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屈笑天的头像

屈笑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0
分享

除夕,聆听岁月的心跳

在661年以前的除夕,鼓楼就已经伫立在小城的西门了,静静地凝视着世间的沧桑巨变。如今,她又换了新颜,雕梁画栋的仿古结构上,装饰了大量彩灯。除夕的夜里,整座鼓楼散发着璀璨而又迷人的光芒。

绚丽多彩的烟花,呼啸一声蹿上夜空,依次绽放着令人惊艳的辉煌。爆竹声声,宛如疾风骤雨般袭来,又像极两军对垒,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轰轰烈烈之后,又归于夜的沉寂。

广场上的人们,举行了一场近乎完美的迎新礼以后。纷纷携儿带女,匆忙地离开了。几分钟前还是热闹非凡的烟花之地,此时却如潮水渐退,繁华落尽,尽显一片荒芜。百无聊赖的红绿灯,也是睡眼朦胧,一红一绿地闪烁跳动。

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市,此时却如荒无人烟的山林乡野,满城寂静。早早归乡的人,掏空了小城的心脏。街上偶有行人路过,他们归心似箭,回归到万家灯火里的每一道门,每一盏灯的内核。母亲们摆上了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中斟满一杯欢乐,一杯幸福。给新年的第一时间留下满满的仪式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她意气风发,大踏步地走进了新年。除夕的夜,我在社交软件上回复了诸多的新年祝福,亲友群家族群里发了一遍红包之后,总感觉现在的除夕好象少些什么。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精心准备的年夜饭不香了么?还是欢庆新年的氛围流于形式,让我如嚼鸡肋索然寡味。

幼年时的除夕,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那时候父母健在,一家人生活清贫,还住在乡下,过年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除夕那天,刚吃完早饭,父亲就开始了一项“神圣”的工作。写春联,贴春联成为当天的重头戏。父亲铺展开了红纸,挥毫泼墨,笔锋如飞龙般游走,一行苍劲有力的行书,在他的笔下一气呵成。父亲的书法,来自于少年时在日照寺初小的刻苦努力。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也有不小的成就。我望着贴好的春联,对仗工整,寓意吉祥。仿佛新年的希望,新的气象,就在眼前幻化成一个个画面,真实而又多彩。

厨房里忙碌的母亲,挥动着锅铲,烹炒着一道道美味,也烹制着年味浓烈的人间烟火气。一盘盘包好的饺子,形似元宝,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香气四溢的红烧带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各种我们当地的特色凉菜,蒸碗,小酥肉在案板上摆得琳琅满目……我已经看花了眼,馋得直流口水。

吃过午饭,大人们忙着正事,就是新年祭祖,请老祖宗回家过年,历来都有着固有的仪式。我和一群小孩子无所事事,在街巷里嘻闹追逐。迎面遇上了和我年龄相仿的堂妹,她随手塞给我一角钱,说是祖母给我的压岁钱。

80年代初期的一角钱,对于我一个小孩子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那时它能买来十颗水果糖,或是一瓶汽水。放到现在,一角钱只是一个数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记。我那时玩得昏天黑地,一角钱也像长了腿,翻遍衣兜找不见了,弄丢了。我十分懊恼,就反复地追问堂妹,祖母给我的压岁钱,她是否交接清楚,却换来了堂妹的白眼和不屑。

我闷闷不乐地回了家,母亲得知了我遗失“巨款”的事。她又拿出一角钱放在我的手掌心,叮嘱着不要再弄丢了,这也算是母亲对我的一点安慰吧。看到我的表情多云转晴,母亲又拿出过年的新衣服,让我试穿了一下,作为对我一年的奖励。这件新上衣是姐姐为我量身打造的,那时姐姐刚学会了缝纫裁剪。她一心想着拿我练练手,做一身衣服检验一下自已的手艺。

终于在大年初一,我换上了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绿色的确良上衣,有着四个兜看上去挺神气。黑色的粗布裤子,再配上母亲新做的棉窝窝鞋,我整个人的气质完全上升了一个新高度。完全复制了我心目中崇拜的形象,妥妥一个解放军小战士的模样。过年的新衣穿在我身,暖在我心。那是母亲和姐姐日夜辛劳的成果,也是亲人对我暖心的爱呀。

现在,又是除夕了,可我并没有想过要买过年的衣服。望着衣柜里挂着的皮衣,夹克,风衣,羽绒服,我却挑花了眼,无所适从,没法选择一件来穿。曾经也想着要不要买一件冲锋衣试试,来装饰一下我的新年。我下楼步行一百多米,就是小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没有什么样的衣服买不到的。如果不想逛街,躺在家里点开智能手机,闲鱼,唯品会,得物,小红书……这些网购平台上都能淘到心仪的衣服。

四十多年前,的确良衣服就是最时尚的新年礼物。以前的过年三件套(压岁钱,年夜饭,穿新衣),如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堆新时尚,新名词,派克服,摇粒绒,冲锋衣,羊绒大衣,北面,加拿大鹅,……适合新年穿着的衣服种类多,款式新,购买非常方便,网购不满意还可以全额退款。而当年我穿的那件的确良上衣,还是母亲步行十几里路,去镇上的供销社扯布让姐姐做的。那时刚刚取消了布票,的确良新上市,母亲疼爱年幼的我,所以我才有了一身洋气的新衣服。

除夕前几天的一个午后,我慵懒地躺在床上,随手打开美团,在上面搜寻附近的商家,想要订一桌年夜饭,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现在你坐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点点手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如果你感觉还不够好,可以准备好食材,预约厨师和服务人员上门制作。在四十多年前的腊月里,过了小年,父亲就开始赶集采购年货了。那时候乡下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父亲蹬着他那辆二八大杠,来回往返二十多里。顶风冒雪,把那些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统统打包回家。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除夕,这个传承了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我和亲人团聚的情感和记忆。我感悟生命的轮回,岁月的流逝。亲人的渐行渐远。如今新年已至,珍惜与家人团聚的短暂时光,还有那些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亲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