞,钢轨表面凝结的夜露此刻正沿着弧面滑动,折射出细碎的虹光。忽然驻足时,发现鞋面已被夜露拍打成深色,像是时光为我留下的珍贵印记。
五年里,我习惯了清晨被火车的汽笛声唤醒,习惯了傍晚伴着车轮的轰鸣声归家。它时而低沉婉转,如深情的呢喃,扣人心弦;时而急促紧迫,如飞奔的骏马,勇往直前;时而舒缓悠扬,如潺潺的溪流,宁静从容。它像一位老朋友,每天准时造访,带来远方的消息,带走乡村的故事。每当火车疾驰而过,我常常回忆起自己曾经义无反顾的选择。但我深知,这里需要我,就像铁轨需要枕木,火车需要车站,小镇需要守望者。我忽然明白,这列火车不仅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也连接着现实与梦想,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五年里, 我见证了太多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平整柏油路,破旧房屋变成了崭新楼房,荒芜土地变成了葱茏田野。这些变化,像火车的车轮,缓缓向前,却从未停歇。而我,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也渐渐理解了基层工作的意义。这些工作看似平凡,却像铁轨上的铆钉,牢牢地将小镇的每个角落连接在一起,编织起时代奔涌的经纬。它不像火车那般轰轰烈烈,倒似铁轨旁的油菜花,不争春芳,不妒百艳,于无声处默默扎根、奋力生长,在时光里静静舒展、悄然绽放,用那一抹金黄和淡雅芬芳,温柔地点缀着广袤大地。
夜深了,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轻纱温柔地笼罩着这个静谧安宁的村庄。我躺在床上,远处悠悠传来汽笛声,那声音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抚过茫茫黑夜,掠过灿灿稻田,惊醒了枝头沉睡的麻雀,也唤醒了我如潮的思绪。如今,我心中昔日的迷茫与困惑已悄然散去,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割裂,而是连接;不是抛弃,而是传承;不是遗忘,而是铭记。就像那列火车,它驶向未来,却从未忘记来时的路;它追求速度,却从未忘记沿途的风景;它穿越风雨,却从未忘记停靠过的港湾。
火车要来了,带着远方的故事,驶向更远的远方。而我,像那铁轨旁的守望者,静静地守候在这里,守候着这个被火车一次次经过的小镇,守候着这片土地上那每一次细微的震颤,也守候着时光在这里留下的每一道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