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森平的头像

周森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3
分享

腊月的村口

风裹挟着霜雪的凛冽,悄无声息地漫过山川田野,腊月,如一位不期而至的老友,轻轻叩响乡村的柴扉。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个村落都被年的气息悄然笼罩,而村口,无疑是这场盛大节日序曲中最温情的音符。

村口,乡村与外界相连的纽带,游子归来的第一站,守望者目光的归宿。一到腊月,外出务工的人们如归巢的候鸟,从四面八方裹挟着风尘与思念,潮水般涌来。平日里宁静悠远的乡间小路,此刻热闹非凡。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满载归乡人,引擎的轰鸣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喜悦的交响乐。

坐在门口叼着烟斗的老人,是村口最忠实的守望者。他的目光,如同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扎根在这片土地,见证岁月的变迁。此时,他的眼神有些呆滞,长久地凝望着村口的方向。那目光里,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有对远方游子的牵挂,更有对团圆时刻的深深期盼。

老人的思绪,随着阵阵汽笛声飘回到过去。艰苦岁月里,村子里的壮劳力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踏上外出务工的征程。每一次送别,都充满不舍与担忧。他总是默默地站在村口,目送年轻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那时的村口,是离别的伤心地,承载无数的泪水与牵挂。

如今,腊月的村口,成了迎接团圆的港湾。老人知道,每一声汽笛的响起,都可能意味着一个游子的归来。他的心中,既充满喜悦,又夹杂着一丝紧张。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孩子们都回来了,家里要准备些什么好吃的。他想起孙子最爱吃的红烧肉,孙女心心念念的糖葫芦,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突然,一阵争吵声打破了村口的热闹。原来是多年未见的发小,因为当年一些小事产生了误会,一直心存芥蒂。此时两人刚一碰面,那些积攒许久的情绪瞬间爆发。一个涨红了脸,大声指责对方当年的不是;另一个也不甘示弱,双手挥舞着,声音越来越高。周围的人纷纷围拢过来,脸上带着惊讶与担忧。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老人缓缓起身,叼着烟斗走了过去。他站在两人中间,目光温和又坚定,不紧不慢地说:“孩子们,都回来过年了,天大的事儿,在这团圆的日子里,都不算事儿。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咱村子里的情分,可比啥都重要。”老人的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两人心中的坚冰。他们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情,随后紧紧拥抱在一起,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随着归乡的人潮越来越多,村口也变得越发热闹。年轻的姑娘们穿着时尚的新衣,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在空气中回荡。小伙子们背着行囊,步伐矫健,眼神中透露出在外闯荡后的成熟与自信。他们互相打着招呼,分享着在外的见闻与收获,喜悦的氛围在村口弥漫开来。

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一手牵着年幼的孩子,一手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孩子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兴奋,他挣脱母亲的手,向着村口的方向跑去,嘴里还喊着:“爷爷,爷爷,我回来了!”老人听到孩子的声音,原本呆滞的目光瞬间亮了起来,他站起身来,快步迎了上去。

“我的乖孙儿,可算回来了!”老人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他用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年轻的母亲走上前来,看着眼前的一幕,眼眶不禁湿润了。“爸,我们回来了,过年了。”她轻声说道。老人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女儿,眼中有泪光闪烁。“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啥都强。”他说道。

此时的村口,已经被喜庆的氛围所包围。有人在张贴春联,大红的纸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墨香与年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在一旁帮忙递着春联,欢声笑语不断。还有人在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在向旧年告别,迎接新年的到来。那声声炮竹,不仅炸响了乡村的宁静,也炸响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村口的另一边,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这些年的经历。他们中有的在大城市里打拼,见识了繁华与喧嚣;有的则在外地学到了一门手艺,准备回乡创业。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村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也该回来为家乡出份力了。”一个年轻人说道。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腊月的村口,不仅是游子归来的地方,也是邻里乡亲相聚的场所。平日里,大家各自忙碌,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而到了腊月,尤其是在村口,人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日子。大家互相问候,分享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这一刻变得更近了。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年轻人的交谈,心中感慨万千。他看着眼前这个热闹的场景,回想起过去村子里的冷清,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时代在变,村子也在变,但是那份浓浓的乡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口,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归乡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中,村口也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是,那空气中弥漫的年味,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却仿佛在诉说着这个腊月里最温暖的故事。

老人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叼着烟斗,向着家的方向走去。他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充满了力量。在他的心中,此刻是无比的满足。因为,他知道,这个腊月,他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一家人又可以团团圆圆地过年了。

腊月的村口,见证了离别与重逢,承载了思念与牵挂,也孕育着希望与梦想。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守望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与发展。而那些在腊月里归来的游子,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个古老的村口,继续书写下去,成为乡村记忆中最温暖、最动人的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