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五一黄金周,我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出发,途经绿意盎然的陇东高原,穿越了西北的沙海绿州,直抵河西走廊的历史名城古浪,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大美西部寻找诗和远方。探寻心中期待已久的神奇秘境。
半夜23点,我和嫂子,还有两个侄女从三原县启程出发。车子驶出身后的那一片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城市,仿佛进入一个未曾所见的未知世界。空旷的原野万籁俱寂,远处的村舍灯火如豆,村落里偶尔传出零星的犬吠声。
电车的提速飞快,没有油车特有的引擎轰鸣,车里异常的安静。夜色茫茫,车窗外的风景如箭一般向身后射去。车子驶出了国道,沿着高架桥上了一路向西的银百高速。仪表盘不断跳动的数字,三原铜川早已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两个侄女都是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她俩夜里换着开车,我就安心地欣赏着沿途的夜景。
在我这次西行的2200多年前,大汉的使臣张骞已经奉了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诸图。大汉使团一行100多人从长安出发,走陈仓古道,途经陇西、河西之地,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中亚国家的阿姆河流域。开辟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丝绸之路。
我的五一旅行,只需两三天,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张骞的凿空之旅,肩负联络西域诸国的神圣使命,却整整走了十三年。出使西域的大汉使团,回到长安时只剩三人。可想而知,古人开辟这条丝绸之路的艰辛。两千年前的古人,每天徒步几十里,那时的西行之旅没有高铁,没有高速,没有国道,没有服务区。只有崎岖的山路,肆意出没的鸟兽,方圆几百里的荒无人烟,神出鬼没彪悍的匈奴骑兵。古人凭着毅力和勇气,在中国西部开辟了一条名贯古今的商旅之路。
宁县是陇东高原上的一个县城,夜色中车子驶下一个长坡,进入宁县城区。时值五月的凌晨时分,凉风习习,夜色朦胧,整个县城早已进入了休眠模式。深夜空旷的街道,偶然驶过几辆车子,再无其它。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我竟然有些亲切感,好像是来邂逅久违的好友,更没有一点点拘束和不安。侄女来回穿梭了几个街区,找到一个超充电桩给车子充电。我趁机下车活动了一下筋骨,坐车久了好像中了“化骨绵掌”,浑身绵软没有力气,如果你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全身感觉立即就会“满血复活”。
我在车子后排沉沉睡去,电车在深夜里如离弦之箭,早已穿越了整个陇东高原。凌晨5点多我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宁夏吴忠市的盐池县了。这里是定武高速的马儿庄服务区,停车场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拂晓时分,太阳,这个画家在巨幕的天空开始了随心所欲的描摹。他的画笔 蘸满金黄,随手在灰暗的天空肆意涂抹。渐渐地,金黄色扩散开来逐渐变大,绘成了一片巨幅的绚丽画卷,金黄的边缘还镶嵌了少许的灰黑色。随后,太阳露出了得意的笑脸欣赏着她的佳作。光芒万丈,霞光满天,汽车,楼房,纵横交错的公路,远处的高架桥,全都笼罩在这万丈光芒下,一切的景物都变得渐渐清晰洛络起来。
清晨的时光充满活力,充满了生机,漫长的黑夜已经过去。西行的美景风光旖旎,它也是我从未涉足充满无限想像的处女地。广袤的原野裸露着灰褐色的黄沙,我惊叹沙漠中的点点绿色,那千千万万的绿色,在干涸的沙地里汇成了一片片生生不息的绿洲。
车子一路向西,原野上时尔掠过一个个村庄,大都是两三百户人家的样子,郁郁葱葱的白杨树荫里,闪过一座座方方正正的房子。原野上除了白杨树,还有一种大西北独有的沙枣树。五月份正值沙枣开花的时节,我虽看不到沙枣花的颜色,闻不到它的幽香,却能感受到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扎根荒漠的不屈精神。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人笔下的黄河总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黄河在中卫沙坡头绕行了290度的弯,清澈温柔的黄河水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缓缓流淌。沙漠,绿州,黄河三者在中卫沙坡头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西北独有的塞上风景。滑沙、骑骆驼穿越沙漠,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漂流。放松心情,感受西北大漠风光的粗犷与豪迈,是每一个游客的开心时刻。中卫沙坡头的美景在眼前飞速地掠过,而我们正忙着赶路,只能用心去体会“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美景。
