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该是甲辰年的腊月二十六。古语有云,情不知所起而以往之深。外面灯火马龙,到处是来往的游人,而我确实为一叶浮萍,故土难归,是游子;
乌鲁木齐的天比内地晚两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我的生命在这个神奇的国土又将延长一个时辰。可是对于我这种混球来说延长的两个小时无疑是增加了我内心的的挣扎和痛苦。夜色渐浓,我独自一人,拿起笔,却不知如何将情感化作文字。在寂静的房间里,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鞭炮声,那些欢声笑语似乎在嘲弄我的孤独。我尝试着在纸上勾勒出家的模样,却发现墨迹模糊,思绪更加混乱。心中的乡愁如潮水般汹涌,但愿这漫长的夜晚快点过去,迎来的是新年的曙光。便能带走我的寂寞与哀愁。而在独的海洋。我希望笔下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化作对家的思念,传递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尽管无法即刻重逢,但愿这份情感在墨香中得以永恒,让温情跨越万水千山。
笔尖轻触纸张,墨水所过皆是我把心的动脉拔出来肆意的泼洒,也许这一腔血液能泼洒出家的袅袅炊烟,勾勒出糖油饼和果果的酥香。十三花,八大碗,羊羔肉,炖排骨,来一碗黄酒泡馍,微醺的醉意中有父母的笑容和乡亲们的身影。也许这一抨污血也会似中年男人的一泡晨解水,冲淡了乡愁的轮廓,独留一滩黄黄的痕迹。是什么,是故作的深沉还是深夜的脆弱?我在纸上追问,却得不到答案。或许最终的答案也会让自己骚红了赤脸,毕竟在夜的尽头,回忆与现实交织,过往的种种我目前已经闻到了只有动物标记地域的气味。
或许我应该放下笔,走向窗边,让这城市的灯火和远处的雪山告诉我,即便身在异乡,也有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宁静。在这片土地上,我亦能找到新的归属,让心不再飘泊。尽管远离故乡,但无尽的孤独与彷徨,使我迫切急于融入明知不属于我圈子,在一切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回家或许是我能够藏匿自己懦弱的唯一选择,但是当这唯一的选择变得模糊,一群大爷大妈在拿他们的武器摘下我的面具,扒光我的衣服,让我赤身立在冰冷的众目之下,不回去是我懦弱的躲避后又倔强的表达。
家,在这一刻被具体化成了故乡,那片土地上,山川依旧,岁月悠悠。家的呼唤如同天边的云彩,飘渺而又真实,让我在异乡的夜晚里,梦回故土。无论是上学路过那条小溪,还是静静接待我回去又送我远行的车站,还是那条泥泞的老路,那个从不会夸我一句的老人,所有记忆碎片拼凑成一幅幅的画面,似线,不放我离去,在这无数的回忆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漂泊的旅人。在灯影摇曳中,我听见了风铃的细语,它似乎在告诉我,即便身在他乡,也要学会与孤独共舞,找到内心深处的安宁。于是,回去成了我一个需要勇气去面对的选择。明天吧,就回去吧,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回到那个小村庄,寻觅最初的温暖。带着媳妇孩子,回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感受每一个角落里蕴藏的故事。或许在那个我称之为“家”的地方,能找回遗失的自己,重新编织我的记忆,老房子,老土地,老树木,小老头,还有说不完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