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的记忆里,“八九雁来”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节点,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春天的大门。
当数九寒天渐进尾声,“八九”悄然来临,风,不再是那般凛冽刺骨,像是被一双温柔的手轻抚过,带着丝丝缕缕的暖意。清晨,推开窗扉,那股凉意中夹杂着的温润气息,瞬间沁入心肺,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仿佛要把这春天的初讯,都吸进身体里。
河边的垂柳,像是得到了春天的密令。原本干枯僵直的枝条,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在不经意间,那枝条的末梢泛起了一层若有若无的鹅黄,像是大自然蘸着最轻柔的色彩,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的。再近些时日,那鹅黄渐渐饱满,长成了小巧玲珑的芽孢,如同米粒般紧紧簇拥在枝条上。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这些芽孢也跟着轻轻晃动,似是在与春风私语,诉说着对春天的期待。
我常常会在这样的日子里,踱步到村外的田野。脚下的土地,还带着些许冬日的坚硬,但俯身细瞧,便能发现泥土里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绿意。那些不知名的小草,正努力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们纤细的身躯在风中微微颤抖,却又充满了生机与倔强。田埂上,几株荠菜也不甘寂寞,舒展着锯齿状的叶片,鲜嫩翠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我会蹲下身,轻轻抚摸这些小草和荠菜,感受着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心中满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
而“八九雁来”,无疑是这场春之盛会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幕。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总会习惯性地望向天空。起初,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忽然,一阵清脆的雁鸣声划破长空,那声音悠远而又嘹亮,仿佛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的呼唤。我连忙抬头,极目远眺,只见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队列,向着北方飞来。它们的身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翅膀有力地扇动着,每一次挥动都像是在书写着春天的篇章。
大雁越飞越近,我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矫健的身姿,以及它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它们的眼神坚定而又充满希望,似乎在诉说着对北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当大雁从头顶飞过时,那阵阵雁鸣声仿佛是奏响的春天的乐章,激昂而又振奋人心。我忍不住张开双臂,仿佛要与这些大雁一同翱翔在蓝天之上,去拥抱这美好的春天。
小时候,每当看到大雁归来,我和小伙伴们总是兴奋不已。我们会在空旷的田野上奔跑追逐,试图与大雁齐头并进。我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着,仿佛这样就能与大雁进行一场特殊的对话。有时候,我们还会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中远去的大雁,展开无尽的遐想。我们会想象着大雁们在南方的生活,它们在温暖的湖泊边嬉戏,在茂密的芦苇丛中栖息;我们也会想象着它们一路飞行的艰辛,穿越崇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海,只为了回到北方这片熟悉的土地。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雁的归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别样的惊喜。大人们会告诉我们,大雁是吉祥的象征,它们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便对大雁充满了敬畏与感激之情。我们会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希望大雁能给我们带来好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了故乡,去了远方的城市求学、工作。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我渐渐淡忘了故乡的“八九雁来”。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那些与大雁有关的美好回忆,都被我尘封在了心底的某个角落。
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大雁迁徙的纪录片。当那熟悉的雁鸣声再次响起,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思念。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田野,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与希望的童年时光。我突然意识到,无论我走得多远,无论我身处何方,故乡的“八九雁来”始终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是我心灵深处永远的牵挂。
如今,每到“八九”时节,我总会抽出时间,回到故乡。我会再次漫步在熟悉的田野,寻找那些曾经的痕迹。河边的垂柳依旧,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田野里的小草和荠菜,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而当大雁归来的那一刻,我依然会像小时候一样,兴奋地追逐着它们的身影,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感受着故乡的温暖。
“八九雁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象征,更是一种对故乡、对童年、对大自然深深的眷恋与热爱。它承载着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而又充满希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