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铭岭的头像

郑铭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4
分享

《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位盲人,一位聋人,还有两位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人依次抓住铁索,凌空前行。结果,盲人、聋人顺利过桥,一位健全人成功抵达彼岸,另一位却失足跌落,命丧谷底。

难道耳聪目明之人反倒不如盲人、聋人?其弱点恰恰在于感官健全。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许多。”而那位成功过桥的健全人则认为:“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峡谷幽深,铁索高悬。四道身影伫立崖边,面对奔腾的激流,心境各异。盲者以手摸索前行,聋者闭目专注当下,两位健全人,一个神色淡定从容,一个面色惊恐苍白。这哪里是简单的渡河,分明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隐喻。

盲者看不见深渊的险峻,他的世界一片黑暗,却也因此避开了视觉带来的恐惧。他双手紧握铁索,似握住生命的脉搏,一步一步,沉稳而笃定。聋者听不见激流的轰鸣,他的耳中唯有寂静,这份寂静成就了他的专注。反观两位感官健全者,一人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一人却被周围的景象震慑。不禁让人深思,有时,我们引以为傲的感官,是否反而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

生活中,我们也常面临类似的困境。比如职场竞争,有人因害怕他人的评价和未知的挑战而退缩,就像那个失败的渡者,被外界的压力所击败。而那些成功的人,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忽略外界的干扰,最终脱颖而出。

那位成功的渡者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真谛。人生途中,我们常被外界的喧嚣、他人的目光和未知的恐惧所羁绊。就像那个失败的渡者,看到深渊之深,听到激流怒吼,却被自己的感官困住,最终坠入命运的深渊。

生命本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我们每个人都是渡河之人,面对未知的前路,怀揣着各自的恐惧与期待。有人被外界的声势吓倒,有人却能超脱物外。这让人想起禅宗的“明心见性”,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感官的敏锐,而在于心灵的澄澈。那位成功的渡者,正因懂得过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才能安然抵达彼岸。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过滤能力。社交媒体的喧嚣、他人的评价、未知的恐惧,都在无形中消耗我们的心力。如同那个失败的渡者,我们常被这些外在因素困扰,忘却了生命最本质的追求。其实,人生路上,真正重要的并非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而是内心坚守的东西。

站在生命的铁索上,我们都是渡者。有人被深渊吓退,有人被激流震慑,但也有人能超越这些外在干扰,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这让人想起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时,正因为我们看不见、听不见,反而能触及生命的本质。那位盲者,因为看不见,所以心无旁骛;那位聋者,因为听不见,所以专注当下。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感官的享受,而在于能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像那位成功的渡者,懂得过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道路。这或许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恐惧的世界里,唯有保持内心的澄明,才能安然渡过生命的激流,抵达理想的彼岸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