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相波的头像

余相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10
分享

兰河柔风,轻拂乡愁

无论我身在何方,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兰河。也怀念兰河的风,那风带着泥土的芬芳,轻拂过脸庞,仿佛在诉说着景阳川的故事。河边的柳枝随风摇曳,映照着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面。那风,似乎也带着儿时的欢笑,回荡在耳边。河水潺潺,映照着天边的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我家居于兰河之畔,倚山临水,山清水秀。兰河的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来花开满径,夏至蝉鸣绕梁,秋至落叶铺金,冬临雪落无声。季节变换,兰河长流,时光安宁,心之所牵。对于兰河的悲喜波澜,我已深深镌刻于心中。兰河的水,孕育了这片安宁的土地,也见证了景阳川几代人的历史变迁。兰河悠悠,承载了无数的往事与乡愁。如今,时光流转,兰河畔老柳依旧,却已换了几番人间烟火。儿时嬉戏的沙滩,现今成了静思的港湾。唯有那潺潺的流水,讲述着那些被风化的过往记忆。

景阳乡内流淌着两条河,一条名为大兰河,一条唤作小兰河,它们在景阳乡骡马店这个地方交汇,故而以往景阳乡被称作“兰河乡”。两岸的群山与环绕的兰河,相交形成了“川”字形,勾勒出一幅自然的山水图景。对于山峦众多的景阳而言,它的地形辽阔而尽收眼底,足以被冠以“川”之名,因此景阳乡的集镇,又被称为“景阳川”。往昔岁月里,在公路尚未通行的崇山峻岭间,汉江犹如当今的高速公路,扮演着重要的交通要道角色。从兰河入口汉江的蓝滩铺,货品堆叠成丘,马队循兰河河谷蜿蜒前行,首个歇脚之处即为兰河交汇的景阳川,货物在此集散,商贾云集,骡马嘶鸣,热闹非凡,因此景阳乡的驻地又被称为“骡马店”。从景阳川沿兰河继续向北进发,到达古镇上津,跨越上津之后,便是陕西漫川关的骡马客栈,它成为旅途中的第二个歇脚之处。继续前行,便是商州,穿过商州,再经过蓝田,古都长安便赫然出现在眼前。从兰河汇入汉水的兰滩起始,经过景阳、上津、漫川关、商州,一直到西安的这条道路,曾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马帮古道。中原以及华东华南的诸多货物,正是通过武昌,沿着汉水兰河流域的这条古道,络绎不绝地运抵长安的。

景阳川的骡马古道见证了无数商旅的艰辛与辉煌,兰河的水声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繁忙的岁月。青石古道遗址上,斑驳陆离,马蹄的回响已消逝,但仍承载着时光的深沉与昔日的盛景。古道旁,古树参天,见证了兰河畔的沧桑变迁,诉说着悠悠岁月中的无尽故事。而今,早已不见马帮踪影,但景阳乡兰河流域的繁荣与文化传承依旧,兰河依旧在静静流淌,滋养着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自古至今,那些带有“阳”字的地名,皆是阳光充沛之所,集结的阳气使人际关系活跃,能孕育出才华横溢之人。现今审视确实如此。“景阳”这一名称,在历史上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诗经》中有“春日载阳”一句,描绘了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景象,象征着温和、美好的事物。因此,‌“景阳”‌不仅寓意着吉祥富贵,还充满了文化的厚重感和美好的愿景。

兰河流域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孕育着无数生灵,稻香鱼肥,果木繁茂。沿岸的百姓依水而生,世代相传,勤劳智慧,织就了一幅幅绚丽的田园画卷。兰河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更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与歌谣。景阳民间流传的《景阳说唱》和《创世歌》,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其曲调悠扬,词韵生动,将兰河流域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每逢节庆,村中老少齐聚,歌声与水声交织,共诉兰河情长。这些民间艺术是在景阳、上津、兰河流域一带发现整理出版的汉民族长篇史歌,它所传唱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史歌故事,沿袭着古老的韵律,那些传说与歌谣如同时间的使者,伴着兰河的微风,唤醒了沉睡中的历史,让一代又一代的兰河人在歌声中追寻着时光的足迹。

