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鲍玉峰的头像

鲍玉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4/25
分享

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

来得热烈而盛大,像奏响一场交响曲美妙又激情燃烧。夏天来了。来得风风火火,光彩夺目。宛如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赠予人们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夏天,它以炽热的阳光、繁茂的植被和多情的鸟声蝉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当春雨悄然退场,夏日的阳光便毫无保留地倾洒下来,宣告着它的登场。夏天是炎热的季节,炽热的阳光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点燃。庄稼在酷热中茁壮成长,向着成熟迈进;虫草动物也在这热烈的氛围里繁衍生息,享受着生命的蓬勃。

在这炎炎夏日,人们想尽办法享受清凉。古代,富贵人家冬日凿冰贮藏,夏日取出用于消暑。《诗经·七月》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到了唐代末期,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吸热可制冷,甚至能让水结冰,从此冰块的使用逐渐平民化。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还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等消夏饮品出售。如今,空调、风扇成为人们对抗炎热的得力助手,为夏日带来了丝丝凉意。

但夏天的魅力远不止于炎热与清凉的交织,它还是声响的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蛙声阵阵,那是夏天田野间最热闹的合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儿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叫,鸟儿在林间欢快穿梭、啼鸣,为夏日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还有那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是夏天独特的乐章。闪电划破夜空,雷声震耳欲聋,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给闷热的世界带来片刻的酣畅淋漓。

夏天也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季节。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夏天的诗篇。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绘出初夏池塘的清新与灵动;高骈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则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好的夏日庭院图。除了诗词,夏天还有丰富的习俗。夏至祭地神,祈求国家无饥荒、百姓无瘟疫;还有数夏九九的习俗,不同版本的谚语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气候变化,如“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然而,夏天的炎热也可能带来自然灾害,洪水泛滥便是其中之一。暴雨如注,江河水位迅速上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防范洪灾刻不容缓,这也是人们在夏天面临的挑战之一。

夏天,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独特馈赠。它用炎热考验着我们,又用清凉慰藉着我们;用丰富的声响愉悦着我们,又用美丽的景色陶醉着我们。在这热烈的季节里,让我们尽情享受它的美好,也勇敢面对它带来的挑战,感悟生命的蓬勃与坚韧。

有关夏天的消息给你先讲到这里。请你抬起头,挺起胸,不要顾虑,坦坦荡荡,大大方方来迎接吧。

来,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把它抱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