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两个生命底色对比鲜明的女人,一个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一个是乡间老妪刘姥姥,她们有各自的故事,也有各自的际遇。
先说说赵姨娘。
赵姨娘是怎么做了贾政的妾室的,文本没有交代。其娘家背景也很简明,我们只知道她有个弟弟叫赵国基。她和贾政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贾环,女儿叫贾探春。
赵姨娘不是正房,可凭她生儿育女的资格就该在贾府里活得有颜面、有尊严,可事实正相反:在贾府上下人的眼里赵姨娘不过是一个粗鄙愚昧、自私自利、心思歹毒、争强好胜又搬弄是非的女人,谁都瞧不起,包括她的亲生女儿贾探春。
这对赵姨娘公平吗?只能让她的故事来作答。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写到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荣国府按惯例须得赏丧银。当时,凤姐因小产卧床静养,府中事务由李纨、探春、宝钗协理。赵国基死讯传来,李纨吩咐赏银四十两,却被探春驳回,改按二十两的“旧例”支领,这引起了赵姨娘的极大不满。原因是:此前,袭人母亲死了,贾府赏银四十两。这在赵姨娘看来自己连袭人都不如,就满腔怒火赶到议事厅争理,矛头直指探春:
“这屋里的人都踩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探春忙道:“姨娘这说谁,我竟不解。谁踩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赵姨娘道:“姑娘现踩我呢,我告诉谁!”探春明白来意,就拿出荣国府的账目当母亲面做了一番比对解释,赵姨娘听了无言以对,便转换角度以太太疼爱器重探春为由,要探春对舅家做些额外照顾:
“------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捡高枝儿飞去了。”
这本是贾府对家奴红白事上的一笔惯例支出,依例行事即可。至于袭人母亲死了为什么赏银四十两,这里面必有缘故,既不是赵姨娘能争得了的,也不是贾探春能允得了的。作为赵姨娘来说,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在家,既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协理家事,自己就不该添乱生事,甚至使性子、砸场子,这连素来强悍的凤姐都格外留心,她嘱咐平儿:
“------她(探春)如今要做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她要驳我的回,你可别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怕我没脸,和她一犟,就不好了。”
狭隘自私的赵姨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认为探春是个六亲不认的“白眼狼”,专和娘儿过不去。这是赵姨娘和探春母女俩生命格局的对撞,赵姨娘为赚取贾府的利益分金掰两,而贾探春为维护贾府的利益殚精竭虑。
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尚在其次,它显露的只是赵姨娘人生格局的冰山一角。
《红楼梦》第六十回写到宝玉房里的丫鬟芳官将一包茉莉粉作蔷薇硝送贾环,贾环又送给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彩霞,彩霞看了笑道:“这是他们哄你这老乡呢。这不是硝,这是茉莉粉。”当时在场的赵姨娘反应很激烈:“有好的给你!谁叫你去了,怎怨他们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脸摔给他去------。”彩霞忙劝解:“这又何苦生事,不管怎样,忍耐些罢了。”赵姨娘立马反驳:“你快休管,很是与你无干。乘着抓住了理,骂给那些浪淫妇们一顿也是好的。”接着又唆使贾环去宝玉房里闹一场,贾环不肯,她谩骂一通后自己亲自下场,直奔大观园。去的路上恰好碰见了藕官的干娘夏婆子,夏婆子听了赵姨娘的陈诉后便为她撑腰打气,同时还为其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藕官清明时节在园子里为死去的菂官烧纸钱,被自己发现后要告到园子里管事的奶奶那里去。当时,恰好遇上了宝玉,宝玉以藕官受其托烧纸钱送神纳福为由使藕官免于追责,夏婆子认为这是宝玉对藕官的着意袒护,她义愤不平,就转换角度点燃赵姨娘胸中的怒火,借机烧怡红院一把:
“你老想一想,这屋里除了太太,谁还大似你?你老自己撑不起来;但凡撑起来,谁还不怕你老人家?如今我想,乘着这几个小粉头儿恰不是正头货,得罪了他们也有限的,快把这两件事抓着理扎个筏子,我在傍作证,你老把威风抖一抖,以后也好挣别的礼。便是奶奶姑娘们,也不好为那起小粉头子说你老的。”
