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兆安的头像

陈兆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8
分享

稻草铺

又到了冰天雪地的三九天气了,虽然此时室外早已是零下好几度的严寒,冰冷难耐,但晚上当我躺进铺着早已打开水温式电热毯的被窝里时,顿时感到十分的暖和和舒适,躺在暖融融软绵绵的被窝里,在享受着严寒里的温暖时,我不禁想起过去年代寒冬里床上用铺稻草铺御寒取暖的艰难情景。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困难时期,那时,物质供应不足,生活条件简陋,人们的生活水平低。在那艰难岁月里,普通百姓家庭缺衣少穿是常有的事。就说这床上的铺盖吧,夏天一张席,冬天一床被,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多数普通的家庭里除去盖在身上的一床被子,下面铺的也仅有一床不太厚的棉花套,再下面就是冰冷的木板或漏风的棕崩床垫子了,而且那时人们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家家户户住的都是老式民房,木窗木门,透风透亮,封闭不严,保暖性差,室内既没空调,也没有其他任何取暖设备。所以到了冬天的夜间寒气顺着门缝往里钻,室内的温度也很低,冬天的夜间只有如此单薄的被套,自然很难抵御寒冷,尤其到了天寒地冻的“三九”天气里,在房屋里都结冰的情况下,自然是冰冷至心。因此,为了取暖,每天晚上临睡前,大家只好都将自己身上穿的棉袄棉裤脱下来,压在仅有的那床被子上御寒,然而,即便这样,依然感到很冷。无奈之下,人们想到了在床上铺稻草铺的办法来取暖御寒。这个办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应该说非常管用而且实惠,因为农村稻草很多,村民们大多用来烧锅,取材既方便也容易,且不用花钱买,所以每年到了严冬前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托亲拜友,寻找稻草用来铺床抵御严寒。

那时,我家有两个姑姑都住在城郊的农村,自然家家都有成堆的稻草,于是,严寒到来之前,她们都会用平板车拉着满满的一车稻草送到我家来,善良的父母还会把稻草分给摊给门旁的邻居施以帮助。所以每年寒冬到来之前,我的两个姑姑都会分别拖来好几车稻草堆在我们居住的院落里。供我们铺床用。用稻草铺床,也有讲究,首先要把稻草一把把的理齐,摊匀,这样顺着铺在床上才能平整匀称,否则会高洼不平。简陋的床上一旦铺上了稻草,床面立刻会被垫的高高的、蓬蓬松松的,像个大沙发非常的软和,尤其是刚铺的稻草铺,非常的松软,人睡在上面,会陷下去,感觉非常的舒适。经过几天重压,铺上稻草的床铺才会被压平整,一般从每年的十一月份铺上稻草要到来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天气暖和了,才能将稻草拿掉,也就是说铺上的稻草铺要陪伴我们度过好几个月的时间,整整一个冬季,我们是靠睡在稻草铺上御寒取暖的。回想起那个年代,水稻在人们的生活里可算发挥到了极致的作用,稻米成为我们每天吃饭的口粮,打下来的稻草除去烧锅还能成为我们寒冬抵御严寒的宝贝,原来,我们的生命紧紧的依偎着大地和田野的滋养与呵护,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寒冬里睡在柔软温暖的稻草铺上取暖御寒,水稻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肚皮,还温暖了我们的身心,真该感恩予它,铭记予它。在床上铺稻草最让人头痛的是,一旦铺上稻草,床沿前每天都会落下许多稻草节,弄得满屋凌乱不堪。对此,父亲便想了个好办法来对付,那就是找来些旧报纸,用双层顺着床沿一块块将床边的稻草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压在棉套和被单下面,这一办法还真的奏效,床边露出的稻草被报纸包严了,显得十分整洁,也不在洒落地面了,不过,这种办法只能管短暂时间,随着人每天上下床挤压,仅几天下来,包稻草的报纸就被揉破了,压碎了,好在找来旧报纸再重新包好又恢复了整齐。刚铺上的稻草铺,不仅会给小屋子带来温暖充实的感觉,还能让你一走进屋子就能嗅到满屋飘散弥漫的稻草的阵阵清香,让人感到丝丝的乡野气息和田园况味,仿佛又融入了乡村生活,整个身心回归了自然,呼吸到了泥土的味道。在冰冷的寒冬里,在那时物质匮乏的状况下,当把一捆捆金灿灿的稻草铺在床上仅看那黄橙橙的颜色就给人一种温暖温馨火热的感觉,更有稻草香带来的美的味觉享受。简陋的床上一旦铺了稻草,厚实多了,也更加的舒适暖和,此时,任凭室外寒风刺骨、地冻冰封,睡在那厚厚的稻草铺上也不会感觉冷。稻草铺松软得像沙发,特别新铺上的稻草很蓬松,很有弹劲,人睡在上面便会凹陷进去,十分舒适。

在那个年代里,稻草铺不但为人们的御寒起到了作用,还能解决家中来客的临时住宿问题。记得有一年春节后,我那被下放到农村的大姑带着表姐来我家正月里走亲戚。当时家里的住房仅是一间租住的小东屋,这么一点小房子本来就不宽敞,来客了,白天吃饭大家挤在一张小饭桌上凑合着问题还不大,但到了晚上住宿就困难了,因为我们住的那间小东屋只有10平方左右,我们几个孩子和父母住的两张木板床就面对着分别靠着南北墙铺,中间留下的空地仅够放一张吃饭的小木桌,小小的屋子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而当家里临时来了客人,住宿就成了大难题了,亲戚们来了,如何过夜?这时父母亲便想起了稻草铺,于是晚上吃过饭后,父母亲将吃饭桌搬开靠在床头,腾出地方,再从院落里抱进一大堆稻草,在小屋里腾出的地面上搭起了临时地铺。父母对大姑说,家里地方太小,只能这样将就住了。大姑说,俺知道你们城里就是地点小拥挤,能将就住就很好啦,所好有稻草铺睡,暖和,我们也不讲究。那一夜,远道而来的大姑和表姐就睡在这温暖松软的稻草铺上,甜甜地进入了梦乡,第二天起来大姑和表姐都说,睡在厚厚的松软的稻草铺上一点也不感到冷。稻草铺,在那个艰苦困难的年代里,对老百姓的冬天保暖御寒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实实在在的解决了那个困难年代里人们生活的窘境,金灿蓬松的稻草铺不但为我们御寒保暖、温暖了我们的身心,也清香氤氖了那段贫瘠的岁月生活……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富裕,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随之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改善,就说这冬天御寒的事吧,早已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床上不再只是一床盖的一床铺的,家家户户不但都用上了席梦思,沙发垫,床上都配有好几床棉被,还备上太空棉被、羽绒被、蚕丝被、鸭绒被、羊绒毯、踏花被等等,冬天封闭的商品房卧室里除去有了空调,还有电热炉、暖风机,有的还安装了暖气片、甚至是地暖,再说床上铺的不仅有厚厚的棉毯,还有电热丝电热毯、水暖式电热毯、暖宝宝等等,这些取暖的物品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可以说要啥有啥,再也不怕寒冷了,再也不用铺稻草铺了,即使室外冷到了零下十几度,屋里和睡的床上依然是暖暖活活、温热宜人。

饮水思源不忘本。现在孩子们的印象里根本没有“稻草铺”的概念,只有我们这些当年经历过、走过来的人才会对那些有着深刻的记忆和印象。应该说的是不管今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富足美满,我们都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在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依然要发扬和赓续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这样才能更好的修养人生的品德、提升自己的品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