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鱼乐的头像

陈鱼乐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503/20
分享

电视剧《六姊妹》观后感

蛇年一开始,2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在黄金时段强力播出38集年代电视剧《六姊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剧根据伊北创作的小说《六姊妹》而改编,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何家父亲何常胜为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举家从扬州江都迁至安徽淮南定居,此后20年,他生育了6个女儿,但刘常胜因车祸去世,随后何家六姊妹在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婚恋、工作和生活故事,展现了家庭力量和亲情温暖。楼健导演全力倾其心血,梅婷、陆毅领衔主演,邬君梅、奚美娟、刘钧、吴倩、高露、董洁等一大批实力派演员参与,确实给全国的电视观众展现了一部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观后冷静思考,笔者以为该剧在展现现实主义的家庭情感大剧的同时,更多的是完美诠释出了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的思想精髓。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源自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忠恕之道”。电视剧《六姊妹》就是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而展开的。

首先展开的是何常胜对母亲的忠孝。父亲去世,母亲跟随其生活二十多年,儿子、儿媳忠于何母,儿子去世了,儿媳妇一样忠于,成为何家的主心骨。其次是孙女对何奶的忠,六个孙女在奶奶面前无人敢说一个“不”字,尤其是当儿子去世后,可以安排一个子女接班,当老四何家欢与老五刘小玲宁互相不让时,奶奶一句话,“我才不要你们接我儿子的班,我要我儿子回来”,结果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当何老太临去世之前,对长孙女何家丽作了一番长长的告别,在淮河边,在病床上都是谆谆告诫要维护家庭,孝敬长辈,爱护妹妹,对于儿媳刘美心则是最担心的是她离世后对六个子女“一碗水端不平”,而这些就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何老太、母亲刘美心、长孙何家丽三人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也是儒家思想的典型化身。

我们从电视剧还可看出宽恕是这个家庭最突出的特征,“恕”体现为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何家与汤家之间的矛盾是整个剧情矛盾冲突的主线,婚姻冲突、家庭冲突、个人冲突等等,都由宽恕和体谅来化解,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电视剧中,何常胜的宽厚,赢得了汤老大的点赞,尤其是上级调查汤老大,何常胜没有向上级汇报他的不是,反而为其说好话,两家的矛盾得以化解。在婚姻关系中,老大何家丽与汤卫民爱得死去活来,但由于两家之间的矛盾,只好分手,可两人在后来的日子里,并没有深化矛盾,而是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在老五刘小玲的三次婚姻中,六姊妹都是团结一心,宽恕对待。在姊妹之间的矛盾中,老六何家喜因是母亲亲自带大的,为此得到了母亲的偏爱,其他姊妹虽有不满,但大家仍然能宽恕对待,尤其是在她患上白血病后五个姊妹都伸手相救,大姐更是抛弃前嫌,不仅展现大姐维护家庭的情怀,更是儒家思想的完美体现。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忠、恕是其核心,从个体来讲,还有仁、义、礼、智、信、孝、悌等,事实上在电视剧中皆有表现,正式有这些表现,才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电视剧在各个历史时期没有轰轰烈烈的时代标记,平平淡淡,但人们依然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剧情虽平淡,但家庭有力量,演员们可圈可点的演技,从而使该剧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正式有儒家思想这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才使我们有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鱼乐  蔡玉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