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铭岭的头像

郑铭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6
分享

风·水之鉴

天地浩浩,人生如逆旅,我们皆为途中羁客,驾着命运之舟,于茫茫沧海行渡,时而被暗流卷入漩涡,时而在怒涛中奋力划桨。心中对功成名就、福泽绵延的渴盼,恰似灼灼烈火,可尘世的迷雾厚重,那希望之光,仿若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

话说大唐开元年间,江南有一书生,名唤苏逸尘。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情横溢,七岁能诗,十岁通经史,心中怀揣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一心渴望在仕途大展宏图。

春闱将至,苏逸尘背上行囊,踏上赴京赶考之路。他满心期许,以为凭自己的才学定能高中。可当他踏入考场,却发现暗流涌动。同考的一位权贵子弟,为求功名不择手段,暗中买通考官,不仅提前获取了部分考题,还买通小厮,趁苏逸尘不备,将他的墨汁换成了清水,妄图让他无法正常作答。苏逸尘发现时,已然临近交卷,他心急如焚,却仍强自镇定,凭借记忆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用清水在试卷上奋笔疾书,勉强完成了答卷。

放榜之日,苏逸尘满心期待地去看榜单,却不见自己的名字,而那权贵子弟竟高中榜首。他心中愤懑难平,却又无可奈何。此后,他向官府呈递治国策论,期望能引起重视,为国家效力,可他的策论却被无情驳回,只因他不愿与官场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邻里的闲言碎语、亲友的质疑目光,如利箭般射向他,刺痛他的内心。苏逸尘满心的失落与迷茫,犹如乌云蔽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痛苦的泥沼中挣扎许久,他听闻终南山有一隐者,智慧超凡,能解人间万般困惑,遂毅然踏上求道之路。

历经跋涉,苏逸尘终于寻得隐者。隐者静听他的满腹苦水,未发一语,起身缓缓推开那扇雕花木门。刹那间,微风似灵动的仙子,轻盈入室。隐者抬手遥指山林,轻声问道:“汝可知风之形?”苏逸尘一怔,眼中满是迷茫,风无形无质,岂有定形?

隐者微笑,从案几上拿起一方薄如蝉翼的罗帕,悬于风中。罗帕仿若被赋予灵韵,随着风的韵律翩然舞动,时而如飞天舒展长袖,时而似墨客挥毫沉吟,姿态万千。苏逸尘眼前一亮,恍然道:“吾懂了,风之形犹如这罗帕,随风而变。”隐者不置可否,引他来到旷野。

彼时,晴空之下,一童子手持丝线,一只五彩纸鸢随风而起,或扶摇直上,或翩然回旋,在碧空白云间绘出灵动之迹。微风徐徐,纸鸢似振翅灵鸟,演绎着自由之舞。苏逸尘不禁赞叹:“原来风之形,还随纸鸢之姿而化。”

隐者却突然发问:“若风为自由之象,纸鸢却被丝线所缚,此自由可还纯粹?”苏逸尘心中一震,他一直以为自由应无拘无束,可眼前之景,令他心生疑惑:“莫非自由亦需有所约束?”隐者微微颔首,未作解答。

而后,隐者迈着沉稳的步伐,引领苏逸尘步入庭院。庭院中,几株垂柳在风中婀娜摇曳。细长柳枝仿若碧玉丝绦,在空中肆意飘拂,似在风中谱写自由的诗章。隐者轻抚柳枝,低语:“看这柳枝,风又呈别样之态。”苏逸尘望着柳枝,心中困惑更甚,风之形态如此多变,那人生之态又当如何界定?

隐者见状,目光深邃如渊,缓缓说道:“风,恰似吾辈人生,并无既定之模,能随周遭环境而变。处世之时,亦应如风,懂得顺应。身处困境,不妨灵活变通,顺应时势,正如风适配万物,展现各异姿态。”

苏逸尘忍不住反驳:“但一味顺应,岂不迷失自我?我本坚守己见,呈递策论,却因迎合世俗、顺应官场,最终功败垂成。”隐者微笑道:“顺应并非迷失,而是在坚守本心的同时,寻得与外物和谐共生之法。风虽多变,然其本质从未更改。恰似屈子,虽流放荒野,仍心系楚国,其忠君爱国之心未改;又如五柳先生,身处乱世,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坚守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他们在顺应命运安排的同时,亦坚守住了自我。”

随后,隐者携苏逸尘踏上漫长旅途,来到一处海滨。汹涌海浪,永不停歇地拍打着岸边礁石,涛声震耳,似大海在诉说岁月的沧桑与坚毅。年复一年,曾经棱角分明的礁石,如今已被海水打磨得圆润光滑,有的地方还形成独特的空洞,宛如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隐者轻轻抚摸着那被海水塑造的礁石,说道:“你看,水虽柔弱,却能在坚硬礁石上雕琢出这般模样。这不仅是力量的彰显,更是坚持与智慧的胜利。水遇礁石阻挡,不以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刚,凭借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灵活多变的方式,慢慢改变礁石。正如古之良相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他避其锋芒,以国家大义为重,最终将相和,成就一段佳话。其以柔克刚之智,化解矛盾,保赵国一时太平。”

苏逸尘凝视礁石,心中的疑惑渐渐消散,兴奋地说:“我明白了,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还应似水,即便力量微薄,只要坚持不懈,巧用智慧,亦能改变环境。”

隐者欣慰地笑了:“正是,人生恰似这风与水的交融。风代表着我们对自由和变化的追求,水象征着我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智慧。太过刚硬之人,易在挫折前折损,而那些既有坚定信念,又具灵活应变之能,懂得运用智慧的人,方能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就像风,看似无形无力,却能借物显形;又像水,以柔弱之躯,成就坚韧之功。而且,风与水相互关联,风助水起浪,水借风成势,恰似人生中不同特质相互作用,推动我们不断前行。”

漫漫人生征途,我们会遭遇形形色色的“风浪”与“礁石”。有时,我们需像风一样,敏锐感知环境,灵活融入其中,在不同境遇中展现不同姿态;有时,又要像水一样,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巧妙的智慧,直面生活中的“礁石”,不被困难轻易打倒,巧妙绕过障碍,寻觅突破之机。

愿我们皆能以风与水为鉴,在人生的舞台上,既能顺应环境的变迁,又能凭借自身的力量与智慧,塑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奏响那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注释:本文所涉人物、情节皆为虚构创作,旨在借风、水之自然意象,深阐人生哲理,望诸君不拘泥于虚实,唯愿于字里行间探寻人生真谛,于哲思之中有所鉴悟。

-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