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像一幅绚丽的画,描摹童真的梦;像一片舞蹈的海浪,吹佛绚丽的贝壳。童年,是生命最珍贵的绿宝石,是岁月里最动听的歌。童年的欢笑一阵阵,童年的故事一摞摞。
捉知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知了的学名叫蝉,它的前身叫知了猴、节溜猴,因其弯腰弓背形似乌龟,我们也叫它节溜龟。
雨后的傍晚,空气清新,小伙伴们拿上手电筒、小铲子和小竹篓心急火燎地出发了。河堤岸、杨树林、苹果园,到处是双目“炯炯有神”的人。此时天将黑未黑,正是节溜猴破洞而出的时刻。细察地面,有一小小的似有若无的小洞,用手指一戳,小洞变大,伸手一探,软乎乎的一团,那保准是了!赶紧两手一捏,提溜出来,一只浑圆滚胖、土黄身子、带着清新泥土的知了猴便被收入囊中。也有的知了猴趁势缩回洞穴,吓得小伙伴小心脏猛地一缩,心怦怦跳着赶紧用小铲子从洞穴一侧连连挥铲直挖至洞底,知了猴躲无处躲,终逃不过被捉的命运。
待到天完全黑下来,知了猴基本都爬出洞穴。这时,人们只需用手电筒照着,顺着地面往树上找。果然,有的正在地上急慌慌地赶路,有的刚刚爬到树上。灯光突然一照,知了猴蓦然一愣,仿佛连夜奔袭的鬼子突然被探照灯照亮,就这么一愣怔的功夫,知了猴又被收入囊中。运气好的话,一个人一晚上能照百儿八十个知了猴。
九点多了,抬头四顾,发现灯影瞳瞳,人比知了猴都多,干脆打道回府。次日,餐桌上便有金黄的油炸知了猴等你幸福地美餐一顿。
也有胜利大逃亡的知了猴连夜爬到高树上,蜕皮、展翅,蝶变为蝉,见了小孩子便得意地欢唱“知了,知了,知了……”引得小孩子挖空心思的想去粘知了。翌日中午,村东的杨树林里,便多了些仰头举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孩童。
关于吃知了还有个故事。初中的物理老师吴老师是个馋而有趣的人,夏天我们常常不睡午觉偷偷跑出去粘知了,回来被他逮住便将知了没收,然后他回宿舍烧着吃。同学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再逢考试我们便有了对策:考试时,同学们提前准备好知了,前边的同学先摁知了,知了便发出吱吱的叫声,吴老师便围着前边的几张桌子东瞅西找,顾不上监考,后边的同学趁机赶紧抄;然后后边的同学再按知了,吴老师又忙着去后边查找知了,前边的同学再赶紧抄。于是乎,整个夏季学期,全班同学物理成绩空前“优秀”,学习成绩具有鲜明的“季节性”!
吴老师有对龙凤胎与我们同班,“龙儿”吴亮说,曾经有次家里仅逮到一只知了,烧熟后爷仨抓阄分着吃:吴老师运气最好,抓到最好吃的2号颈背部位,自顾自地大快朵颐,全然不顾这对“龙凤”的感受。
以前捉知了多数就自家改善生活,也有个别小朋友拿到镇上卖钱换文具用品。我家的小侄儿就颇具“商业头脑”,他每晚捉的知了,让小叔给捎到镇上卖钱,第二天再用钱收购别人捉的知了,外加上他自己捉的知了,再拿到镇上去卖,滚雪球般一个夏天居然卖了20多元钱,自己买了笔、本子等文具用品,还买了馋涎已久的方便面改善生活。现在,知了成了爆火的无污染高蛋白环保美食,市场上1元一只,饭店里更贵。于是就催生了人工种植知了猴:把带有蝉卵的树枝埋到果园地里,集中繁殖。这便又催生了高价收购带蝉仔树枝的产业,老百姓一窝风地折蝉仔树枝卖钱。
这无异于将蝉的前世今生、前尘往事一网打尽,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生态链,影响生态环保,未免太过残忍。
逮“趴叉鱼”
闷热的夏天,河里洗澡抓鱼可是一件幸福的事。
村东小河里有一些裸露出的大块平整的石板,婶子、大娘、嫂子们在上面拆洗被子,边洗衣服边聊天,一阵一阵的笑声响起,惊跑了树上的知了,也不知说的是啥。衣服洗好了,就地晾晒在河滩沙石上或岭坡石壁上,不消2个小时,衣服便干爽挺括,带着肥皂的清香。
小孩子们便躺在河水里,恣意地游来游去。时有鱼儿从身边或脚下游过,起身一把抓去,鱼儿倏地游跑,手里空空如也。几次三番,干脆抄起鱼网,从下往上抄,看看网里有些许鱼儿了,便到河滩上将网一抖,鱼儿撒在沙滩上,快速捡起装在小桶里,再抄。一会儿身上像晒扒了皮,赶紧再放下鱼网,再跑到水里洗会澡,凉快凉快。
有一种小鱼儿,头大身子小,总爱趴着不动,我叫它“趴叉鱼”。趴叉鱼文静、胆小,喜欢在浅水处游弋,我常用沙子围起一方小水塘,用手或小桶将里边的水舀净,用手一抓,趴叉鱼呆萌一楞,便被我逮到手心里了。慢慢桶里就多了一些鱼,但看看“趴叉鱼”在无遮无拦四壁光滑的水桶里,张慌无措的样子,我于心不忍,拎桶将“趴叉鱼”再放回河里。这样,它逍遥,我自在。
蟹韭菜
活蟹腌鲜韭,那可是一道神秘的风味小咸菜。
雨量充沛的季节,吃过晚饭,二哥便握着手电筒,提着塑料水桶,去河滩或山沟涧的石头底下搬蟹子。搬开一块石头,有深栗壳色的大河蟹或肉黄色的小蟹子,赫然入目。原本人家美梦正酣,突然“房顶”被揭,灯光刺目,大蟹小蟹懵圈,略一愣怔,继而仓皇出逃。但是哪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呢?二哥两手一捏,大蟹小蟹尽收桶中。一个晚上,能搬小半桶三四斤蟹子。
回到家,将活蟹放在水盆里吐净泥沙。第二天,我烧开热水,放入盐粒化开,待水凉透,二哥将洗净的活蟹放入盐水中,再放入洗净沥干水分的新鲜韭菜,过几日,腌制的新鲜蟹韭菜便新鲜出炉了。韭中有蟹味、蟹中有韭味,两者鲜味相互渗透,那无敌味道直浸舌底,用山东人的话说:挣——鲜!
盛一碗白米粥或清汤面,切一盘蟹韭菜,便是一餐人间美味。
这美味占居心扉,几次和二哥提起,想要再次重温那美味。无奈人依旧,只是那河滩、那山涧、那河蟹早已不再,养殖污染、生态破坏,让周遭环境物是人非,徒留遗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