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忙碌与远离,让我对老家充满了牵挂。因为几天前突然下雪,我对樱桃能否开花充满了疑问,也很好奇蜡梅为什么还没有开花,还有菜园里的白菜苔应该出来了吧?带着这份好奇,我踏上了回家的路。当我打开挂锁,推开那扇尘封的铁门,眼前一亮,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是小院独有的春天,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
院子里,两株蜡梅开得正浓。满树密密匝匝的花朵映红了老家的那面墙,也映红了我的双眼。一周前还是一树的略显干瘪的花苞,我曾怀疑树被冻死,或是干死,于是,我还用指甲掐开了树皮来验证树是否活着。还好,树皮里呈青色,证明树没有死,我这才放下心来。说实话,我认为这几年它没有好好地开过花,有点懒生,有点磨洋工,每年开花总是稀稀拉拉的,想拍个照片就还要选好多角度。可没想到,今年却开得如此旺盛,如此热烈,如此妖艳,让我震惊不已,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暖暖的春风里,蜡梅用它那满树的繁花,诉说着冬天里,甚至几天前,不畏严寒的坚韧意志。走近细看,每一朵梅花都精致得令人赞叹。花瓣层层叠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香气虽不浓烈,却足以借着春风直抵我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份清雅的意境之中。在我和蜡梅的独处中,风过处,梅花轻轻摇曳,偶尔,一两片花瓣缓缓飘落。这宁静的氛围中,蜡梅的每一朵花都为这小院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诗意。
移栽两年的樱桃树正以它最灿烂的姿态迎接着我的归来。移栽的第一年,这株樱桃树只开了十几朵花结了十几个果,可是我从这些花这些果看到了希望。未来,它一定会开满树的花,挂满树的果,成为小院里独树一帜的风景。为此,今年春节假期我还锯掉了它附近的几株竹子,为它的成长让出了天,让出了地,让它能更好地吸收阳光雨露。今天看来,这份心思没有白费,这些功课没有白做。一簇簇的樱桃花证明了这一切,粉嫩的花瓣层层叠叠,为这个小院增添了淡淡的欢喜。红色的腊梅和粉白的樱桃花竞相开放又互相映衬,还真让小院应了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那句“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不仅是大自然对辛勤耕耘者的馈赠,也是季节更迭中一抹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让人心生欢喜,沉醉不已。
转身步入菜园,这里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紫菜苔,那原本该被及时采摘入菜的紫色精灵,因为我的缺席,竟然长得高高的,悄悄地绽放出了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明亮而张扬,如果不是其紫色的外衣,真有点像我回家时遇见的一块油菜地,这些不经意间的美丽,让我忘却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和劳累,沉醉其中。
再看那白菜,一颗颗长得肥硕健壮,叶片中间也长出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菜薹,这些菜薹大部分已长出了花苞,有急性子的已经开出了黄色的花,也有些像油菜花。菠菜更是郁郁葱葱,叶片肥厚,绿得发亮,仿佛能滴出水来,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土地的滋养与生命的活力。蒜苗长得齐齐壮壮,再过几天,温度再高一点,蒜苗应该出蒜薹了。韭菜也从地里面拱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窄窄的叶片正努力向外伸展,正蓄势待发,即将迎来生长高峰,那真是一天一个样。
站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菜园中,我不禁感慨万千。感慨一年四季时光如水,感慨自然万物生命轮回,感慨春光无限美好。小院的春天,不仅仅是自然的苏醒与活力的释放,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在这里,时间放慢了脚步,让人丢掉了尘世的喧嚣,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而每一次的归来,都能发现新的变化,每一次的离开,又都带着满满的不舍与期待。
围着菜园转了一圈,又仰起脖子看了一下香椿树,希望它有嫩嫩的椿芽冒出来,那可是人间美味。又看了一下桃树,芽孢正在冒出,再过几天也应该开花了,每年它可是结了不少的桃子,个头还挺大。菜园边上的那棵银杏树,春节期间我给它修了枝整了形,一不小心还弄断了一根不该断的枝条,让我心疼了好半天。现在,枝条上的叶芽隐隐约约地,好像一攒劲就能长出叶片。而一旁的两株葡萄还没有动静,呼受着春分节无动于衷。由它去吧,相信它一定会发芽开花结出葡萄,因为去年它们都已经开花长出了几串,只是因为父亲种的玉米长得比它们高大,我一时竟然忘了关心它们的生长情况。
我俯下身,用刀割掉了不少的菜薹,又取了不少的菠菜,铲了十几棵蒜苗,准备带给父亲。韭菜还太嫩,那就下次吧。今天,这些将成为父亲餐桌上的美食。凉拌菠菜、老菜薹杆子去皮后炒腊肉,嫩菜薹清炒,这都是我拿手的菜,可以在父亲面前露一手了,虽然朴素平淡,但属于地道的农家菜,更是传递亲情的人间烟火。
小院的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一幅活色生香的画,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小院的故事,传递着家的温暖与力量。在这里,我学会了欣赏每一个细微的美好,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因为,这就是老家,一个无论何时归来,都能找到心灵归宿的地方。
202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