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严敏的头像

严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2/28
分享

深涵斑斓的借书据

在春日一个温暖的午后,我着手整理杂乱很久的书架。忽然,一张便笺从书里滑出,掉落在地。拾起来一看,便笺早已泛黄,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一瞬间记忆深处的那扇门被撞开——这是24年前的一张借书收据。

2000年,我还没满18岁。因家庭条件不好,那年春节才过完,妈妈就把还差一年才高中毕业的我送到上海打工,在长途客车上整整颠簸一天到了上海的大舅家,跟着大舅在服装厂工作两个月后,大舅又把我送到了闵行区陈行镇一个电脑绣花厂工作,此后,我开始了打工生活。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刚到厂里时我是极不适应的,第一次离开千里之外的家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来自五湖四海说着不同方言的12个女孩子住在上下铺组成的逼仄的房间内,强烈的孤独和畏怯笼罩着我。每天晚上我都躲在被子里哭,想姥姥姥爷,想家里的大黄狗和狸花猫,想门前的水塘,想村庄里清晨弥漫的薄雾和黄昏下升腾的烟火,还想窗台下那张堆满课本岁月斑驳的书桌……

我的工作是在电脑刺秀的机床上当车工。宽敞的厂房里机床“哒哒哒”如机枪扫射般的声音,急促而清脆。明亮的灯光下,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在操作台前来回穿梭,一排排机针飞速地扎下,操作台上平铺着的一块块布料,被一道道绣线穿来绕去,霎时间,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就展现在眼前。

电脑绣花听起来光鲜亮丽,其实是最寂寞的工作,整天困在机房里,守着台机器,也不能说话。劳动强度也很高,一人管着八个机头的操作,要不停地取下绣好的布片,换上未绣的,机器断线后要及时穿线,还要钻到台板下面换底梭(底线)。工作时间为三班倒,早班和中班还好,夜班是最难熬的。夜班是晚上10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突然颠倒的生物钟让我无法适应,尤其凌晨一点左右,意识都困得渐渐失去。而后来我也因犯困吃过一次亏。

因为操作的机器没有自动剪线功能,一种颜色绣完,绣花线仍由机针拖着在布上来回走动,这时就须由绣工用手把线剪断,夹在机头上的弹簧里。换色时机器会有短暂的停顿,工人需在这一瞬间两手齐下,把机头该拽的绣线全部剪断。但那天我实在太困了,换线时迟钝了一会,手还没离开机器,机针“啪”的落下,刚好扎在我的小手指上,惊慌失措下,我往外猛的一挣,指甲盖硬生生被扯了下来!疼的我差点晕死过去,由于害怕被班长发现而停工扣工资,我赶紧用旁边的废料把鲜血直流的手厚厚的包起来,在咬牙坚持两个小时下班后疯狂往厂外的卫生室跑去。至今我还记得医生震惊的样子:“噢哟,小姑娘真能忍来,一会消毒的时候不要哭哦!”当然,我疼得跺着脚哭,且那种剧烈的疼痛至今想起仍然发怵。后来,每当犯困时我就拿着缝衣针扎大腿,一个机灵就清醒了,这样三番五次也就慢慢就适应了夜班工作。

工厂里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我也不会像别的女孩那样巧手会织毛衣,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每天下班后,洗去一身疲惫,悄悄地倚桌或拥被而坐,在小小的台灯下静静地捧读一本书,这时候,内心是充实而满足的。通过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解脱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达到淡泊宁静、自信从容的心理和谐状态。

但是刚去厂里时,我的行李袋里除了几件衣服就是三本历史书。很快书就看了,我就在厂区找报纸读,阅读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如果哪天不看点文字,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厂区外面有个芦胜村委会的大院子,每天早上都有人在那跳广场舞。有一天,我趴在二楼宿舍的栏杆上正在看她们跳舞,无意中发现院里有间房子挂着“图书室”的牌子!这可让我大喜过望,立即跑了过去。图书室大概200多平方,房间里纵横摆放着许多书架,各类书籍有序摆放,一位六十多岁清瘦儒雅的图书管理员在那负责。或许很少看见工厂里的人去看书,时间久了,他很照顾我,如果知道我当天上夜班白天没事的话,即使他下班也不会赶我走,而是让我什么时候看完把门锁上离开就行。

此后,我每天都去看书,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我如饥似渴地沉醉在茫茫学海之中,捡拾着书中的珍宝。这些珍宝和养料,犹如车之两轮,推动着我不断前进,不断成长!我一直坚信虽然自己生来平平淡淡,没有显赫世家,没有倾城面貌,既惊艳不了青春,也斑斓不了岁月,但我依然想温暖时光,饱读诗书,努力点缀我这平淡的生活,更憧憬那不期而遇的绽放。

那几年,我几乎读完了图书室的所有书籍,中外名著,武侠玄幻,推理探案,什么类型的都看。通过读书,始终让我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不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变得麻木。一个个夜班后的清晨、白班后的夜晚,一本本书籍衍化为飞舞的欢乐音符,流淌成安详的小夜曲,弥漫在我年轻懵懂的灵魂深处。

两年后,经过和父母商议,他们终于答应我回老家继续读书的请求。离开前,我专门去图书馆向管理员告别,并在交了二十元押金后,最后又借了一本《宋词精选》,这本书从上海带到老家,从娘家带到婆家,我一直精心保存。

回来后,我努力上学、勤奋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我的生命又迎来了新的际遇。我通过了家乡社区工作者考试,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也荣幸加入六安市作家协会。我用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社区工作者,托举起辖区居民“稳稳的幸福”。但不管我现在的生活是忙碌丰盈还是一地鸡毛,阅读一直是我保持的习惯,我的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积极向上迎接生活的斑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