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森的头像

森森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1/10
分享

石屏山上(组诗)

 

堂安梯田

 

把房子盖在山上
把水稻种在山上
打开门窗
就可以看见满山殷实的粮仓
在千重稻浪中
尽享四季晨昏的美色
仿佛在天堂
安了家

 

过岜沙苗寨

 

那片山林仍在
寨子像伏击者一样匍匐在山坡上
看日月星辰
度静好光阴
还在用镰刀剃发
用秋千传递伟大的爱情
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枪口
那黑洞洞的枪口
早已不再朝向飞禽走兽
或者入侵的外敌
苗家人把传统习俗与种粮晒谷的生活
研磨得细细腻腻
像火药一样填满枪管
朝蓝天鸣放

(注: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

 

 

北盘江大桥


秋天里我一路颠簸

来到黔西南的都格镇,这里山势连绵起伏

我不远千里翻山越岭,只为了

看一看北盘江大桥

我很想开车从这世界最高桥上过去

从贵州到云南,只相差一座桥

或者一个山谷,但都格镇给了我一个侧面

这时候我想起一个比喻

大桥像彩虹挂在天边,而更让我震憾的是

在天桥的旁边,我看到了房屋

那里烧出来的烟便是云朵,那里迈出

的步伐便是一座跨省大桥

 

 

石屏山上

在镇远古镇的石屏山上
有一座四官殿,供奉着战国四大战神
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
正殿始建于明代
重檐歇山式穿斗木结构建筑
那天我爬到了殿外,才知道里面坐着
这四位爷,他们不分国籍、不论高低输赢
相安无事,如今也有了几百年
我想是不是再建一殿,供奉建四官殿的明人
我不知他姓啥名啥,但我知道
他的胸怀一定坦荡宽广
他眼中的河山肯定是一片连着一片

 

舞阳河

深秋的夜晚
唯有舞阳河上的游船
行驶在画卷之上,像单纯的概念
河水昏暗,灯光的轮廓养活了船的躯体
也养活了水中的倒影
我在临水的檐廊下,波光粼粼,灯影摇曳
喝小酒唱小曲儿,我是在江南呀
而当我走上祝圣桥,两岸灯火尽收眼底
秋风萧瑟,千年之镇远城呀
便有了说不出的豪迈

 

 

在小七孔,每一片叶子都装满了水

 

有流动的水,平静的水

有山下跳下来的水,地下冒出来的水

有清澈见底的水,碧绿如翠的水

在小七孔,每一片叶子都装满了水。卧龙潭

鸳鸯湖,水上森林,拉雅瀑布,翠谷瀑布…

空气中荡漾着水的气息

树木、古桥、石头,小道,阐释着水的样子

如织的游人,也走出了水的柔顺

笑出了水的声音

 

 

黄果树瀑布:2022年初冬

 

在黄果树大瀑布面前

一共只有6个人,一个拍照的,一个卖货的

还有4个游客:椰子酥、椰蓝、阿民和我

我们随便找位置,随便摆姿势

我们奔跑,与风撞满怀

我们欢呼,与水声争豪迈

这是202211月,秋冬水瘦,瀑布少了磅礴

不是她最美的时候,我们少了人潮

汹涌,多少有些落寞

 

 

在青岩古镇

落日的余晖到底有多重
在青岩古镇

落在青石板路上的余晖是轻的
一次次地被游人踩碎,又一次次地跳开

灯笼上的余晖也是轻的
不然秋风晃来荡去,也不见有灯笼掉下来

木楼上的余晖就有些重了
它们安静地守在墙壁屋瓦上,低回留连

再重的靠在牌坊上,那个端庄伟岸的巨人
一生都在高举升平人瑞的大旗

更重的落进了城楼城墙里
残阳如血,这古镇的金盔铁甲,坚磐如昔

最重的落在我的身上,我举步维艰
四处环顾,却始终看不穿几百年历史的帷幕

 

西江千户苗寨

 

夜幕比我先到达西江
漫山遍野的灯光
早已为我准备好一场辉煌的盛宴
我木呆着
不知道从哪开始
才能摸到时间的轨道

雨是匆匆赶来的
一脸倦容
被我搀扶着从山腰走到山脚
吊脚楼躲在历史的暗角
看热闹的人群
挤走了荷塘一夏的蛙鸣

我在想
第一盏灯是在哪个屋子里最先点亮
然后再传播火种
如果一年点亮一户
那么千户千年的光阴
又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风吹雨打

这个屹立在天地间的露天博物馆
把苗族文化摆放在山野间
用现代的方式演绎着
我真想像山间来回逡巡的风
从这一扇门穿过另一扇门
从这个朝代走到另一个朝代

 

在妥乐村观银杏

 

一个村子里,一千多株银杏树黄了

这种诱惑足以让我奔赴千里

在云贵交界的妥乐村,即使已是深秋

银杏树也不慌不忙,慢慢地变黄

再随风飞舞,碎金满地

它们有这样的底气

它们占据着村落的山野与田园

就像在这屯兵,一安营扎寨就过了几百年

我发现,银杏的落叶保持着

树上时的色彩与光泽,不予人悲观

它们飘落屋檐、庭院、小径、田埂与溪流

又被承载之物丰富了画面

我漫步于银杏林,又或者是走村串户

人树相依,挺拔端直的树干举着

黄色的大旗,威风凛凛

那些虬枝盘曲,勾住了风,挂上了夕阳

听到有卖白果的村民大声吆喝

才微微地放了一放

 

 

梵净山登高

 

深山藏古寺,中国的名山

往往与寺庙有理不清的关系,“梵净”两字

也会让人浮想联翩,而我却是为了

“天空之城”而去,一座独峰把房屋托入天空

足以令人痴迷。秋高气爽

山上的叶子渐渐变黄,我离开了缆车

离开了木栈道,离开了蘑菇石

和老金顶,承恩寺为最后的冲刺腾出了空间

事实上,梵净山最美的红云金顶

最佳的观赏位置是远观

而这个巨大的“拇指”狭窄险峻的石阶上

却填满了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经历了艰难的等待、挪动、攀爬

登顶后看到的却是普通的风景,弹丸之地

还有很多人兴致勃勃地涌上来

我很快就下山了,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抵达的思维会比纯粹的欣赏

更有吸引力,即使过程艰难,结果索然

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