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那天,不知何故,脑子里忽然闪现着一个奇怪而冲动的念头:走路去上班。
等走在路上,看着身旁来来往往骑着电动车、开着汽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的人流从身边一闪而过,环顾左右,像我一样迎着寒风漫步独行的,竟再无第二人。此时才感觉自己显得是那么的孤独,仿佛天地间只有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似乎根本不懂得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走在环保清扫车清理过的路上,干冽的空气湿润了许多,呼吸一口倒也十分清爽,脚步不由得轻松起来,步伐明显加快了。
就这样慢慢悠悠走了大约半里路,耳边忽然传来一曲熟悉的旋律,“也有老母亲,也有心上人,也有生死情,也有离别很……”
这是很久以前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片尾插曲,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首歌。想当年,不但喜欢电视剧的剧情,而且更喜欢这首歌。有时候,唱着唱着便会不由自主地泪眼朦胧,再也唱不下去了。
旋律渐渐地远去了,而我依然沉浸在浑厚沧桑的旋律里不能自拔,恍若走进了曾经的失去的岁月里……
小时候,从晃晃悠悠一步步地蹒跚学走路,身边总有一个不知疲倦的守护神陪伴着,无怨无悔,如影随形,就在即将趔趄,亦或倒下的那一瞬间。此时准会有一把有力且极其柔和温暖的大手马上出现,稳准地搀扶住孩子。那个人简直就是孩子定盘星,不倒翁的支撑点。
这个守护神就是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小时候迈出的每一步无不浸透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母亲的身影。母亲不但生育了孩子,还精心养育了孩子。
犹记得一年的腊月初八,放学回家,嘴巴噘得高高的,吃饭时也是无精打采。母亲得知我在学校听了同学们喝腊八粥的原委,不由得“唉”了一声,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吃饭时才发现眼前的粗瓷大碗里黄里透白,白里泛红,红里带青……总之,那个早饭的碗里飘着甜丝丝的味道,吃上一口,满嘴生香,也不知母亲究竟做早饭时在水里加入了什么原料,全都是诱人的味道。而我能够辨别的有小米、红豆、青豆,红枣……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
本就动不动喜欢掉眼泪的我在那一刻,哽咽了,泪水挂满了脸颊。因为我的一句话,让母亲不知费了多大的力,劳了多大的神。
因了母亲,孩子们才能茁壮地成长,才能够真真正正在天地间立足,在大地上站立,在广袤的田野上驰骋,快意恩仇,游戏人生;建功立业,书写春秋。
当学会了走路,可以稳稳当当走出屋门,在院子里尽情玩耍;脚步强健了,可以自由自在地走出家门,在村子里恣意溜达;当双脚能够无忧无虑地奔跑时,又可以走出村子,去按照心中的梦想去创出一片天地,实现自己今生的理想抱负。
在孩子完完全全走出了能够让母亲放心的视野,便懂得了可以独自上学下学,可以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母亲那颗日夜操劳不停地心。
看着岁月的沧桑渐渐爬满母亲的脸颊,在终日的劳作中日渐驼背,对于早已站稳了脚跟的孩子,甘心无悔躬身地为母亲遮风挡雨,让母亲彻底能够闲下来休憩一会儿。但往往此时,母亲会在露出欣慰笑容的同时,总会显得轻松地说,没事,人活着就是干活的,干点儿活的人不知累的。
此时,长大的孩子早就懂得了母亲付出的艰辛,听到母亲这样说,强忍着狠劲地咬咬牙,不让眼中的泪水流下来。在孩子的印象里,母亲似乎不知道累,也不知疲倦。晨曦中,她便早早起床,麻利地侍弄一家人的早饭,还有各种忙不完的数不清的家务事。
母亲从来就是整日的劳作,劳作,再劳作……,燃尽身体里的仅存的一点点能量,一生都在为儿孙操劳,无怨无悔,直至生命的终点。
初次离开家门到外地求学,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唯恐考虑不到落下什么话语,导致我会在外面受到什么委屈,是她的原因造成的。
等到考上大学,入学前夕,却是再也听不到母亲嘱咐的声音了,成为了终生的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就在几个月前,母亲终因操劳过度,加上长期身患疾病,又得不到合理救治,却还拼命劳作,最终离开了她恋恋不舍、放心不下、不忍割舍,时时牵挂的家。
母亲的离世,使得原本温馨的家顿时变得冷冷清清,似乎整个家一下子被抽取了骨髓,不再坚强;又好比失去了灵魂,不再鲜活。
于我而言,心中的那个家从此再也回不去了。
好不容易毕业了,即将步入社会,母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我想象着母亲见到我现在的样子,除了一句一句的谆谆教诲的话语,一定会为我高兴的,而我也没有让母亲失望,完成了她老人家临终时的愿望:走出家门,立业兴家。
在我郁郁寡欢之时,姐姐(长我八岁)似乎扮演起了母亲的角色,不仅仅在言语上鼓励我,指导我处事之道,对于我的穿衣打扮更是煞费苦心,就是一双袜子都是姐姐亲自购买。更令我感动的是姐姐年近七十岁,还在为我缝制千层底的懒汉鞋,而且,还是两双。
姐姐也有些疲倦了,似乎还带着些儿许的遗憾,她说,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了。再不做,恐怕就再也没机会了。
我听了瞬间泪目,眼泪一滴滴落在拿在手里的鞋面上。
直至今日,我都舍不得穿,一直珍藏着。我知道,它的存在不仅是一双鞋那么的简单,而是承载着母亲和姐姐二人的心血、关心、爱护和一种永远割不断的,永不磨灭的念想。
当我到了成婚论嫁的年龄,姐姐完全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赶制被褥、衣服等等。她熬红了双眼,冻裂了双手,乌黑的头发也开始灰暗了,泛着根根银发……
我忽然感觉姐姐也老了,在我的眼里,姐姐是我的靠山。我想,现在我成年了,结婚了,今后要成为姐姐的坚强有力的靠山,多为她分担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晃我也六十岁了,瞬间感觉到岁月真的是无情,不管你在意,还是不在意,都阻挡不住岁月流失的步伐。而我应该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的同时,保持独立,心存敬畏,多一些留恋,少一些遗憾。如果允许,一定要静下心来,刻意做到放慢生活的节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储存一些美好的回忆,不被时下的生活所干扰,被裹挟,消失在没有自我的状态里。
人生匆匆,世间茫茫,唯有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掉,也是忘不掉的。当走在人生的路上,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境况,总会想起母亲曾经的话语。一不小心跌倒了,皮肤破了,流血了,要坚强地站起来,学会燃烧一点儿棉絮,敷在伤口上,裹上点儿布料,捆上一根绳子,就能痊愈;生活中被恶意中伤,被造谣,被误解,被无故打压,被不理解,被无视,等等一切,不必挂在心上,阴天终究会过去,太阳一定会驱散阴云。纸盒子里裹不住火苗,雪中藏不得宝物。相信自己,时间会证明一切。
终于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人的一生永远是在路上,能做的就是为自己今生少些遗憾,多一些付出,唯有如此才得心安。正如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所写:“……路在脚下……”。
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正所谓,天地间的一切都是瞬间的,要做的应该是踏实地走,快乐地走,健康地走,永远心存善念地走。
让每个人生活的路,脚下的路,心中的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没有遗憾地走下去。
忽然感觉自己今天走在路上,不是奇怪和冲动的念头,而是心中早就有了的一种储存已久的感恩行动,走在路上,不但脚步踏实,心里踏实,似乎感觉曾经而久违的亲情围绕在身边,充满了力量。
我的身体告诉我:收获满满,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