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梦三秦的头像

梦三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0
分享

故乡的池塘

乡愁有很多载体,可以是一条路一道坎、一个湖一条沟、一间屋一棵树.......,而我最寄情的却是故乡的池塘,那里汇聚着我最浓、最切的乡愁。

说起我的故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就是在古代便闻名远近、举足轻重的雍州。估计稍微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更是那些文史墨客避不开、躲不掉的存在。自周朝时期,它便以强健的文化体魄培育、滋养着西周文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周秦文化使其一度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秦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为秦国的日渐壮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粮草、战马和先进生产力,终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故乡曾经一度叱咤风云、气吞万里、气势如虹,它的呼吸、吞吐,竟牵动着当时神州大地的敏感神经,迫使各方群雄都为这片土地投来了关切的目光。

而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一个名叫上郭店村的小村落。小时候感觉村子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周边的村子有小旗务、石落务、导子村、三岔村、南家凹村等村庄,好奇为啥要以“郭、务、营、岔、凹、堡”等奇怪的字眼来命名。

自我记事起,村子的中央便有一块池塘,池塘不大,约半亩地的样子,位于地势低洼处,不知是人工挖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是由周边村组的雨水汇聚而成的。因此,村民们都叫它“涝池”。池塘左边高地是一片小树林、右边高地是一条乡村道路,通向我儿时的小学“上郭店中心小学”,周围是户户房舍。那池塘恰巧就在我老家的后面,以至于一有时间我就在它旁边玩耍,成为我孩童时的乐园。

小时候,池塘周边的生态很好。池塘里面的鱼、青蛙非常多,池塘边及傍边的小树林里面长满了野草野花,经常有蜻蜓、蝴蝶、蜜蜂飞来飞去。那时,我们村子里的玩伴非常多,家境也都大同小异,差距不大。出去玩,随便一叫总能约出五六个同伴,而首选目的地总是在那池塘边。

或者去钓鱼。钓鱼的用具都是就地取材。鱼杆都是用竹竿,没有笔挺、细长的好竹竿就把秃了的扫帚抽一根,用小刀把结节刮光滑,鱼竿就算是有了。鱼线一般都用缝衣线,家境好一点的有塑料细鱼线的,可要在玩伴中炫耀半天了。鱼钩都是自己做的,偷一根母亲的缝衣针,在蜡烛上烧红,迅速用钳子掰成鱼钩形状,放水里一凉,鱼钩也便有了。鱼饵大多用蚯蚓,挖蚯蚓也是技术活,要到较为湿润的沃土里面去挖,那里挖出来的蚯蚓是鲜红的,要是到臭水沟、淤泥里面挖,挖出来的蚯蚓是青色的,鱼儿不爱吃。也有用和的面弄鱼饵的,在和好的面里加一些牙膏,闻起来也很清凉,鱼儿竟也爱吃。也有嫌钓鱼慢的,便用窗纱缝一个网,用铁丝拧一个圈,把网固定在铁圈上,系上绳索,在网里面放点馒头,扔进池塘,看网兜附近水面有波动,迅速上提,准能兜上来十来条小鱼。也有在池塘边挖一个浅坑的,开个小口把水引进来,放入馒头,过一会鱼儿就游进浅坑来觅食,这下把坑口堵死,再一条一条往上抓,每抓一只,都要大吼一声“我抓到一只”,然后跑来跑去比比谁抓的大一些,兴高采烈的,整个池塘都是我们的笑声。

或者去抓蜜蜂。夏天的池塘,是最有生机的。蜻蜓、蝴蝶、蜜蜂总是成群结队的,说来奇怪,我们这些男孩子们却偏偏爱抓蜜蜂玩,可能是蜻蜓和蝴蝶老爱飞不好抓,也有可能是感觉抓蜜蜂更刺激。儿时的伙伴们似乎都是“铁头”,一个个都很“皮实”。放学后,在作业本上撕一张纸,折一个“钳子”手套,套在大拇指和食指上,捡一个啤酒瓶就去抓蜜蜂。在众多花中,蜜蜂更喜欢黄花,抓蜜蜂要等蜜蜂落在花蕊上正采蜜的时候再抓。小伙伴们都已经是熟练工,早已掌握了抓的时机和速度,很快便抓了十来只,放入提前装有各种花瓣的瓶子中,然后盖好盖子。这时候,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贴着玻璃瓶观察着蜜蜂的一举一动,猜里面哪一只最勤快,哪一只是蜂王,那一只脾气好不蜇人。大伙儿看累了玩腻了,就把瓶盖拧开,往草丛中一扔,拔腿就跑,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好像后面有猛虎饿狼追赶似的。

或者去滑冰。滑冰总要等到冬季,冰天雪地的时候。小时候的冬天,村庄总是冰寒彻骨,等大雪连下一天一夜,那池塘便冻的结结实实的了,成了一个天然中型滑冰场。小伙伴们总是期待这一天的,于是便早早的、不约而同的来到池塘上。大伙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和棉鞋,戴上厚棉帽和手套,穿的跟个圆球似的,只漏出红红的脸蛋,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笑容,口里、鼻里却白气翻滚。滑雪都穿着布棉鞋,母亲早已在鞋底背了一层轮胎鞋底,既防水又耐磨。池塘上,早就被滑出了一条条长长的滑道,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的冲刺、滑行,有的笔挺的滑到了终点、有的踉踉跄跄的差点摔倒,有的直接摔倒冲向旁人,大家总是笑个不停。也有小孩不敢滑的,便被父母背拉着滑行,嘴里还要唱着“倒挂牛、到了么,么到......”。还有的捡一个瓷脸盆,坐里面,被伙伴们使劲一推,便滑出老远,这时候大家总要比比看谁能滑出最远的距离。就这样,快乐总在随手间,不需要什么道具和技巧。笑声也便是那么的憨厚和纯真!

我不开心时,总是爱去池塘边,那池塘总像是有魔法似的,很快便把我的忧伤消解在波光粼粼间、消解在鱼跃蛙跳间,消解在你追我赶间......

好景不长,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记得那年的夏天格外的旱热,庄稼都快枯死了。附近的村民便都大桶小桶的来池塘挑水浇庄稼,本就艰难维持的池塘,半个月的功夫,竟然干枯了。看到池塘里的鱼儿在淤泥里挣扎,有人兴高采烈的捞了很多鱼,而我的心却在滴血!

后来,池塘也陆陆续续积过一些雨水,但仍是难以为继,最终那不知年岁的池塘终究还是彻底干枯了。现在被附近的村民零零散散的刨成了片片菜地,彻底没了池塘的痕迹了。我最浓、最切的乡愁,也就这样成了没根的浮萍,永久的封存在了心里。

曾无数次做着一个同样的梦,那池塘依旧平静碧绿如玉,池塘边仍郁郁葱葱,我和同伴们相约着在池塘边一起钓鱼、捉蜻蜓、抓蜜蜂、逮青蛙、捡地软、滑冰......那梦是那么的真切,像是从基因里流淌出的,以至于久久不能平静、不能自已。

如今池塘没了,儿时的伙伴也都天南地北了。

或许,我也该把故乡装进行囊,带着它曾经的辉煌和梦想去远方,去它曾经驰骋过的地方,去它曾想驰骋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