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泉之秀的头像

清泉之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4/14
分享

茶语

清明节前后,是采茶的黄金季。老家屋前屋后的茶树,仿佛听到了春天的召唤,已睁开惺忪的双眼,像是刚睡醒的孩子,探头探脑地冒出几片嫩芽,还带着几分羞涩。篱笆旁的两排茶树,一株挨着一株,老绿丛中窜出一抹新绿,充满生机活力。这些低矮的木本植物,虽长得不及其他树木那样高大挺拔,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节奏。茶树遵循自己的轨迹,老绿复新绿,就像太阳不断落下又升起,周而复始。

新梢的芽头层层包裹,像毛笔的笔尖。两侧各自长出初张开的嫩叶。“一芽两嫩叶”,仿佛是春天斟酒用的樽的脚,鼎足而立。

母亲手指翻飞,如蝴蝶翩然于茶树上。我学母亲的样子,轻轻掐断叶柄,汁液沾染在手指上。茶的清香如水般漫过我的身体,唤醒了尘封的记忆。

还没摘几棵茶树,我直起身子,朝母亲嚷嚷道,腰都快断了。母亲望着我,关切地说:“赶紧休息,你现在身子弱,不能累着。”我看了看母亲,瞥见她的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妈,你也歇一会儿吧!”我对母亲说。母亲并未停下手里的活儿,回答道:“趁着天气好,赶紧多采点。”

新采摘下来的茶叶,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茶青。茶青摊晾在竹匾里,几个孩子围坐细心挑去其中的杂物。我问母亲:“为什么总要等到晚上做茶?”母亲笑道:“茶青刚刚离开茶树,要给时间让他们整理心情。茶叶的心情好了,茶才好喝。”

落日轰然沉入天边的山峦,夜色渐渐暗下,村庄显得安详和静谧。院内的二老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母亲把铁锅刷洗干净,把锅底烧得通红。卷起袖子,将茶青倒入,铁锅啪啪作响,母亲迅速伸手下去抖动茶青,锅里冒出来的水蒸气氤氲着,模糊了母亲的眼,她顾不上擦拭,两手轮换着不断把茶青抖散炒着,怕茶青抱成一团或粘到锅底,焦了,老了。

父亲早已拿两条长凳子放上竹匾搭好舞台,摆好架势,准备大显身手。母亲把杀青过的茶叶放在竹匾上,父亲用那双粗糙有力的双手趁势来回揉搓,茶叶蜷缩成一团,渗出来的汁液给竹匾着了色,散发出一股茶香。父亲将揉好的茶青均匀地撒在焙笼上,用炭火烘干,我疑惑地问父亲:“为什么不用太阳晒干?”父亲告诉我:“太阳晒干的茶,少了那股韵味,只有用炭火烘干的茶叶才叫那个香。”那一夜父母亲要多次起床查火温,添炭火,还要给茶叶翻身,让茶叶均匀受热,防止烘焦。第二天,母亲会搬来凳子坐在灶台前,锅底下放着温火,双手不紧不慢地翻动着连夜烘干的茶叶,飘来阵阵茶的清香。我问母亲:“为什么还要重新炒茶?”母亲得意地笑:“不懂了吧,这叫回锅,回过锅的茶叶会更香,存放时间更长久。”

我喜欢安静与清幽,在老家的日子里有更多独处的时光。旭日东升,晨练归来,喜欢泡上一杯刚做好的新茶,捧上一本书,来到院前树荫下的桌子旁,赶紧先把茶杯放下,烫得双手直捻耳垂,因为茶是我用刚煮开的水泡的,很烫。然后慢慢地拿起书随心所欲地捕捉书中与自己有共鸣的字符。

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眼球:“做人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引起我的思索,抬起头,双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呆坐着,摆在眼前的茶杯里的茶叶缓缓地往下沉,犹如一群仙女下凡,我伸出双手将茶杯捧起,此时捧在手心里温度适宜,让我有种非常舒适的快感,情不自禁地将自己鼻子微微往前倾,深深地吸一口,轻轻地闭上双眼,那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我的思绪尽情地自由奔放。

我懂了!我懂了!我有点小兴奋,睁开双眼,紧紧地盯着茶,茶仙子是想告诉我: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让自己烫手的事,就像刚才那杯烫茶,要懂得立马放下,将自己解放;再像茶仙子一样遇事不急不躁,丰盈内心,沉淀自己,方能更好地处事;当我们遇到让你感到舒心的人或事,就如刚才那杯温茶,温暖着你,应该把她拿起捧在手心里,好好珍惜,好好爱。当对方收到你的爱,爱出者爱返,他将会把更好的清香回赠给你。

此时此刻,眼前的茶又非茶,帮我解渴,更是帮我修行,品味人生。她是上天派来点化我的茶仙子,和我诉说着茶之密语,让我在茶香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