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豌豆花开
沐风
蓦然间,于暮春的乡下,我瞧见了一道清丽的景致——豌豆花开了。乡下人家惯于在田边地角,播撒下粒粒种子。豌豆花绽放,浅浅的白,淡淡的紫,紫中透出红,如一群天真的孩子,微笑着迎接阳光,路过的行人随之眼前一亮,心头一颤。
若让我言说,何种植物最能勾起童年那最为纯真柔软的一幕,那定然是娇柔婉约的豌豆花。
豌豆花宛如欲展翅跃起的蝴蝶,翘首以盼着翩翩起舞。传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豌豆引种于中国,内地栽种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其花语之一是温柔而甜蜜,象征着最难忘的回忆,恰似悠扬的古老歌谣,轻轻萦绕在心头。
我们曾经的童年世界略显单调,缺乏如今丰富多样的游戏玩具与游玩去处。上学放学的路途,便是我们最为快乐的时光。河边的芦苇,池塘的荷花,水中的鱼虾,路旁不起眼的花儿,都是孩子们的乐园。而每至春夏之交,娇嫩的豌豆花必被众多孩子视为来自童话世界的礼物。
目睹那一朵朵小巧的紫色或粉色的豌豆花,顽童们躁动的心得以暂时安宁,爱美的女孩会着迷地蹲着端详。曾经,有孩童伸手去摘下那些小“蝴蝶”,装点在衣裳书包上,或是点缀于女孩子的发间。只因一位爱讲故事的老师描述道:在英国,豌豆花是常见的装饰花卉,常用于点缀服饰和布置餐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抹温馨。同学们曾目睹这位老师用豌豆花与另两种不知名的花组成小花束,豌豆花细长的花茎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组合起来极为迷人,引得学生们竞相采摘豌豆花来编织花束。
豌豆花的绽放,恰似一抹温婉的春光,洒入人们的心窝,让人感悟到无尽的爱意与美好。微风轻拂,它们轻歌曼舞,以最美的姿态,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直至一日,一个童话故事改变了孩子们的认识:
一朵淡紫色的豌豆花儿绽放了,春风传语粉蝶,粉蝶飞来询问豌豆花的愿望,豌豆花渴望成为一个母亲。豆茎和豆叶劝说道:你将会变得极为难看,你会一点点干枯,最终化作一点黑色的粉末落入泥土之中。豌豆花坚定要实现愿望,粉蝶施了魔法,豌豆花有了四个圆圆胖胖的孩子。伴着歌声,豌豆花日渐瘦弱枯干成黑点。她带着那句“我恐怕不能再照顾我的小宝贝了”,把豆荚托付给豆茎豆叶,微笑着落入泥土之中。
从此,顽童不再伸手折取,女孩不再摘下花朵。在幼小的心灵中,豌豆花成为了妈妈的象征。
“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长大后,终是从元诗中深切体悟到了豌豆花所代表的母爱。不由得愈发怀念童年时代母亲对我们真切的关爱。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尚存苦涩,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得好些,总是竭尽所能。她会在乡间寻觅各种素材,土网捞鱼虾,河里淘蚬子(那时家乡的母亲河“二卯酉河”里经常可以淘捞到)。然而,每每回忆起来,令我嘴角泛起甜蜜纹路的,必定还是豌豆。母亲能将乡间寻常的豌豆变出不同的美味。直至今日,每逢过年,家中必备的一道蔬菜便是青豌豆。
“其苗柔弱宛宛”,恰似柔弱的母爱,虽柔弱却成为孩子心中的幸福依托。“柔弱宛宛豌豆花,独立东风笑春华。”平凡人家的幸福日子,大抵如此,暖暖融融,如朵朵豌豆花。
于这百花争艳的春天,人们争相观赏娇媚富贵、婀娜多姿的名花,诚然亦是芳香四溢,绚丽多彩。我道不出豌豆花的特别之好,只是望见这“小蝴蝶”,“也学兰花真隐士,屈尊乡野自怡然。”便觉得它的色彩明艳而不妖冶,宛如仙子轻舞;便觉得它的香气清幽而淡雅,恰似幽谷兰香;便觉得它的姿态苍老而空灵,仿若岁月留痕。“纵然不在群芳谱,一点清香醉万家。”
又见豌豆花开,巧花豌豆,芳香有怜。
“开吧开吧,任你娇艳地开在春天里,无声的风无声的雨无声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