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菜记
陈泽安
平常,妻下武汉带些自家菜园里的多种时令蔬菜,在光谷教书的女儿就唠叨,“妈你大包小包的,带这么多的蔬菜干嘛?又不值钱,劳神又费力,冰箱里装都装不下,附近超市又不是没有?”
妻的一番好意就这样被女儿推到了冷水盆里,妻陪着笑脸说,这些菜,只是你伯伯自己在菜园里施农家肥,没有喷洒农药,生长起来的,并挑选几样你喜欢吃的捎来的,让你尝个鲜。
看着妻无奈的脸庞,女儿就不再言语了。
夏天里,红澄澄的西红柿,像火焰一样照亮了客厅,嫩绿绿的黄瓜青翠欲滴,茄子个个油光水滑青青的豆角,像流水瀑布似的,甚是清爽。客厅变成了农产品展览厅,女儿只是嘴里埋怨,可心里还是心疼妈妈的。
临近年关,妻和外甥女打电话视频,“外婆啥时候来看我?,我想你了”,电话那头的外甥女娇滴滴的说,“马上就来看你了,看你长高了没有?看你听话了没有?,你等着呀。”妻回答道,
“好好”,外甥女说。
“这次,还是带一些蔬菜和肉类的东西去”,我说:
“我怕女儿数落”,妻说。
“他说他的,我带我的”,我这样规劝她。
于是就到乡下集市买了些牛排,牛肉,猪排,猪肉,又在菜园里精选了包菜,菠菜,大蒜,上海青小白菜,白玉春萝卜等大包小包的足有几十斤重,用塑料袋装好,然后塞进旅行箱包里,妻子试了试,挺沉的,就怕下车时提不动,妻说。“那就背着”,我给妻打气。
我听见妻和女儿通电话说,这次来就多玩几天,多玩几天,妻想,多玩几天,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呀,所以这次妻是下决心铤而走险,任凭风浪起,负重前行了。
送妻到高铁站,望着妻像登山运动员一样的背影,我眼眶湿润了,。
两小时的车程,快下地铁了,我嘱咐妻,实在背不动,就把包放在地下拖,这样会省力一些。“好好”,妻满怀信心的应允道。
掐着时间,女儿和外甥女早就在客厅里等候妈妈和外婆的到来。妻按下门铃,“开门,快开门”,“来啦来啦”。
妻气喘吁吁,女儿接下行李包,这也太沉了吧,亏你还有力气,妻笑着说,没事没事,受得了。然后去从背包里一样一样把东西取出来,说带的东西不多,慌里慌张的,又怕你不喜欢,实在带不动,如果力气大,还可以多带点,
妻接着说,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好,牛排猪排,价格便宜,所以就多买了些,青菜是你伯伯在菜园里精耕细作种出来的,天气冷,可以多放几天,能吃好长时间。
女儿望着眼前这些战利品来到他身边,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那都是关于妈妈和伯伯付出和收获的故事。女儿也将带去的时令蔬菜,分享给她的同事们,个个赞不绝口,说这才是儿时的味道。
瞬间,女儿似乎明白了一个母亲的心思,凭一己之力,为女儿生活增添的是一缕缕绵延不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