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墨的头像

池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7
分享

苴是麻子的籽实。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诗经》里的这首《豳风·七月》,记录了很多庄稼、蔬菜和经济植物,可以说是诗经里记录庄稼、蔬菜和经济植物最多的一首诗。这首《豳风·七月》,堪称“诗经里的植物大全”。

苴并不是植物物种,而是植物麻子的种仔。

麻子是一种农作物,形似芝麻,枝高一米以上。麻子的籽粒同绿豆大小,外壳薄脆,内肉质香,可用于榨油色泽暗黄,味道悠香。对于麻子,宋代科学家沉括在《梦溪笔谈·药议》里是这样说的:“麻子,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柘萝岛 。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馀皆下材。”按照沈括的说法,麻子大的如莲子,小的也如大豆,以柘萝岛出产为最佳,上郡、北地出产为其次,其余皆下品。看来,麻子这种植物,对于地理和气候要求比较高呢。就像橘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植物,生在淮南,长出来的是又甜又大的橘子,但是一旦移植到淮北,则变成又小又苦的枳子,这绝对是水土不服造成的结果。而麻子对水土要求也比较严格,在柘萝岛出产的麻子就大如莲子,到了上郡、北地等地,就变成了大豆一样,再到其它地方,则“皆下材”。沈括没有说出“皆下材”的麻子是什么样,但显然不及柘萝岛上郡、北地等地方生产的麻子。

苴是麻子的籽实,但是,今天麻子已经很少了,很多人不知道麻子为何物。但是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物竞天择,很多植物在生长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一些古人熟悉的植物,今人不一定熟悉。古人当做食物的植物,今人不一定食用。古人的美食,今人说不定嗤之以鼻。麻子同样如此,在古代,麻子的籽实苴,可是古人的粮食之一,古人用苴来充饥。但是今天的人,早已放弃了食用苴。因为有产量更高,口味更好的植物,取代了麻子。比如大米做出饭来香喷喷的,小麦可以做成馒头、面条、大饼等美食,相比之下,麻子就相形见绌了。所以,出现在《诗经》里的苴,也就是麻子,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不过,这没关系,在古代,苴可是古人的重要食物呢!

古人以麻子的种仔为食物,所以《诗经》里才有“九月叔苴”的说法。虽然今天的我们不看好它,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它可是古人的命根子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