这下果真灵,夏婆子的“义正词严”进一步激起了赵姨娘的愤怒,随仗胆一径赶到怡红院先和芳官进行对骂,并打了芳官两个耳刮子,这时葵官、荳官闻知后便约来藕官、蕊官为芳官打抱不平,五个女孩联手与赵姨娘进行了一场厮斗。赵姨娘以为这正是一次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怡红院一次痛击的绝佳机会,没想到适得其反,给人留下一个泼妇的声嘶力竭和“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的印象。
贾宝玉在贾府中至尊至宠的地位不容任何人挑战,对此,赵姨娘口服心不服,贾环也一样,其母子俩伺机对宝玉进行迫害。一次宝玉因喝多了酒身子不舒服要彩霞为他捶打,惹得贾环醋意大发,为了报复宝玉,他故意打翻油灯烫伤宝玉面部,从而引发了王夫人极大怨愤,狠狠地数落了赵姨娘一顿,这使得赵姨娘对宝玉恨上加恨,正当她无计可施之时,马道婆出现了。马道婆听完赵姨娘的“冤屈”后,便挑唆赵姨娘用巫蛊之术暗害宝玉和凤姐,她教赵姨娘把写有宝玉和王熙凤年庚八字的纸人,连同“五鬼”一起塞到他们各自的床上,然后她再在家中作法,能让二人中邪。这看似荒诞的手段,却被赵姨娘信以为真,且付诸行动。赵姨娘先是找准时机,趁着众人去怡红院探望宝玉伤情的混乱机会,悄悄将准备好的纸人和“五鬼”塞到了宝玉的床下,同时趁凤姐在怡红院打趣林黛玉之机,安排他人偷偷潜入凤姐房中,将纸人和“五鬼”放置妥当。很快,巫蛊之术就 “奏效” ,先是宝玉疯疯癫癫地拉着黛玉袖子嘻嘻地笑,随后胡言乱语,叫嚷头疼,跳得有三四尺高。正当人们六神无主时,但见凤姐手持钢刀在园中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要杀人。二人的怪异行为让整个荣国府陷入了巨大恐慌,阖府上下用各种法子祛邪,请端公送祟,请巫婆跳神,还请玉皇阁的张真人医治祈祷,最后在一个癞头和尚、一个跛足道人的赎救下,二人方转危为安。
和赵姨娘阴暗的心灵一样,贾环也不失时机地想置宝玉与死地。《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写到宝玉遭贾政毒打,这固然有宝玉与忠顺王府的优伶蒋雨涵之间的往来有关,更与贾环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奸污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致其跳进自杀有关。这一招确实狠,即便不能使宝玉遭杀身之祸,也足以使他名声扫地。
宝玉有口难辩,只能忍疼受辱。
赵姨娘母子俩就这样在把自己一步步逼向绝境。
当然,赵姨娘对自己的境遇也颇为沮丧,她也曾换了一种方式,试图通过讨好王夫人来改善自己的处境。《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写到薛蟠出差回来带给薛宝钗的一些礼物,薛宝钗除了自己留用外,一一分配妥当后分送给贾府里的姊妹弟兄,其中也有贾环的份。赵姨娘因贾环也得了,心中甚是欢喜,“他把这些东西翻来覆去的摆弄着瞧看一回,忽然想到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赔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都夸他疼他。我也不敢专自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说道:‘你自管收了去给环哥顽罢。’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一面坐着,各自生了一回闷气。”
赵姨娘的用心良苦反倒引起了王夫人的厌恶,可谓旧恨未解又添新愁。王夫人是什么人?她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那个王家长出来的女子,论心思,你赵姨娘能比得了?
赵姨娘正反两方面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败就败在她生命底色之暗淡。
与赵姨娘截然相反的另一个女人是刘姥姥,略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她。
刘姥姥是一个深谙世故、机智过人的乡间老妪,虽则她位卑人微,但品性坚实,人生底色亮丽。在《红楼梦》前八十回写到刘姥姥两次出入荣国府,一次比一次有收获,第二次来荣国府,上下格外重视,居然在重量级人物贾母的陪同下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回去时,荣国府里的头面人物全都有礼物赠送。
刘姥姥没有足以自豪的家庭背景,“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无奈之下被女婿接到家中,帮衬着女儿女婿过活。她进贾府的目的不是为了高攀,就是想凭借女婿王狗儿的先祖和王夫人娘家连过宗这样一层关系到贾府走动走动,希望在越冬过季时节能得到一点救济,也就是“打秋风”,没想到,这一走动居然赢了个大满贯。
她是怎么赢的呢?
