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蛟的头像

于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2/23
分享

争与不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是争,还是不争?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而在我心中,父亲用他的智慧为我们诠释了“争与不争”的真正含义。

父亲十六岁那年,便与母亲结婚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上有父母卧病在床,下有三个弟妹还未成年。他个子不高,身体并不强壮,本不适合农村的体力劳动。然而,命运似乎对他格外苛刻。由于历史原因,爷爷那一辈人兄弟姊妹间不团结,在生产队里,整个家庭备受排挤,甚至是欺凌。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遭遇不公,面对这些,父亲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不争”的智慧。

父亲对农村人之间常争的田间地头小事从不放在心上。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他从不参与。对吃穿住行,他看得也不重,从不与人争吵。就算人家恶言恶语,他也从不放在心里。他明白,这些争吵和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他选择了一种豁达、宽容的态度,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这种“不争”,并非懦弱,而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是对人性的宽容与理解。

然而,父亲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的“不争”,并非意味着他没有追求,没有奋斗。相反,他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且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暗自下定决心自学医术,从赤脚医生干起,勤奋学习中医,拜访名师,尊师重道,苦练本领。从生产队里小医生发展到村里乡里有名望的医生,这背后是父亲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人到中年,他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术,甚至卖了一间房子凑起钱远赴成都进修学习。回来后,他成为了方圆百里一代名医,当了二十年医院院长,培养了一批批接班人。当年那些欺负我们家的人,反过来求他看病治病,他不计前嫌,热心帮助这些没文化的人,以德报怨。这就是父亲的“争”,他争的是让自己更优秀,格局更高,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如今,父亲已经以国家医务工作者的身份退休多年,但他却退而不休,仍旧坚持治病救人。这是他继续在“争”,争的是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加精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争与不争”。他用“不争”去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和纷争,用“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亲的这种“争与不争”,是我们一生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会面临各种选择。当我们面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争吵和计较时,不妨学学父亲,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不要被这些琐事所困扰。而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时,就要像父亲一样,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争与不争”,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同时又不失奋斗的精神。让我们铭记父亲的教诲,学会“争与不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