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章纠结了很长时间,还是决定回去了。
出来太久了,他想,再不回去,家在哪里都忘了——家,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中间还隔着茫茫的大海。
徐文化呆呆地望着窗外,院子里的银杏树已经脱去了金黄色的外衣,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像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孤独地忍受着冬日里的寒风。
又是一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回来,徐文化想,不会永远都不回来了吧?真要是不回来,我怎么向故去的父母交代啊!
唐人街。
天刚蒙蒙亮,徐文章就爬了起来,开始做着开门前的准备。
他在街头的拐角处开了一家小超市。生意越来越难做,他正在考虑辞掉店里唯一的一个帮手——一个从国内来留学的女孩。
海边。
天已经黑了下来,徐文化坐在院子里,跟前的桌上摆着几碟下酒菜。他端起酒杯浅浅地抿了一小口,然后用筷子夹起一口菜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目光微醺地扫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耳边传来了大海的声音。
唐人街,超市里。
“小郭,”徐文章犹豫着开了口,“你过来一下。”
正在理货的郭灵灵听到老板叫她,走到徐文章跟前,笑道:“老板,有什么事要做?”
“小郭,这是给你的工钱。”徐文章说着,把手上的信封递给郭灵灵。
“老板,你这是……”郭灵灵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到开工钱的日子啊!
“我,我这个店,不,不打算做了……”徐文章找了一个借口解释道。
郭灵灵听了,先是有点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她伸手接过信封,打问道:“你是准备回去了吗?”
“我,我也不知道……”徐文章低沉地说道,转身忙去了。
郭灵灵望着老板已经弯了的背影,心里酸酸的。
海边的小院里。
徐小乔从屋里出来,手上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她把菜放在桌上,关切道:“爸,少喝点,多吃点菜。”
“我知道。”徐文章朝徐小乔望了一眼,像是有话要说。
“爸,又在想阿伯的事呢!”徐小乔说道。
徐文章没有接话,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这都多少年了,”徐小乔笑道,“我都二十多了!”
“我,我在想,”徐文化似有踌躇地说道,“你阿伯他……”
“他什么他,”徐小乔有意打趣道,“你没听郭灵灵说,我阿伯在店里挂着咱家的照片呢!”
徐文化没再说话,低头喝着酒。
徐小乔见父亲惦记阿伯大半辈子,既感动又心疼,劝道:“再大的事,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兄弟俩也是一把年纪了,该放下了!”
“是啊,我们都老了……”徐文化喃喃自语。
“要不是有郭灵灵,你都不知道我阿伯还在呢!”徐小乔说道,“这是上天安排好的!”
是啊,这都是命!徐文化想,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三十年的那一幕。
徐文章和徐文化是兄弟俩,两个人差一岁,文章小时候因生病留了一级,后来就和弟弟一个班了。
那年高考,兄弟俩都考得不错,全家人高兴之余,很快就犯了愁——家里没多少收入来源,大人的身体也不好,供两个人上大学实在有困难。
怎么办?
兄弟俩望着父母,又相互看了看,谁都不敢先开口。
“文化,你考得比文章好,你报一个离家近的学校,这样花费少一点……”老徐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文章,你就报个大专,早点学出来,早点工作……”
“凭什么!凭什么!”徐文章直接跳了起来,大声叫道。
老徐没有说话,闷头抽着烟。妻子坐在一旁,泪流满面。
“我,我不上了,还不行嘛!”徐文章说完,摔门走了。
徐文化望着哥哥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又带着一份深深的不安。
天已经很晚了,文章还没有回来。
徐文化爬到家里的房顶上,远远地望着村口。月亮照在村子里,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外伸去,路的尽头是一大片滩涂。月色下,滩涂上银光闪闪,一片静谧中又仿佛是在一个冬日的寒夜里。
“爸,要不我和哥哥都读大专吧!这样花钱少,我们也能早点出去工作。”
徐文化望着坐在角落里的父亲,他还不到五十,但头发已经白了一半,脸上的皱纹就像挂在竹竿上的海带。
“不行,就让文章上,你好好去读书!”老徐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语气十分的坚决。
“为什么啊?”徐文化问道,眼圈红红的。
“因为,”老徐望了一眼正在缝补衣裳的妻子,先是咳了两声,然后低声道,“你大了,有件事该让你知道了……”
当徐文化听完父亲的话,整个人都惊呆了,瞬间,他又感觉自己好像被扔到了一条闯进了暴风雨里的渔船上,身体被巨大的海浪猛烈地撞击着,眼前一片漆黑。
突然,天上划过一道闪电,撕裂了夜空,紧跟着就是一阵轰隆隆的雷声。
徐文化被雷声震醒了,他望着神情凝重的父亲,还有低声哭啼的母亲,心里乱极了。
余光里,他看见院子里站着一个人。
是哥哥。
徐文章和徐文化不是亲兄弟。
徐文化的亲生父亲是老徐的战友,在一次抗击台风的救灾中,他为了保护老徐牺牲了,留下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不久,战友的妻子又因病去世。老徐知道后,把孩子带回了家,取名徐文化。
一声响雷炸起,雨倾盆而下。
徐文化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见徐文章已经转身跑了,留给他一个湿透了的背影。
徐文章朝舷窗外望去,蔚蓝的大海边,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冲上沙滩,又退下,铺开一滩白色的浪花。葱葱郁郁的棕榈树后,是一大片的滩涂地,夕阳下发出耀眼的金色,暖暖的。
小院里,徐文化站在门口,抬头望着天,脸上露出释怀和期盼的神情。
徐小乔挽着父亲,欣慰地望着他,心想,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归途很长,但家很近,她想。
注:发表于《劳动时报》2025年4月9日“小说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