车子在连绵不绝的群山里继续穿行。西部的大山,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它收敛了咄咄逼人的锋芒和锐气,全无温婉恬静的灵秀和芳华,雄浑,厚重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车子穿过巍峨起伏的群山,眼前的地势一马平川,景色豁然开朗。绵延不绝的群山之外,出现了一座小型城市,它是方圆几百里经济文化的中心,如同纽带一样,将茫茫群山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上午10时,我们的车子终于驶在了古浪的土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苍莽的戈壁,广袤的黄褐色土地因为干旱少雨,而缺少绿色植物的滋养和点缀。同样的五月,河西走廊以东八百多里的三秦大地,早就是一派绿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景象。河西走廊的春姑娘姗姗来迟,她好像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忘记了在这高山和戈壁上播洒绿色的种子和希望。如果她能呼风唤雨,再取来东海之水,洒遍每一处山地和戈壁,用不了多长时间,山川绿染,灰黄的戈壁滩也将变成绿草茵茵的绿洲。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这次河西之旅的目的地古浪县城。哥早就来接上了我们,他热情地带我们去街上饭馆,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牛肉面。因为一路赶时间,我们在景泰服务区没有作太多停留,匆忙赶路早就饿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桌,绿色蔬菜配上浓郁的辣椒油和牛肉块,汤香味浓,面条筋道。清脆爽口的小菜也很开胃。只是这牛肉面稍微有点硬,好像不怎么熟,我稍微有些不太习惯。牛肉面不仅是西北特色美食名片,也是伊斯兰教清真饮食文化的特有符号。
在宾馆的房间里放下行李,我稍作休息,随即推窗俯看这座小城。试探着去靠近她,了解她的一切,想着和她打成一片,尽快地融合在她的生活气息里。古浪的街道很干净,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其它城市的闯红灯,逆行,路怒症在这里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适应交警的严管约束。五月的暮春,河西走廊以东的城市早已是绿树成荫,春风和煦。可是这里街边的景观树,似乎有些呆萌慵懒。柔柔的枝条上星星点点,只吐露出些许嫩嫩的芽苞,成为小城亮眼的景致。
古浪城的周围,全都是绵延起伏的群山。那些大山,在我眼里幻化成了无数彪悍凶猛的匈奴骑兵。以前我有些疑问,2200年前,匈奴人跨过冰天雪地的群山,气势汹汹的扑向秦地和晋北。他们为了什么?是要和汉王朝争地盘夺天下么?是想在长安或洛阳建都么?带着诸问疑问,我来到河西走廊,拨开扑朔迷离的历史迷雾来寻找答案。望着绵延苍凉的群山,大量缺少植被的土地,我似乎有了一些答案。
我们在古浪停了一天,又继续驱车前往嘉峪关,它是河西走廊的终点,也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隘。有着“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苍茫戈壁,雄关漫道。夕阳西下,落日燃烧了整个戈壁,雄伟的嘉峪关城也烧灼成了炙热的桔红色。我平生第一次登上这天下雄关,第一次真切体验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大漠落日和边塞风光。
嘉峪关城,内城外墙巍然屹立固若金汤,高大雄伟的箭楼角楼相倚守望。关外万里黄沙,古长城宛如游龙蜿蜒浮动,沙海里,烽燧遗墩,残垣断壁若隐若现。好一幅边塞雄关气势恢宏的画卷。边塞的风,豪迈粗犷,从广袤神秘的西域吹来,从荒凉孤寂的万里沙海吹来,从遥远纷乱的历史岁月中吹来。她铭记着金戈铁马,烽火狼烟。铭记着西域商队的悠悠驼铃,铭记着“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和离别。铭记着蒙古大军远征西域时的肃杀和彪悍……
嘉峪关雄伟的身姿,早已和风光无限、超越自然的河西走廊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中国西部独一无二的美景奇观。九曲蜿蜒十八弯的黄河之水,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神奇莫测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浮翠流丹的张掖七彩丹霞。这些美轮美奂的人间秘境,世外桃源,构成了一个个尚未被工业文明所污染,过度开发的精神家园。它那无穷无尽的生命力,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人文魅力,洗涤着每一个向往生命纯真之地的寂寞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