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阅读平台于2024年11月16日—17日在安庆大酒店举办首期写作研习班,我有幸参加了研习班学习。
为准时来安庆参加学习,我提前从南京乘高铁来到安庆,当从安庆高铁站乘10路公交车来到安庆大酒店公交站下车时,安庆大酒店公交站台竟然在湖中间位置,不知道安庆大酒店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因我手机没电又导不了航。后来见站台对面是湖,站台这边也是湖,都是公园湖,不过,两湖的名字竟然不一样。急着赶路,只好先问大酒店。人们告诉我安庆大酒店往后走,到红绿灯就看到了。当时还在想,一路相隔两湖,怎么名字就不一样的呢?红绿灯到了,安庆大酒店果然就在眼前,只见门前电子屏拉动着“《同步阅读》(安庆)首期写作研习班”字幕的视屏。一进大门就是报到登记台,登记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
从发放的资料上看,东道主《同步阅读》对这次写作研习班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专门印制了《同步阅读》(安庆)首期写作研习班活动指南,议程内容丰富多彩,有讲座研讨,有“菱湖之夜”文学晚宴晚会,有文学采风。
讲座邀请了马鞍山市作协主席、《作家天地》主编郭翠华和《安徽文学》编辑张琳现场为大家传授文学知识。郭主编授课,提纲接领,浓缩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文学创作者归纳成三种类型。要求大家,进行自我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进行创作。阐述创作散文,要有感动和思考的东西,要有自我发现和放不下的东西。要多修改,以简炼达到简洁的程度。用简约和诗意的语言,让最精确的表达达到最精美的状态,使通篇里的东西闪现出耀眼的亮点。结尾要出彩,要体现出其不意。
郭主编传神的精彩文学讲座就是一面较好的参照镜子,向明灯一样给我们指明了写作方向。
张琳编辑的讲座,干货满满。他告诉我们什么是小说的创作误区,小说是虚构的文体,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辩证关系,假的写成真的就是虚构,虚构的东西要写成像真的一样发生。对于时空法创作,就是不能照搬生活,衡量一个小说的标准,就是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有的离生活近,有的离生活多么遥远,这就要把握好时代脉搏,写出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策生活中的假丑恶。对当下小说,要写好题材,什么样的题材才是好题材,就是当下比较热点的题材。眼下的热点,一是生态。二是乡村振兴。三是城市文明建设。这些都是可选择的重点题材,要多观察,多思考,重点写。要写熟悉的生活,关键是要有思想深度,写的好不好,情节、细节、故事,比拼的就是思想。
张琳编辑对《安徽文学》的用稿标准和要求,也进行了细致介绍,鼓励大家要多写小说,写好小说。他表现出的诚心挚意,就是恨不得要把心掏出来交给大家,真是太可爱了。
“菱湖之夜”文学晚会在丰盛的晚宴中拉开帷幕。晚会都是由学员自编、自导、自排、自演完成,整个晚会由15个节目组成,其中有演奏、舞蹈、独唱、朗诵、歌曲串串烧、相声等。据说,有的刚报到学员,通过编导的指点,很快进入角色,上演时,配合得十分默契,不断将晚会推向高潮。安庆是安徽黄梅戏之乡,演出当然少不了黄梅戏,一曲《悠悠黄梅》作为开场,又以黄梅戏大联唱作为压轴收场,使晚会取得圆满成功。这要得益于晚会导演和节目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和高超的主持水平,他们的辛勤付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
文学采风更是意义非凡,景点安排独到,虽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极具代表性。用主持人的话说,来安庆,这些景点,对安庆来说,就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乘旅游大巴,车到安庆大酒店公交站台时,讲解员给我们介绍景点知识了。原来两湖的名字真的不一样,一个叫菱湖,一个叫莲湖。安庆湖多,五片湖水相连。菱湖与莲湖虽然名字不同,但湖水是相连的。第一站从迎江寺开始,到延乔读书处、英王府,一路向前到了倒爬狮街、古谯楼,后又乘车来到最后一站石楠书屋。期间,所到之处,有感动,有沉重,有见识。
延乔读书处,让我们读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和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我们知道陈独秀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两个儿子继承他的遗志,投身革命创建,都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好干部。后因叛徒告密,双双被捕入狱。就义时,陈延年年仅29岁。陈乔年年仅26岁。为革命牺牲的一家人,成了一门忠烈。
英王府,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英勇就义时,被活活用千刀剐死,整整折磨了三天,剐出一个血淋淋的心脏还在跳动。
满衣血泪于尘埃,乱后还魂亦可哀。多么悲壮的太平天国英王。仿佛今天还站在历史风雨里的英王府不停地还在重复诉说着他的过去,听了让人心情无比沉重。
倒爬狮街、古谯楼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今天两重天。倒爬狮街已经成了如今繁华闹市一条街,沿街到处都是古玩商店,富裕了的人们在发展中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他们没有忘记过去,踏着历史血迹,肩负历史责任,一路向前,永远向前,永不停息,一直迈向更遥远的未来。古谯楼成了文化产业基地,坐落在这里的安庆一中,是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一所中学。早已名扬省内外。
石楠书屋是我们长见识的地方,石楠是大作家,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看过她的《画魂》,想不到多少年后的今天,能够零距离,面对面地见到她,还能跟她说话交流,合影留念,真是荣幸。记得当时看《画魂》这本书,都是同学们之间传着看,谈起作者,感觉写书人都是身居高墙深院,云里雾里的人。够不着,看不着,只能想得着的人。不过,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在著作等身的石楠书屋,看她展览发表的作品和出版书籍,使我们不得不用钦佩和爱戴的眼光来看待她。她为人的朴实、谦和、虚心、勤奋的精神,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在她身上,有许多优点在闪亮发光,就像她书里有许多发光的亮点内容,在引导着人们,激励着人们,推送着人们,向善,向前,向上。文如其人,石楠就像她的书一样的心地善良,看她的书就像见她人一样,让人长见识。这就是石楠迷人的魅力。
安庆文风昌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安庆人能说会唱,能歌善舞。安庆人热情大方,诚心待人。来安庆,不此虚行,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增加了更多的了解。原来安庆古称叫舒州,后发展成美丽的宜居城市,又叫宜城。同步走宜城,受益匪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