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小班的头像

苏小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5
分享

墙上的存单

父亲很开心。从信用社存钱回来,送了一箱色拉油。他笑眯眯地把油搬下三轮车,弯腰数了数。“八瓶!”他像中奖一样,欣喜地说:“十多斤呢。”我伸头一看,全是一升装的普通色拉油,但父亲很高兴。母亲也笑眯眯地迎过来。“噢,”父亲想起来了,连忙掏存单。他解开胸前的纽扣,伸手向衣襟里掏着,去解里面的上衣兜。

我不解地看着,父亲穿了两件中山装,他和爷爷一样,特别喜欢穿多件带领子的衣服。在冬天时,那脖上衣领一层层的,像一叠厚厚的煎饼。父亲把存折装进里面的上衣兜,他一时没解开兜扣,不由尴尬地笑了。他伸手在胸前抓一把,确信存折还在,就把外衣纽扣全解开,用粗糙的拇指和食指费力地抠着,但还没抠开。

“咦?”父亲纳闷地笑一声,使劲地低下头,左手拽起衣兜盖,右手不停地抠着。母亲不耐烦了,皱眉笑他说:“你看你!藏这么结实干什么?!还有人抢吗?”“嘿嘿。”父亲局促地朝我笑笑,让我感觉如鲠在喉,父亲曾是我眼中的超人,但年过七旬的他,解个纽扣都如此费劲。他终于解开那颗纽扣,掏出存单。母亲忙不迭地接过去,展在手中,微笑地端详着。

父亲满脸堆笑地走到我身边,小声说道:“你爷爷也存了四万多块钱,上个月到期时,他又给我五千,让我一块存了。”“啊?存这么多啊?!”我楞一下,忍不住笑了。记得在七八年前,爷爷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俺也存了两万块钱呢。”那是一脸的幸福和满足啊。如今爷爷都快一百岁了,怎么还想着存钱呢?

我知道爷爷花钱很少,多年来都未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可那是以前了,现在他出门几十米就是集市,想花钱太容易了。我想起姑姑的话,她在爷爷耳边大喊:“你都96岁了!别自己做饭!上街买吃的!”爷爷哼唧哼唧地问:“怎么买啊?”“你到饭店、到早点摊上坐下来,你说吃什么,人家就端给你!”“那、那就端来了?”爷爷疑惑地问,“是先给钱?还是……”姑姑说她彻底无语了,教过很多次,连钱都不会花,还真有这样的人。姑姑说着说着,竟哈哈笑开了。

父亲说,爷爷是吃过大苦的人。家中冰箱里有馒头、水饺,都是白米细面,这是他年轻时吃不到的东西。如今他很满足,何况还有零花钱呢。不过爷爷没有一丁点的收入,哪来钱呢?我很纳闷。在逢年过节时,无论谁给钱,爷爷都不会要。偶尔给面子接下了,也是抽取其中的一张;拿在手里也不花,都放在墙上书包中攒着。我和弟弟给的钱,他攒给父亲;表妹给的,就攒给表弟,那钱始终还在自家人的口袋中,仅仅在他手中打个转而已。

我忍不住地问:“哪来的五千块钱呢?”“不知道,”父亲笑着说,“我问两遍,他都像没听见一样。”“这还用问吗?”母亲动容地说,“肯定是你姑给的,这么多年来,也就她贴补的最多。”

母亲说完,她把存单对折起来,微笑着走到墙边,塞进一张画的后面。我出奇地看着,看她用手掌抹平那张画,那画平平整整地贴在墙上,真看不出里面藏着东西。母亲满心欢喜看着,突然她想起什么,伸手在画的另一侧摸索着,拽出另一张存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她打开看一眼,又放心地塞回去。我知道她看也是瞎看,因为她不识字,可她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却像阳光般地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