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君栋的头像

夏君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3
分享

第十三稿

从纪委巡察组的办公室出来,白副科长的阴沉的脸终于舒张开了。

“太好了,终于过关了,第十三稿!有机会可得好好请请巡察组审查材料的同志”。白副科长心想,“不去办公室了,一大早悬着一颗颤抖的心走进巡察组办公室,刚刚平静下来,去理个发,中午再喝上一碗羊肉汤犒劳一下自己。”

自从市委第四交叉巡察组集中进驻动员会议召开后,综合科的白副科长临危受命,在落实常规分工工作的同时,重点负责起草巡察整改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实实在在的说,这项工作不应由白副科长负责,一则单位有具体对应的科室--纪检督查室,他们与纪委的同志联系多;二则白副科长前期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以前都是综合科的李科长“亲自操刀”。为此白副科长专门找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情况。

“你在咱们综合科已经13年了,为人忠诚,工作基本功也扎实,你们科的科长也年龄偏大了,老家里还一摊子事,顾不上,我们党委班子都通气了,就你合适,好好干,过几年我们还要你服大务呢。”

白副科长心想:“可别,这好事,还是留给他们吧”。白副科长今年已经年过四十,刚来局的时候直接分到了前勤科室,每天跟着科长副科长出个发,工作轻轻松松无压力,空闲时间也好写写画画,抒个感怀,一不小心让领导发现了个“人才”调到了综合科,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也几次申请离开,都被“离不开、还有重用”等搪塞过去,眼看着一同来局的小青年都成了业务骨干、科长,有的进了领导班子,但因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虽提拔为副科长已有7年之久,但终无法前进半步。听领导的意思现任的科长退了他来接替,心里不免更加发愁。难道一直干到退休,看看稀少的头发,高度近视的眼镜和自己的一张别人看来50多岁的老脸,想想都后怕。

有时候,越是怕来什么,往往就来什么。这不,白捡了个“好活”。

党委班子专门开会对报告的撰写进行了研究,并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要求。这一天开始,白副科长把这几年的的民主生活会、上级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对照要求认真组织撰写,终于主要领导要求的最后时限完成交付。

“怎么搞的,这么多问题,分管的看了吗?”“看了,让您最后审核上报。”“问题这么多、点的这么明确,我们的领导班子还合格吗?回去抓紧改,即得说明问题,又不能有大问题。”领导的要求十分明确。

回去改吧,没办法。“白副科长,巡察组要报告,说是要求昨天就报,今天怎么还没报来?”局办公室的联络员打来电话。“第一稿没合格,第二稿昨晚刚改完发给领导了,还没回复行不行,我再问问。”

第二天,看着办公室转来到处勾勾画画、圈圈改改的工作报告,白副科长终于放心了。加个班,抓紧改完,尽快报去,要不就要挨批评了。

第三天上午,巡察组的办公桌上,巡察组成员每人一份材料,“大家一块看一下,结合我们这几天的工作推进情况,看看材料上说的是否全面,看完大家分别发表意见。”巡察组长安排结束,大家认真的看起来。“组长,材料我看完了,我感觉这是在糊弄,问题模糊,举例避重就轻,没法用。”“组长,我也是同样的看法,我们目前查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几乎都没点到。”“我也是。”大家附和道。“通知联络人员,将材料打回去重新修改上报,修改时间3天。”组长随即作出安排。

“白副科长,材料打回来了,不合格,3天内整改完成上报。”通知一到,放下手里其它的活,白副科长第一时间考虑整改。

三天后,经过局长审核把关,材料再次到巡察组的桌上。“上次我们整理出的问题,这回有一个加上了,一看就是不重视,打回去重改,时间2天。通知局里分管的班子成员来一下。”

分管同志回到局里黑着脸找到局长,“局长,巡察组找我谈话了,说咱的材料避重就轻,班子不重视,材料不合格,再不认真对待就分别下约谈函,逐一进行约谈。”“这个白副科长,这点事都办不好,叫他抓紧过来。”

一顿劈头盖脸的训,白副科长汗珠子直往下掉。“从今天开始,不要回家了,直到材料合格,再不高质量的完成,巡察结束就处理你。”局长最后扔下一句话就气呼呼的走了。

看着交来的第三稿,巡察组组长十分生气,“来一稿他加一个问题,跟咱们玩老鹰抓小鸡,打回去,再改!”......

这天,第十二稿送到,大家看了一下,问题是基本都点到了,有的很明显是无中生有,有的举例明显十分尖锐,问题有的上纲上线十分刺眼,一看这稿比较到位,一看这稿应该是没经局长审核,大家商量了一下,让写材料的同志来吧,有些地方需要再和他谈谈。

通红的眼睛,疲惫的面孔,战战兢兢,就像犯了错小学生。“领导,您找我?”几名巡察组的同志跟白副科长谈了起来。“从事材料工作13年了?还是副科长?经常加班加点还时常挨训?不是自己的活没有极力推脱?这样的干部真是不多了!”“这样吧,材料比较详细了,有些地方还需要修改一下,具体我和你说说,改好领导审核后抓紧报过来!”

“谢谢领导!谢谢领导!”受指点后的白副科长高兴万分,真是一级一个水平,巡察组领导的指导既说出存在的问题,又准确的点出实例,还不至于让单位领导因为“问题”十分难看,这次交流受益匪浅。

第十三稿交到局长手里,“这稿好,你小子还藏着掖着,不漏实活来,抓紧报去吧。”局长看后很高兴。

十三稿!终于顺利过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