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存华的头像

范存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9
分享

难 忘 秋 雨

10月18日,一场不期而遇的淅淅沥沥黏人的秋雨下了整整的一天,瞬间改写了凉爽宜人的秋天面貌,秋叶仿佛感受到了寒冷的侵袭,在树上止不住地瑟瑟发抖,在惊慌中随风四处飘落,寻找着各自的归途。

此时,隐藏在即将枯萎秋草里的蝈蝈、蟋蟀、蚂蚱、螽斯等等活跃了一个整整夏天的虫儿们,似乎也嗅到了噤若寒蝉的味道,尽可能地保留残存在身体里那一点点儿,少得可怜能量,苟延残喘般再多看一眼即将消失的繁华世间,不敢再发出一丁点儿的鸣叫;唯恐消耗殆尽,遗憾的早早安息。所以,它们各显神通,早已不知躲藏到哪儿了,期盼着天气回暖时光的乍现,再鼓足最后的力气,使出浑身解数冲刺一下。即使明知回光返照,也要扯开喉咙再一次发出独有的音符,唱响美妙的旋律和最后珍藏的绝唱,绽放生命离开前的绚烂,把最好的天籁之声留在这个恋恋不舍的大地上,功德圆满完成各自的使命。

它们深知:回首生命安静地离去时,也会由衷地欣慰:不枉此生矣。

树上的叶子或许知道了不久的将来不知飘落何方,也使尽了早就修炼的绝技,不断变换着自身的颜色,就是希望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观赏,被美美夸赞一番,不留遗憾,再随风潇洒而去。还说不定被有心人捡拾起来,放在客厅装扮一番,供主人欣赏。

可寒流是一个彻头彻尾,毫无怜香惜玉的无情杀手,它才不管这些自命不凡的家伙,看着它们在寒流中早已瑟瑟发抖的狼狈样,反而点燃了储存已久的淫威,显得愈发兴奋,更是加足马力,加大油门,把整个在夏季葳蕤生鲜的各色生物,紧紧地裹挟在自己的怀抱里,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不情愿地慢慢耗尽身上的光亮,凋零枯竭,消失在茫茫的寒流里。

此时的秋雨似乎更是助纣为虐,开启了阴雨绵绵的模式,荡涤和清除掉残留的酷暑气候,进而转化为凉爽宜人的唯美金秋。

可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需穿棉。

随着天气的转凉,与我而言,反而以往曾经的岁月萦绕于怀,一幕幕地在眼前久久浮现,愈发清晰。

犹记得小时候每逢秋雨,先不说出行有多难,光是吃饭睡觉就是一个大难题。

往往屋外是密密麻麻、时紧时缓、绵绵不绝的秋雨,屋内则是“叮叮当当”不绝于耳的嘀嗒声音。那是父母搜集家中所有的能够接受屋顶渗透下来的雨水落在容器里撞击后发出的声响;晚上,一家人几乎找不到一片干净的地方安静地睡觉休息。

很多的时候,面对这种窘况,要么坐在矮小的板凳上,要么谷底在一个旮旯里迷糊一会儿,算是难得地进入梦乡。

面对如此的凄风苦雨,人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想尽一切办法予以解决。最初用当地盛产的褐色而细腻的一车红土覆盖在屋顶,把屋顶的缝隙可以很好地弥补,降低漏雨的面积;再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购买一块大大的跟屋顶大小一般的塑料布,把屋顶严严实实全部覆盖住……由于这些只是临时的解决漏雨问题,既费事又麻烦,也不经济。最后人们开始摸索,便出现了用积攒下来的炉渣灰搅拌一定比例的水泥覆盖在屋顶,再组织一伙人,利用早起的时间(在我的记忆里,都是早晨的时间),大家喊着整齐而响亮的号子,声振整个村庄,在太阳出来之前,便宣告结束。

屋顶被捶整得结结实实,密不透气,一个小小的缝隙都没有,就跟一整块完好经过烧制的琉璃瓦,光鲜而洁净。这样的屋顶,不但不怕阴雨连绵,而且还可以把家中一些需要晾晒的一些东西在摊在上面晾晒,简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写照,甚至就是幸福生活进步的符号。

其实,留给人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就是可以安安稳稳睡上一个囫囵觉而已,其他的根本不会想那么多。

即使这样,炉渣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对于一般人家而言,往往需要积攒上四五年,甚至更长,可质量却是难以保证。所以,能够托人找关系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解决这一难题,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那就是到各大机关,厂矿、学校等等,凡是能够托上关系的,一定要弄到上好的炉渣灰。可毕竟资源有限,粥少僧多,往往只能是自己慢慢想办法,眼下,只有在苦雨中无奈地慢慢等待下去……

绵绵不绝的秋雨会极大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即使做一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稀糊糊都难以实现。为啥?找不到一堆干干爽爽的柴火啊。那时候,家家户户做饭的原料几乎都是秋夏两季收获的庄稼秸秆作为柴火。可此时的所谓柴火,早就被外面持续不断的阴雨浇灌的透透凉凉,根本点不着。老百姓每天盼望着能够吃上一顿热乎饭成为无奈的奢望。多数的时候只能是舀上一瓢凉水,再啃上几口冰凉硬硬的干粮,弄一弄,凑合一下,解决饥饿,再期盼着早日雨过天晴。

这样的日子更是苦了孩子们。因为不愿意耽搁学习,孩子们因陋就简,在家里凡是能够遮风避雨的东西就会拿出来,诸如塑料布、麻袋片、草帽……披在身上,在淅淅沥沥的秋雨里,踩着泥泞的土路,皱眉猫腰冒雨,一溜小跑赶往学校。有时候,一个不小心还会跐溜一下子,摔个跟头,弄一身泥巴,还得硬着头皮,灰头土脸继续赶路,成为实实在在难以形容的“落汤鸡”。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感到有些诧异,很多时候,何以每次上学(或者)放学,总是遇上这样的倒霉天气,终不得其解啊。

对于大人们而言,他们考虑更多的头等大事是赶紧解决吃饭问题,根本不像现在遇上秋雨天气,第一时间就是想着喝上二两泥坑酒。那时,他们会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弄到做饭的柴火,即使弄到烧开一锅水的柴火,喝上一碗热水也会知足了。

柴火,成为那个年代在秋雨时期最难以忘记的事情,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永远挥之不去。

今年的10月18日,由于早一天天气预报告知,家里早早地准备了各种蔬菜,备足了各种原料。

“下雨啦,姥姥,姥爷咱们吃饺子吧。”

这是外甥女第一时间的话语。在她们心里下雨就是改善伙食,更是吃饺子的理由。

不过,此时的手机也会“嘟嘟嘟”响起来,“哥哥,下雨啦,中午咱们在饭店弄俩菜,再弄二两泥坑酒,吃点儿饺子,如何?”是好哥们打来的电话,而且,语气里喜气洋洋,似乎早就等待着秋雨的到来,是聚会的最好理由。

“哎,这样的生活在几十年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可眼下竟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几句话就能解决的,甚至吃啥有啥,根本不用再操半点儿心。真的跟做梦一般。”

我寻思着,感叹着,回想着……

我又想:生活再幸福,再惬意,再随心……也不能忘记曾经的昨天啊。

秋雨仍在淅淅沥沥敲打着窗外的玻璃,发出“咔咔咔”的声响,树上的叶子被秋雨扯动的东倒西歪,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雨水,思绪里仍是不断浮现出曾经的景象,纷繁不断,扭扯不止。但景象依然清晰,依然如故,依然在持续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