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纪强的头像

王纪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12
分享

同船渡 同窗情


 文/王纪强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个破家虽然值不了几个钱,却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来玩。当然没有事来闲聊的人几乎没有了,没有一星半点的事,就不兴串门的。也许这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吧。虽然近在咫尺,老死不相往来也许是条不成文的规定。

我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悄悄地走进了城市。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心里没有个弯里绕里的。难免就吃亏上当,这十多年来遭遇了很多上当的事,全是同学带来的,也许这就是圈子里流行的杀熟吧。

我是个所谓的实诚人,对熟悉的人是内心不设防的。未曾想,就有熟人乘虚而入,骗你没商量,这样的学费交的太多了,吃一堑长一智,索性关起门来自己过,万事少求人,到也乐得逍遥。

十几年前,上了个夜大班,本想趁此机会,解决那婚姻老大难问题。一个同学,三天两头向同学借钱。借口很多,今天回老家看姨,明天去奔丧,后天去医院探病,七大姑八大姨好像他是主心骨似的,就像笑话里讲的一样逼真。一班几十人的腰包都借遍了,当然也没有忘记瘦骨嶙峋的我。钱不多,五十元。也就是当年我一个月的奖金,天天见了面,同学不再提钱的事。心想,老虎都有打磕睡的时候。几个小钱,撕破脸皮去要,就显得小气了。结果可想而知,杳无音信了。

我是个集邮爱好者,天天踅摸珍稀邮票。逛邮市,一蹲就是半天。老想给那些“缺货”配套,大海捞针一般,收获寥寥,那劲头是挺足的。几天不去趟,心里空落落的,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像掉了魂似的浑身不自在。

九六年邮票市场火爆,行情如同炒豆一路飙升。翻跟头的上涨,那年的散票告急。年册就更难买了,托邮电局的熟人问了问,也杳无音信。从市场上买就太贵了,正好我的一个同事又是老婆的高中同学。见到我的难处,就自告奋勇,难得他如此热情。要了两册,他说:“一两册求人不值当,多买册吧,还比市场便宜些,票又正。”听人劝,吃饱饭,求人不容易啊,筹措了两个月的工资1200元。心想,都是熟人好办事,又不是借钱,不好要收条。几天后,催促一次,说正办着,种种借口应付我。这一买就是十年,票钱无影无踪。

电大的同学十年前,干了个结婚录像的活。来找我,说要借我结婚的录像翻一下,取取经。小事一桩,我痛快的答应了。那年去淄博公园商场买的价格不菲的正版带子,没舍得用完。就留了两盘新的,顺便沾光让同学给翻一下。用了近半年也不还,催促了几十次,电话费也用了不少。这芝麻点的事,费了不少口舌。一看,新带子被掉包了。同学可能卖了,死活不承认,我哭笑不得。

上学上的多了点,什么样的同学都有,是鱼龙混杂。一次,夜里快半点了,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某同学。满头鲜血,非常吓人。说撞车了,要去医院急救。来不及回家拿钱,顺便找老同学拿点钱垫一下。我说:“需要多少。”同学开口一句:“一万。”我吓了一跳,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就说:“刚好发了奖金,300元?”

他说:“也行。”就急急忙忙的走了。第二天,如约来还钱。我借给他的整钱,变成了手里的零零星星的碎钱,竟然还有毛票,我大惑不解。

上班时,与同事无意之中聊起了那人。同事说:“他可是赌博的手,迷的不得了。听说借的钱太多了,有好几万呢。家门口堵着些要账的,吓得他不敢回家。”

闻听此言,我如梦初醒。悬崖勒马也不晚啊,原来同学是想放长线钓我这条大鱼啊,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又来借钱。撒谎说家里人生病了,我不动声色,委婉的拒绝了。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这同学意,兄弟情,也要区别对待啊。要不然,那学费就要多交几次了。人际关系的融合,也是社会的进步。相信,这些不和谐的事儿会逐渐消失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