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我坐在阳台上,阳光透过高大樟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只蜜蜂在花间忙碌,振动的翅膀声清晰入耳。这宁静的瞬间,让我想起那句老话:“水不动是死水,人不动是废人。”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
去年秋冬时节,我每周两次去东湖绿道骑行,总能看到一位老人在打太极。他的动作虽慢,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老人对我说:“动中求静,以柔克刚。”这番话让我明白,运动不仅是肢体的活动,更是生命的智慧。
身边有位年轻人,看似奔波忙碌,但十多年下来,依然一无所获。昨晚他给我发来了一条微信:“叔,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而赋闲在家的王校长,既能倾情地开展督学,也能安静地读书写字,最终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网络作家。这让我懂得,盲目的忙碌未必能带来成功,关键在于方向和方式。
小时候,我养过一条狗。面对骨头和钱,它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骨头。如今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狗知道,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许多人,宁愿刷短视频,也不愿静下心来读书,追求即时的快感,却忽视了长远的积累。
去年回老家,见到远房侄儿小伟,他酗酒成性,终日无所事事。我劝他务实一点,生活其实就是五个字“酸甜苦辣麻,做人需要责任担当。”他却说:“我这样挺好。”看着他日渐发福的身材和迷茫的眼神,我感慨:目光短浅,终将被时代淘汰。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隐居隆中,却能看清天下大势;刘备四处奔波,却懂得寻找真正的人才。这让我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同伴,往往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我的老师常说:“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进茅厕。”她还说:“我最不希望你们成为茅厕的鹅卵石,又硬又臭。”话虽粗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近五年来,我一直在《逸飞中文网》和《江山文学》担任义务编辑,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一起读文章、撰编按、写赏析。不知不觉中,我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诗歌、诗词、散文和小说。被《中国作家网》审核通过的作品已过半百,偶有作品进入“重点推荐”之列。这让我想起刘邦与萧何、韩信的故事,成功需要合适的伙伴。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既需要运动,也需要思考。就像春天的溪流,奔流不息,也要在转弯处稍作停留,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我们的人生亦如此,在运动中寻找方向,在思考中积蓄力量,在选择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坐在阳台上,夕阳西下,我忽然明白:生命的真谛不在于一味地奔跑,而在于懂得何时该动,何时该静。就像那位打太极的老人,在缓慢的动作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就像那条选择骨头的狗,在简单的取舍中体现着生存的智慧;就像刘备三顾茅庐,在执着的追求中彰显着远见卓识。
生命如流水,既要流动,也要沉淀;既要奔跑,也要思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在动与静之间寻找平衡,在取舍之间把握方向,在选择之间遇见更好的自己。毕竟,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这,或许就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