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生的头像

常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26
分享

小提琴手

文/常生

春寒还未退尽,草色若隐若现。阳光竭尽全力拨开所有的阻挡,洒进烟袋斜街。古老的铺子复被唤醒,古玩字画、胭脂水粉、丝绸锦缎、手工银饰一个挨着一个,一个靠着一个,争抢着繁华。

女孩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不晓得是不是和春天结伴而来。她背着宽大的黑色画袋,穿过窄窄的街巷,嗅着小石碑胡同烤串儿和炸臭豆腐味儿,走到银锭桥。她脑后垂一条长长的马尾,身着一套宽松的牛仔服,却都被画袋遮挡。从背影望去,只见一双白色的旅游鞋在独自行走。

烈火凤凰、悦界、听月仍然沉浸在昨夜的欢娱之中,此时是静谧的。她沿着后海南沿朝什刹海的方向走。不远,很快就到了。对,就是这儿了。对岸的望海楼英俊而平静地矗立在海天之间。她轻轻地放下画袋,凭栏而望。

女孩的画袋是个百宝箱。她依次从横竖大小的七八个口袋中取出折叠椅、画架、画板、纸、笔盒、几张精美的肖像画和备好的午餐。她打开两把折叠椅,自己坐一把,另一把放在对面,然后把画架支好,调稳,再把画板放置妥当,夹紧画纸,最后取出一个白纸板放在地上,用马克笔写下两行字:头像速写20元,素描40元。当一切准备就绪,正午的阳光无拘无束地洒遍什刹海,这里逐渐热闹起来。

南沿路上,游人如织,行人不断。黄包车载着逛景儿的人在古老的胡同里不停穿梭,身着咖啡色对襟儿上衣、黑色灯笼裤、脚蹬“千层底儿”的“后海八爷”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女孩附近的台阶旁,三两个老妪守住地摊儿,五花八门地摆满老物件:纪念品、纸扇、毛主席像章。汉白玉栏杆处,头戴太阳帽的钓鱼人端一把长竿儿悠闲自得。这时,微风吹起,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凭栏回首,顾盼生姿,吸引着一支长镜头在不远处向这里聚焦。

女孩向她笑了笑。随后,把目光聚焦到对岸的望海楼,凝神注视片刻,开始用不同的笔触细细地勾勒轮廓和线条,营造不同的横切关系,楼、阁、亭、榭的体积和质感跃然纸上。继而轻盈地连接‌画廊,点缀木格窗棂,巧妙地把悠悠古意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画中的望海楼正逐渐清晰起来,连同湖面的游船正从黎明走向日出。

行人路过这里,被吸引着驻足观看。斜靠在汉白玉栏杆处的美人不知何时绕到她身后,转而又轻轻提起淡绿色的长裙,坐到她面前的折叠椅上说:“给我画张头像吧!”

女孩继续着望海楼的绘画,边画边问:“素描还是速写?”

美人回答;“速写吧,是不是很快?”

“十五分钟。”女孩停下手中的炭笔,抽出一张新的画纸,覆夹在望海楼的上面。

她认真观察美女的头部骨骼、肌肉和五官的细节,这有助于描绘整个轮廓和脸部的线条。美女羞笑着说:“刚才,刚才我还以为,以为你在画我。”女孩打断她说;“好的,别动,别动,就保持这个笑容。”随即,她目不转睛,迅速下笔,兔起鹘落之后,未曾渲染,画板上就呈现出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貌,当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采。

行人越聚越多,越围越密,轻轻赞叹的、暗中佩服的、问东问西的,聚一拨、换一拨。有的问:“画得真好,勤工俭学吗?美院的?”有的说:“这才是高手,前几天有个岁数大的,自称‘灵魂画手’,画一幅要50,结果画得根本不像本人。”“是的,前面也有几个,都没她画得好......。”

众口称赞的影响力很大,穿校服的学生、带孩子的妇女、热恋中的情侣络绎不绝排队等候,希望女孩能把自己画得既真实、又美丽。人来人往,人聚人散。女孩画得很快,一张一张令人满意的肖像画仿佛成了什刹海的另一道风景。排队等候的越来越少,却有一个男孩自始至终站在女孩身后,目光自始至终注视着女孩绘画时灵巧的双手,从未离开。这是一个多么奇怪的男孩呀!

