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泉之秀的头像

清泉之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1/22
分享

走过大白岸

有幸跟随文友们到大白岸村采风。一下车,几位老人便主动过来搭讪,得知我们的来由,更是积极当起向导,村书记全程陪同,给我们讲解村庄的发展史,答疑解惑。

大白岸村依山亲水,宁静整洁的乡间小道让人心旷神怡。村民多数是因修建紧水滩水电站而移居此地。

村书记向我们介绍,村后有个山头窑,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代,曾经在历史上风靡一时,是一处历史悠久的窑址,是宝贵的历史资源。大家都想去看看,但由于地处偏僻尚未开发,如今的山头窑还是野草丛生,一片荒凉。

“山头窑去不了,可以去村前码头逛一逛。”一谈到码头,村书记可来了精神。这个码头是水运时代的大动脉,曾是水上运输的要塞。当年,大白岸村是龙泉的东大门,商客云集,是个经济发达地区。

我对书记的讲述深信不疑,也在后来参观村里的记忆馆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进记忆馆,我就被那面贴满黑白照片的墙所震撼。一张张照片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其中一张放排的老照片特吸引了我,条条随流而下的竹木排犹如一条条巨大的蛟龙,与两岸青山遥相呼应,构成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放排曾是父亲那一代人的记忆。听父亲说,放排是件苦差使,冻得双手双脚失去知觉,也要坚持下去。即使寒冬腊月,也是穿草鞋和蓑衣在河里放排。

我站在码头上,仿佛看到老父亲放排的身影……“小心脚下!”一句温馨的提醒把我的思绪拉回当下。寥寥无几个渔民正捕鱼归来,船上的鱼儿寥寥无几。村书记无奈地说:“靠捕鱼,村民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养家。”

真想坐上小船和渔民去撒网捕鱼,再煲一锅鲜美的鱼汤尝尝。当我向渔民提出请求时,渔民果断拒绝。我失望而归。文友感叹,曾经的辉煌已被历史长河冲洗,成了一代人的记忆。而我却是想,青山与绿水是在储备能量,等待时机成熟,蛟龙定会复苏,大白岸村会再现辉煌。

返途中经过龙舟亭,亭内停放着一艘旧龙舟。村书记见到龙舟,就好像见到了故友一样,顿时兴奋,指着龙舟自豪地说,啊,这龙舟曾多次载着村民去参加龙舟赛,取得辉煌的成绩,它是全村人的骄傲。如今,老龙舟已光荣退休,但他那“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龙舟精神代代相传,永不退色。

岁月更迭,瓯江上再见不到放排的独特风景,但不久后将会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我想,只要龙舟精神在,两条蛟龙必将腾飞而起,大白岸村的儿女与时俱进回乡创新业,山青水秀的大白岸村定会再创辉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