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文龙的头像

曹文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6
分享

看护西瓜甘蔗的日子

   

  记得儿时顽皮的我,和堂兄的关系最亲密,堂兄比我大一岁,高高的个子,一脸憨态。堂兄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位老大哥的模样,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想法特别周全稳重,让每一个决定都能圆满收场,比起一般的大人,都缺少他这种远见和胆识。我们家里有三个孩子,姐姐比我大两岁,是个女孩子,一般不跟我们玩,而弟弟比我小三岁,又不在一个年龄阶层,所以也玩不到一块,就剩我和堂兄的年龄相仿,无论是对人的态度,还是对于事情的看法,都极为相似,我和堂兄性格都偏内向,话语少,但做出的事情却总是令人满意。

  堂兄有兄弟姐妹六人,家里的孩子特别多,全靠种植粮食,都不够家里的生活开销,大伯就改变了思想观念,认为留几亩田种上西瓜和甘蔗,等西瓜甘蔗丰收后,用自家的拖拉机,运往县城和集镇,以批发的价格,销售给来往顾客,等卖完了西瓜甘蔗,把换来的收入,用到孩子的学费和生活上,才能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大伯在经济植物的种植上,很有一套经验和技术,每年的西瓜甘蔗,在大伯的精心培育下,都会大获丰收,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伯告诉我们,在田地里种植西瓜和甘蔗,一定要用陌生的土壤,什么叫陌生的土壤?说白了,就是在一块田里种上西瓜甘蔗,第二年,就要换一块田地种植,等三年后,才能再次种植这块田地,只有这样,种出的西瓜会更大更甜,种出的甘蔗,会更粗更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种植西瓜和甘蔗的农户特别少见,基本上都种植了稻谷和小麦,田地少的农户,都不敢种植西瓜甘蔗,因为在那个年代,每个农户,都必须上缴国粮,国粮交完数量后,剩下的粮食才是一家人的口粮,如果口粮留少了,就不够一家人的温饱了,所以,胆小的农户,根本不可能留下一块田地,种上西瓜和甘蔗。

  大伯在每年种上西瓜甘蔗后,经过细心的管理,合理的施肥,西瓜和甘蔗都会硕果累累,长势喜人。这时候,大伯告诉我们,由于那时的零食太少了,西瓜和甘蔗成熟后,自然成了大人小孩的零食来解馋。大伯说,如果西瓜和甘蔗地没人看护,就很可能被村民和小孩顺手牵羊,把西瓜和甘蔗给偷偷采回家,当作一顿美味的零食享用了。为了杜绝这种偷窃行为,大伯用竹杆当房梁,用稻草当瓦片,在西瓜和甘蔗地,搭建了一座简易的草棚子,用来晚上睡觉和看护的场所,那时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大,就算是满天星星的夜晚,也能照亮整个农村的每个角落,在每个月亮星星的夜晚,村里的孩子还在谷场上玩耍。什么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等各种游戏。孩子们都玩疯了心,怎么也不愿早早回家睡觉,等玩到后半夜,肚子早已饥肠辘辘,但回家后,也没有零食呀,于是,有些调皮的孩子就想到了西瓜和甘蔗,那些又大又甜的西瓜,个个饱满而甜蜜,还有那些又高又甜的甘蔗,更是解渴解馋,胆大的几个孩子,商量了一下,便趁着月色,偷偷爬到了田埂边,只要我和堂兄不出来巡逻,几个坏孩子,就会悄悄爬进西瓜甘蔗田里,蹑手蹑脚采下大西瓜,以匍匐的状态,把西瓜甘蔗一个传一个,传到了田埂上,等大伙把几个西瓜或甘蔗,传到田边后,便一人抱一个,逃离了西瓜甘蔗地,等我和堂兄听到动静后,急忙跑出了棚子,查看田里的动静,此时,几个坏孩子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我和堂兄手拿电烔,在田地里巡查了一遍,发现多了几双新鲜脚印,还有那帮偷瓜孩子在慌乱中跑丢了一只布鞋,我们失望地叹出了一口气,责怪我们的动作还是稍慢了一些,如果更快些,说不定能逮住一两个偷瓜的孩子,逮住了偷瓜孩子,我们就会领着孩子去见家长,当着家长的面,会数落他们一遍,让孩子的父母教育好他们,别再来偷我们的西瓜和甘蔗了,传出去,孩子丢脸不说,父母的颜面也丢尽了呀。我们每次抓到偷瓜的孩子,家长们都会信誓旦旦,保证下次再不敢偷了,可说归说,孩子们却怎么也管不住自己,只要几个孩子凑到一块,便又动起了偷瓜的歪心思,当我们再次现场抓到了偷瓜孩子,又把孩子领到了他的父母面前,父母们依然百依百顺承认他们管教不严,再次保证下不为例,我们依然相信了父母口中的承诺,对于偷瓜的孩子们说一套做一套,我们也是万般无奈,因为,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每个孩子都没有零食填饱肚子,由于玩疯了心,肚子早已消化干净,当饥饿占据了孩子的大脑时,孩子们便又明知故犯。