兰河源出自上津店子镇的前庄村,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南坡村、吴家扁、小河口、骡马店及鱼池村,最终在景阳乡的兰滩口汇入汉江,是汉江左侧的一级分支河流。兰河流经的沿岸,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致。每当黎明曙光初现,水面波光闪烁,霞光万道之时,山水风光,融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山水画卷。每当雨后放晴,就会有七色彩虹跃然天际,宛若巨大的彩绸之门,璀璨夺目,临门带来吉祥。每当夕阳西下,天边那抹红云,如同熟透的番茄,晶莹鲜亮,宛如少女羞红的脸颊,俊秀且灵动。河畔的柳枝轻轻摇曳,似乎在低语着岁月的温柔。夜幕降临,星辰点点,兰河如镜,倒映着天际的深邃与宁静。

兰河的四季之水,皆展现出别样风姿。春水柔情脉脉,润物无声;时至春日,波光粼粼似珠玉,碧绿晶莹,犹若遗世之翡翠,清可见底。夏水汹涌澎湃,洋溢生机;及至夏日,水温宜人,恰为游泳嬉戏之妙所。秋水奔腾欢悦,映照秋色斑斓;时至秋季,雨水频增,河水奔腾如黄龙舞动,又如万马奔腾,浪花层层跃起,哗啦轰鸣作响,犹如蔷薇绽放,绮丽非凡。冬水静谧含蓄,暗藏活力;冬日一至,水面轻雾袅袅升起,若轻纱曼舞,缥缈多姿,美不胜收。兰河之畔的万物,在四季的变换之中,展现自然的韵律,浅唱着悠久的时光。河边的芦草伴风微漾,仿佛在诉说往昔的历史云烟。兰河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河畔的古村落,石板小径,青砖黛瓦,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依旧保留着古朴的习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而宁静。每逢佳节,村中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传承了上千年的民俗活动,如舞龙、玩花船、剪纸窗花……都尽显着兰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阳的兰河,堪称当地的“母亲河”,一代又一代人的景阳人,在兰河的滋养下,种出的稻米格外香甜,捕捞的鱼类鲜美异常。每逢丰收季节,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庆祝仪式,感谢兰河的恩赐。孩子们在河边嬉戏,老人们则聚在树荫下,闲话家常。夜色中,河畔灯火渐亮,映照出一派温馨的家园景象,欢声笑语随风飘荡,交织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兰河,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也承载了无数美好的记忆与期盼。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也印记着人们对兰河无尽的爱恋与依赖。

当下的景阳川,九十年代兰河两岸的青砖瓦房,已被全新的水泥楼房所取代。兰河的对岸新建了一条循环公路,同时将昔日老旧的兰河古石桥,改造为一座长达20米、宽度8米的钢筋水泥大桥。在兰河两岸,循环乡道交汇的地方,新建了一座跨越兰河、长达10米、宽有8米的双孔现代拱桥;强化了河岸的排水系统及300米长的防护构筑物,同时对兰河展开了疏浚,使两岸的河堤更加坚固。现在的兰河,水面涟漪微闪,绿波悠然晃动,映照出蓝天白云的景象。兰河堤岸,柳丝轻舞,鸟鸣花香四溢。

景阳川的焕发新生,是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承载了历史的厚重,续写着时代的繁华。景阳川的变迁,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兰河文化脉络的延续。古道的记忆与新桥的雄姿,共同勾勒出一幅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卷,彰显着兰河流域,景阳人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兰河的风,轻拂过河畔的每一寸土地,带着湿润的水汽和花草的清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兰河的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的绿意盎然,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承载着景阳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河畔的每一块石板,每一段栏杆,都铭记着景阳川的沧桑巨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兰河,无声地记录着景阳人的辛勤耕耘与欢声笑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河水里,流淌着不尽的乡情与希望。

兰河,不仅是一条河流,它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文化的传承。流淌在每一位景阳人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乡愁。随着兰河的轻风,飘向天涯尽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