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洪民的头像

周洪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05
分享

河子西原野上的诗意精灵

河子西原野上的诗意精灵

——读《天生丽质难自弃——野豌豆》有感

 作者:周洪民

周天上午,我有幸拜读了郭老师的新作《天生丽质难自弃——野豌豆》一文。郭老师知识渊博,文风清新质朴,语言幽默风趣,他笔下河子西的一草一木经他寥寥几笔即刻变成灵动的溪流,于字里行间潺潺流淌,润人心田。他行文质朴无华,读其文犹如与老友互诉衷肠,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让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他的每一篇佳作都是一座宝藏,知识的明珠隐匿其中,只待你来发掘便会熠熠生辉,满载而归。

“野豌豆最漂亮的当然是她的花,紫红色的,哪怕只有指甲盖儿大小,却也要美出个样子,俏丽撩人,隔着老远就牵惹着你的目光。”“小女孩儿喜欢用它来涂指甲,或者把花冠摘下,穿成一串紫宝石的项链,但紫宝石没有香气,它有,那是河子西天然的一种香气。”“野豌豆开花,如新娘绯红的脸,羞涩、潮润,闪着迷人的光芒,所以它的物语才叫“星光灿灿”,据说作为北斗七星之一的“招摇”曾经居住在那儿。”多优美的佳句,寥寥数语道尽了野豌豆的天生丽质,以其独特的野性之美,在河子西的原野上静静绽放,在岁月的长河中摇曳生姿。

“野豌豆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植物,两千多年前她就出现在我们祖先的典籍里。”“她的风姿最初深情地招摇在《诗经》里,而且一出场就是名篇,题目叫《采薇》。”“《诗经·召南》也写到了采薇。”“关于采薇的故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还是伯夷的传说。《史记》中把它列为了列传的首篇,可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两兄弟的钦敬。”野豌豆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员,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见证者,它不仅风姿绰约还具有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在《诗经》中,它象征着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思妇的期盼,成为了人们寄托相思的信物。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更是将野豌豆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它虽为野生,却清纯不粗野,柔顺不随俗,于尘世喧嚣中坚守自我,仿若一位操守高洁的隐士,成为了隐士和高洁操守的象征。

“野豌豆讨人喜欢,一是可医,医书上说她性味甘,辛,温,全草可入药,《本草拾遗》载其“久食不饥,调中,利大小肠”,野菜常常治大病。”“但野豌豆花果皆有毒性,真的要浅尝辄止,吃多了容易中毒,人会昏昏欲睡,体衰乏力。”野豌豆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嫩尖可以作为食材,为人们提供美味,而全草的药用价值则在医书中有所记载。然而,野豌豆的花果含有毒性,需要适量食用。文章提醒我们,即使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也有其潜在的危险,这也是在告知人们对待自然,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河子西的野豌豆,数量虽不多,却以其细密翠绿的叶子、纯净艳丽的花瓣,展现出一种恬淡清雅的高贵。它如同一首悠扬的田园诗,让人不禁想回到那片原野,与它共舞轻歌,沉醉在那片充满诗意与美好的自然画卷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眷恋的地方或者故事,就像郭老师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河子西原野一草一木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仅是对野豌豆的赞美,更是对家乡和大自然之美的颂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