  为了杜绝孩子们偷瓜的欲望,我和堂兄也是煞费苦心,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觉得孩子们越偷的厉害,我们越加强防范,不然,田里的西瓜和甘蔗会损失更大,甚至危胁到亩产的数量,对收入造成更大的危害。在商量中,我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扎成几个稻草人,在天色完全黑暗后,便把几个稻草人,插在田里的四个角上,并把废弃的塑料膜,剪成条状,绑在稻草人的手腕上,当一阵微风吹来的时候,塑料膜便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月色中,几个稻草人也成了几个人影在晃动,让孩子们误以为我们蹲守在田里,以防他们偷偷溜进田里偷瓜。这一招,前几天倒也管用,每当月色朦胧的时候,远远看到田里几个人影在晃动,还带着声音,偷瓜孩子真得误认为是我们蹲守在田里,吓得他们不敢靠近瓜田,但半月后,这招却不灵了,原来我的稻草人在原地不动,孩子们看出了只是几个固定的假人而已,此招被识破后,偷瓜孩子们又故技重演,开始了偷窃西瓜甘蔗的行动,而且,每次都让他们得逞。

  于是,我们又想出一招,每天夜里,睡觉后,我和堂兄把收音机放在瓜田中央,并把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大,这样,让偷瓜的人误以为我们还在听收音机,还没有睡觉,让他们不敢轻易妄动,冒险进田里来偷瓜。你别说,这一招也真灵验了,好几天过去,瓜田里都没有偷瓜的退迹,但一个星期后,这一招也被孩子们识破了,因为收音机里在后半夜,大多是新闻节目,我和堂兄都是孩子,不可能对新闻节目感兴趣呀。偷瓜孩子们看出来我们在演戏,便又偷偷溜进瓜田,偷起了我们看护了很久的大西瓜,每次被大伯发现,田里被偷的痕迹,大伯就骂我俩是个饭桶,连个西瓜甘蔗都看不住,我俩却一脸无奈,羞愧地低下了头。

  尽管我和堂兄对孩子们防不胜防,但有时候,我和堂兄有些丧失了斗智斗勇的对策了,竟有些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想到那些偷瓜的孩子,在那个艰苦贫困的岁月,除了一日三餐,几乎没有零食可言,当他们饥肠辘辘的时候,能不蠢蠢欲动吗?因为,我和堂兄也是个孩子,知道饥饿的状态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也像偷瓜的孩子一样,也有过类似的劣迹。

   如今,我们也是中年之人了,回头想起儿时的往事,想起和堂兄一起看护西瓜甘蔗的岁月,想起村里的那群偷瓜的孩子,我们就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叩问自己,当时,为何不把偷瓜的孩子们友好地请进瓜田,让他们大大方方品尝一下大西瓜,让他们一饱口福,这样,或许更能让他们改邪归正,让他们心存愧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