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节来临,我总会惦念着到门城湖赏月。想起两年前的中秋夜,月光黯淡,让我的心情黯然许久。为了避免遗憾重演,今年我特意拽上了小外甥,多了份陪伴,心情也随之好起来,今晚的月亮格外圆,定有满满的欣喜吧。
门城湖位于北京门头沟区,它是在永定河原貌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湿地公园,风光自然秀美,文化底蕴闻名。三年前,水闸泄洪后,湖面宽阔,绿树依依,水流汩汩,如诗如画。站立新桥,放眼望去,只见蓝天下滢滢的清水,波光粼粼,陪衬着四周树木的绿色,宛如一幅3D风景图,仿佛置身景中。
永定河上横跨三座大桥,最惹眼的是中间那座新桥,黑亮的柏油路分上下六车道,乳白的汉白玉栏杆,华灯初上时映出一道缤纷的彩带,宛如一座巨大的彩船镶嵌在无垠夜空里。相较之下,两侧简易的大桥,由三根铁棍穿连的栏杆,虽简单粗糙,曾是连接门头沟和市区的重要通道。这座由法国人设计、始建于1921年的钢筋混凝土混合大桥,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公路桥。如今已封闭,供景观观赏。在东桥的南端立有石碑说明,这让我每次经过时都感到意外。
站在大桥上,目巡四周,最吸引眼球的是永定楼,它似一座巍峨典雅的铁塔守护着永定河。宏伟壮观,冲击视觉。让我急不可耐地想走进它,一睹尊容。小外甥告诉我,永定楼是仿照黄鹤楼而建成。我不禁感叹现代工匠的巧手,竟能建造如此宏大的建筑,用一颗“金珠”来形容它,实不为过。
河岸一旁是人行步道,仿木围栏环绕,各种树木簇拥,微风拂来,树叶沙沙作响,使人吸收夜来的冷气,顿时沉浸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之中。今晚有小外甥在身旁,心底坦然许多。游人稀疏,可以慢慢赏月了。月下湖水涟漪,闪烁点点亮光,如同千万条银鱼跳跃。往前走是片片芦苇,一人多高 ,苇花蓬乱如银发,擞抖抖在月色里低语;草丛里不时传出秋虫鸣叫,声音清脆而悠长,给这寥落的夜色增添几分活力。走上几十步,望见芦苇丛中静靠四只水泥仿制小木船,清晰可见船顶苇席的脉络,仿佛我们走进偌大的湖边。船家是否上岸独饮去了?他家人大概正等待他回家。
我们漫步湖边,享受这份独有的宁静,甚好!小外甥的笑声为这夜增添了不少生气。他兴奋跳跃在船间,瞅瞅这儿,摸摸那儿,好奇地探索每一处。我仰望天穹,月亮光辉,照亮湖底,尽显乱石、荒草。一轮冰月悬挂于永定楼的上空,月楼相应,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我不由心生一句打油诗:
朗月普照门城湖,
金碧辉煌永定楼。
佳节美酒广寒宫,
唯有嫦娥思后羿。
我们快去看看永定楼吧!
树丛中绿色灯光映衬出永定楼的神秘,我们加快脚步。走近仰望,显出我们的小,它雄伟而壮丽。四角共有十二顶檐,玲珑剔透,连那飞龙云彩也看到明亮清晰。我赞叹工匠们的杰作,若说黄鹤楼精巧,有江南意蕴,那永定楼有北方的宏大、气势,可谓相得益彰。如若能登楼观瞻,那真是得来悦目舒心的事了!然而,正面台阶处有木栅栏阻拦,我只能把遗憾存入手机里。
永定楼东侧矗立一座高大的美女石雕,身姿柔美,双手托举圆石,注目远方,是为永定河之母。哦!她遥望渤海,她托举新城的明天,那是希望的象征。园外是幢幢高楼,窗灯明亮,那无疑象征着美丽的家园。
小外甥提议我们从对岸那条路往回走。走下公园的坡道后,看到是一条巨大的橡皮坝,一大池存水,闪烁亮光,坝外是人工筑成的河堤,宛如银龙盘伏,映入眼帘是一米长的大脚印,五个脚趾深深地嵌入河堤上。我想,这一双双大脚印,提醒游人,门头沟新城的人们用脚踏实地来创造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示母亲的子女改造大河的决心!眼前猛然跃入一枚枚硕大的棋子,圆润如玉,镌刻着将、帅、兵、马、炮;遥想远古,战马嘶叫,喊杀震天,一时恍如梦境,仿佛这里曾经发生过楚霸王同汉高祖争权夺势的一场酣战。
登上一人多高的石桥,月色如同灰布,薄薄地覆盖在桥板上,一段段蜿蜒曲折的水泥木栏伸向暮色朦胧深处。岸边,一排排高大的杨树挺拔矗立,如幢幢铁塔。走着走着忽而出现一簇簇杂树,又在一丛丛草上显现出虹光。回头望,原来是永定楼的光辉远远投射过来的,那光照满夜空,一端连接月儿。这是否送给月宫嫦娥的红纱巾,还是仙女走入人间的天梯呢?前方一切便都蒙眬在月色里,一派幽静,一派神秘。独自到此,不免生怕,还好有小外甥做伴,我欣赏这月朗星稀之夜好了。
我们向前行走,远远地隐约着一座凉亭,走近时发现石座上躺着一盒香烟,说明这里并不孤寂,哦!昨晚是正月十五,定有人来此赏月。我们虽说不在同一夜,却都能身受感同到这空幽的月夜之美!
我回望永定楼,它依然宏大壮丽;光辉尽染夜空,令人流连忘返,而湖面波光闪闪,如同万千条“银鱼”跳跃,共同欢呼幽空那轮娥月。在这幽美的月夜之下,一位垂钓者悠悠地抛出鱼线。我想,在这月圆之夜,夜钓者竟能拥有如此闲适的心境,生活于他而言,竟是如此安逸!是他独自享受着这份孤独呢。谁说孤独就一定不好呢?如何品味这份孤独,才是关键所在。假如河水更多些,夏天,人们尽情游泳、划船、打水仗;冬天,携家带口来此溜冰、坐冰车,那将创造出多么美妙的时刻啊!让放飞的心情与嬉闹的场景相融。我坚信,这一天很快会来到的!
门城湖啊,待明年中秋之夜,我再赴这场赏月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