谦卑、诚实与智慧卯足了她的底气。贾府不是能随便出入的,没有强大的心里素质是不敢轻易涉足的,就连林黛玉进贾府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刘姥姥居然以一个下层平民的卑微身份进贾府,应该是在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完成的,没底气断然不可行。刘姥姥的底气来自她的谦卑、诚实和智慧,她有底气,但绝不鲁莽,她的智慧令人叹服,她的诚实令人钦敬,她懂得如何与贾府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人交流沟通。且看她初次来贾府问路的过程: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们打量了他一会,便问‘哪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出来。’”
这样语气谁听了不觉得舒服?要是我在场,我都想为她带路。
当他顺着别人指引的路线绕到后门时,但见门前“闹吵吵三二十个小孩子在那里厮闹。李姥姥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
孩子们在问清她所要找的那个周大娘后,把她带到了周瑞家的门前。
一声“哥儿”令人动容,要是我在场,当一位老者这么谦卑地称呼我,我也会带她进去。
尽管“侯门深似海”,但凭刘姥姥的智慧,她懂得如何叩开王公贵族大门。
刘姥姥这次来,虽然没有见到贾母、王夫人等高层,但她的预想基本实现:临走时,凤姐送了她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用作乘车的路费。同时,为第二次进贾府铺平了道路。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回的故事。她这次来,不是求助,是带着自家的瓜果蔬菜尖子前来谢恩的。谢什么恩呢?是谢她第一次来贾府得到的那二十两银子的恩。这次她不是一个“打秋风”者,而是一位尊贵的客人。她受到了贾母的接见,并被邀请进了大观园。大观园是什么地方?它曾是元妃省亲的地方,连宝玉、黛玉、迎、探、惜等姊妹们住进去都是元妃的旨意,更何况一个乡间老妪。
大观园对贾府的意义就像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对世界的意义。
刘姥姥第二次来荣国府的日程连来带去共三天,但活动内容相当丰富紧凑。这期间,她会见了贾母、薛姨妈、王夫人、凤姐等核心人物;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参观了荣国府博物馆(缀锦阁),见识了各种器物、纱罗绸缎等特产;欣赏了水上器乐演奏;利用筵宴、吃茶、吃酒等机会和园内姑娘丫鬟们进行联欢互动;在贾母、薛姨妈、王夫人等陪同下进行了游园活动;上述这些活动基本涵盖了荣国府日常生活的方方面,活动范围涉及大观园的各个角落,就连妙玉住的栊翠庵,刘姥姥也被邀请去吃了一回茶。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取得了物质精神上的双丰收,她不但受到了座上客的待遇,回家时,她收到的礼物名目繁多:有一百零八两银子、两个如意锞子、一个成窑钟子、数匹纱绸、若干衣物,还有御田粳米、内造点心、鲜果干果、中医成药等,还用专车送她回家,这时的刘姥姥只管迭声念佛道谢,平儿笑道:
“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我才在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枉费了心。”
刘姥姥千恩万谢地答应了。在平儿的眼里,刘姥姥已是荣国府自己的人,要知道平儿的心声就是凤姐的心声,也就是荣国府的心声,她和一国的外交部发言人一样,身份不重声音重。
一个乡间老妪为什么能赢得赫赫然贾府之如此看重?论刘姥姥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和贾府比起来实乃霄壤之别,可她就能跨进这个高门槛。刘姥姥只所以能被荣国府接纳,是她的生命格调弱化了生命等级对她的限制,人生底色照亮她脚下的路。
我特别看重作为一介平民的刘姥姥能在利益面前的清醒与矜持,她的观察与判断没有被外物所左右。《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对坐着吃饭生了一番感慨: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弦外之音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在她看来就那么回事,并不全都令她欣羡。这里,刘姥姥凭自己的观察与判断,对贾府肯定中有否定,不委曲求全,坚守自己心底的磊落。
刘姥姥识大体顾大局的包容之心拉近了富贵与贫穷的距离。在大观园筵宴中,凤姐和鸳鸯商议要取笑刘姥姥,于是就故意给她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让她拿着这种既粗又沉的筷子夹鸽子蛋,结果夹一个掉一个。如此形景,有些人大有可能因伤及了自尊心而动肝火,刘姥姥却不会,她对人的包容心能化解心头的乌云,这次,就连凤姐、鸳鸯也觉着玩的有点过头,饭后二人当面向刘姥姥赔礼,刘姥姥听了忙回应道:“大家都为了老太太高兴才这样,自己不会恼,要是真恼了,才不会说的。”和刘姥姥这样的人交往能不让人感到舒心如意吗?
那么,刘姥姥来贾府的言行是否有失做人的尊严,没有!非但没有失,反倒使她的尊严接连升级。
凤姐的女儿大姐儿经常生病,就在刘姥姥离开贾府时,她要刘姥姥借年岁高迈的资历给女儿起个能驱病压邪的名字。刘姥姥听说大姐儿是七月初七的生日时,便为她起了个“巧哥儿”的名字,说:
“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长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随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贾府养活了一大批清客雅士,按理说,凤姐为女儿起个名字绝无可能轮到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间老妪,可她偏偏就看中了刘姥姥,刘姥姥便以自己朴素的情感和认知,看似随心,其实很用心地回应了一个贵族夫人的请托。她回家的前一天晚上当着凤姐的面,以同样的心情、用同样口气对荣国府作了答谢,她说:
“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住了两三天,日子不多,却把古今往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们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没有高言大论,也没有婆婆妈妈一大串,就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把自己的底色亮得剔透清晰,这是一种功夫,一种做人做事至真至善的功夫。
202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