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磊的头像

夏磊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12/28
分享

河南正阳县 “七旬老人寻‘傻子主任’” 暖心故事引关注

近日,在正阳县民政局门口发生的一幕令人动容,一位 73 岁的老人雷中民引发了众人的注意,他怀着焦急的心情四处打听一位被称为 “傻子主任” 的民政干部霍学工。

据悉,雷中民是雷寨镇雷堰村的村民。霍学工曾在负责低保工作期间,以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被亲切地称为 “傻子主任”。他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还曾拿出万元资金捐赠给慈善总会,其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即便后来调任至正阳县福利院工作,他的事迹依然在群众间传颂,并且荣获了正阳县第一届 “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正阳县身边好人” “驻马店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

雷中民老人此次前来寻找霍学工,是因为几年前霍主任曾帮他化解过心中的疑惑与困难,让他对霍学工充满了信任。经过多方打听和一番辗转,老人终于找到了霍学工。面对老人的到来,霍学工热情接待,耐心地为其讲解低保政策,这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讲解结束后,当霍学工被问及为何如此耐心地对待雷中民老人时,霍学工真诚地说:“这些老人对政策不了解,心里着急是难免的。我们做民政工作的,就是要让群众安心,每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大事,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把政策讲清楚,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看到他们不再焦虑,我也感到欣慰。”

接着,霍学工回忆起自己多年的民政工作经历,眼中满是感慨:“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低保工作,关乎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像 2017 年低保重新认定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对全县众多的低保申请户进行逐一核查,确保每一分救助金都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我和同事们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白天走村串户,深入到每一个申请家庭了解实际情况,查看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等;晚上回来还要整理资料,比对数据,常常忙到深夜。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偏远的乡村核查,道路泥泞难行,车开不进去,我们就步行了好几公里。那户人家的情况非常困难,房屋破旧不堪,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重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孩子还在上学,看到他们的生活现状,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一定要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好。”

“在 2018 年、2019 年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民政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不仅要做好低保兜底保障工作,还要配合其他部门,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有一户贫困家庭,除了经济上的困难,还面临着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我和同事们在为他们争取更多经济援助的同时,还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经过我们的努力,这户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脱贫。看到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霍学工补充道。

在霍学工细致入微的讲解下,雷中民老人心中的怨气得以平息,他感慨地说:“霍主任说话我服气,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临近中午,霍学工没有让老人饿着肚子离开,而是在单位为他准备了可口的饭菜。饭后,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路途不便,霍学工又亲自将雷中民老人安全送回了家中。霍学工的这一系列举动,让雷中民老人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他们对霍学工的善举赞不绝口,直言霍学工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干部,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人。

霍学工在低保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多年,始终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十年间他累计核发低保金近 9000 余万元,且做到了无差错,凭借出色的表现,于 2019 年 07 月被正阳县委、县政府授予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霍学工的事迹不仅彰显了个人的高尚品德和职业素养,更展现了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和无私奉献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这一暖心故事在正阳县当地传为佳话,也为广大民政干部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民政干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民政事业蓬勃发展,让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