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程益军的头像

程益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1
分享

桃川十里话传说

    

          十里桃川话传说


      

       当画舫缓缓的驶离码头,雨便逐渐地淅沥起来了,飘飞的毛毛雨开始连成了一条条白色的线,从广幕的天际遍撒下来,朦朦胧胧地笼罩在这桃川两岸。

       千年生长而形成的古树群霎那间往后移动,渐渐地掩藏在稀无漂渺的烟雨中,卧龙寺的飞檐翘角依稀还能可见。桃江的水在蜿蜒盘旋的群山中,不急不缓地流淌,两岸草木葳蕤,参天大树连绵不断,高不可攀,与起伏绵绵的崇山峻岭绘描出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雨点落在江面上,溅起万朵水花,开了谢,谢了又开,轻纱一样的薄雾,慢慢的飘起,轻轻的散去,欢喜地又拢了过来。舫舟在云雾缭绕中行稳,若隐若现有二块巨大无比的石头,突兀地映入眼帘,形似盛满好酒的酒杯,又似储存美酒的酒盅,而富坑村庄的人们,形象地称呼它为"酒盅石",传说是某位神仙喝醉了留下来的。酒盅石上长满奇花异草,名贵药材,石仙桃葡伏在石壁上,芬芳地漫延,想到它一直想去的酒盅石的每个角落,金石斛举着盛开而艳丽的石斛花,热情地欢迎石仙桃的每一次想法,灵芝撑开紫色的伞,默默地注视着身边的伙伴们,彩虹闪现处,它们争奇斗艳,青翠欲滴,和睦共处,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顺流而下,突遇悬崖峭壁挡道,河水流向拐了个弯,呈直角旋转,站在上游望去,造就了只见来水,不见出水的一块风水宝地。许多年前,有位堪舆大师偶遇路过,曾赞叹不已:好一处杨梅好水口,金银用船运。此一赞叹,千百年来,陆陆续续引来慕名而来的各方善男信女,相继在杨梅好水口的周围,搭棚筑庵修身养性,逐渐又建起了寺庙,而五梅寺和尚的草席渡河,最富传奇色彩。话说有一年的春夏,桃江河遭遇洪水,居住在河岸边的百姓受到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眼看着就要面临灭顶之灾,危难时刻,五梅寺的和尚们挺身而出,犹如天兵天将,用草席当船,在洪水泛滥的桃江河上,来回的博风打浪,把百姓以及他们的财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百姓们得救了,和尚们也回归寺院里继续修行。也许是和尚普渡众生的恩德感动了上天,在五梅寺院的旁边,出现一块巨石,当地百姓称它为"和尚石"。和尚石肚子特别大,昭示大肚能容,每当人们泛舟桃江和经过和尚石时,都会行礼膜拜,以示敬畏,摸摸和尚石的肚子,广结善缘,以宽厚之心待人接物。非常遗憾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五梅寺院不慎失火,火势蔓延非常的快,救火不及,整座寺院顷刻间化为灰烬,只剩余下满目疮痍的遗址。桃江河是宽厚的,也是仁慈的,五梅寺院的远去,却让卧龙寺依然矗立在千年古树群的怀抱里。

       一叶莲开,自有芬芳,梵音缭绕声中,佛烟袅袅,寺院里的僧人们虔诚地诵经念佛,用这样方式祈祷人们的安康,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虔诚和敬畏,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66棵己有千年的古树,互相守护着彼此。据传说是仙人撒下的种子,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看尽人间烟火气。黄檀木挺拔的身姿,高耸入云,像一位坚强不屈的守护神。四季飘香的桂花树,默默地开枝散叶,朵朵黄色的、金色的小花,挂满枝头,一串又一串,香香的弥漫着整个古树群。 回头望去,修炼千年的苦槠栲,庞大而挺拔的身躯与卧龙山一样高大,挂满树枝的果实,富含丰富的淀粉,用它的果实做成的各种各样的食品,滋养着老百姓渡过灾荒的岁月,用它坚强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人们的憧憬。苦槠栲默默地注视着桃江水的流经,慈祥的望着两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勒耕耘的人们,它生长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阿公树"、"神树"、"社官树",长久以来,老百姓对它顶礼膜拜,烧香许愿。苦槠栲背靠卧龙山,面朝桃川河,张开巨大无比的手掌,犹如佛祖的神掌,托举着人们的希望,守护着桃川河千百年的平安与喜乐。

       蜿蜒清澈的河水,日夜兼程奔流不息,桃川河两岸,依然歌颂着它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