日头缓慢地向什刹海西边的天空移动,围观的渐渐散去。后海八爷、地摊老妪、美人和垂钓者,他们可以被一只画笔带进同一个世界,演绎什刹海故事,但日落之后,他们何尝不是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经历不同的烟火人生呢?女孩站起来,直了直身子,阳光恰好斜照到她的圆脸上,折射出收获的光芒。那个始终未离开的男孩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站到她面前。

“能,能给我也画一张吗?我想要张素描。”男孩竟似少女一样怯怯的样子。他穿着一件半大的黑色风衣,袖子很长,几乎隐藏了整个手臂,又把斜阳挡在身后,留给女孩一个逆光之影。

“当然可以,但时间会稍长一些。”女孩回答得很干脆。她今天画了很多幅头像,但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儿童,像眼前的这个男孩十八九岁的样子,曾经是她无数次写生的模特标准。她似乎求之不得。

“你放心,我,我能坐得住,时间多长都行。”他既兴奋、又羞赧地回应着,立刻坐到折叠椅上。这时他看了一眼塑料袋里的面包、牛奶和卤蛋,有些歉意地说:“可是,你午餐还没吃,要不,你先吃点东西吧。”这时,从湖心传来悠扬的《渔舟唱晚》,湖面的游船相继返回码头。

女孩没有回应他,只是感到有些奇怪,他是怎么知道自己还没吃午餐的呢?她开始专注起来,让男孩把身子侧一下,斜阳的光射过来,与他的头部产生空间关系。

他是典型的模特脸,方形,轮廓突出。黑发整齐地、软软地贴伏在头顶,两侧留下靴形鬓角。他的五官算不得精致,但有深邃的眉眼、厚厚的嘴唇。唯一不足的是鼻梁较平、鼻尖略圆,恰恰是这一点,使他的辨识度极高。特别是,他的手机奇怪地用一条证件带穿着挂在了胸前。女孩有些忍俊不禁。

比例、透视、轮廓、线条、明暗、光影。女孩用笔的每一个姿势都有节奏、每一个步骤都有生活。生活是日出,是风雨 ,是行走,是《渔舟唱晚》,古筝的音韵飘荡在整个什刹海上空。男孩盯着她的圆脸说:“我一直在看你画,你画得真好。我一直在找一个画得好的。”女孩“哦”了一声。男孩想说一些话,但又不知说什么。他听着《渔舟唱晚》突然问;“你喜欢听什么曲子?”

“古筝吗?钢琴吗?”

“小提琴。”

“那当然是《梁祝》了。”

“太巧了,我会拉《梁祝》,还有《查尔达什舞曲》,当然,还有《流浪者之歌》。”

“嗯,好巧啊!以后,以后你拉《梁祝》给我当模特,我听着《梁祝》给你画。过来看看,画完了。”女孩再次站起来,略显疲惫地直起身子。

男孩沉默了,沉默了许久。直到后海酒吧的流行音乐响起。他终于犹豫着,踟蹰着站起来,走过去,转过身看着画中的自己,鼓起勇气说:“明天,明天,你能给我画一张拉小提琴的画吗?我可以背着小提琴来。”女孩没有回应,偏着头略带疑虑地看着他。“对了,我是说,我是说这样就能把我的手画出来了。”男孩说着,抬起双臂,摆出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姿势。这时,女孩惊愕地看到,从男孩长长的衣袖中伸出的两只手竟然是两只断腕,那是两只完全失去了手掌的断腕,残缺处,如同两个光滑的藕头一前一后停在胸前。

他见女孩没有回应,接着谨慎小心地说:“明天,明天是我的十九岁生日,我想让你帮帮我,把我的双手画上去,让我看到,我还能拉琴。这是,这是我的心愿......。”男孩接着说:“这张画先放在你这儿,好吗?我用微信先把这幅画的钱付给你。”说着,他用两只断腕夹起胸前的手机,并很熟练地用断腕的最前端地打开微信。

女孩从惊愕中回过神来,立即回答说;“这张画,不要钱了。明天我还在这儿等你,明天的画也不要钱,我说过的,要你当我的模特。”

夜幕降临之时,女孩回到寝室,想象着拉小提琴的手应该是怎样一双灵巧的手,手掌有多宽,每根手指是怎样的柔软、怎样的修长。她伸出自己的双手左看右看。对了,忘记加他的微信了,应该问一问小提琴手的故事,她太想知道了。她尝试着画了许许多多的手,一遍又一遍地画,究竟什么样的一双手才能拉出凄婉动人的《梁祝》呢?

这一晚,女孩失眠了。(完成于2025年1月25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