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幕起:三通已过,好戏开场,只等台下满座,戏子多情,唱尽人世间花残月缺,再唱到花好月圆。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
开场多是锣鼓齐鸣,一阵喧嚣。错综复杂,包含各种中国乐器。这胡琴一弹,转眼之间,泪影频出,划过双颊。一声声中,时而如狂风骤雨惊醒一潭鸥鹭,时而如千尺潭水落尽十里桃花,泉水不断之时又戛然而止。琴声如秋风凋落了百花,只为戏角儿登场,惊艳台下四方。是悲是喜,凭谁分说,只是台下早已泪流成河。
一句咿咿呀呀,在曲调之中穿梭,声声不停,贯入人耳。戏角儿又来回几步,步法翩跹,若嫦娥奔月之轻捷,又若西施浣纱之温柔。在心中荡起层层微波,推开几经漂泊的小舟,缓缓溪流,浸入人心。等风来,又好像风已拂过,但风并未真正来过,只是那压抑的曲调中稍微明朗起来。身姿摇曳得以扶柳佳人,面容雪白宛若桃花夫人。众人不由地看向台上的花旦,他兰花指一捻,每一帧都是烟花粉黛的娇羞妩媚。
而唱词中的柳叶枯,桃花败,每一个字眼都寄托了心间不可明说的事,怕是逐字说出口,味道就变了,只得纵以那不绝如缕的音律之中。而台下人也正是沉浸于这镜花水月之中,那若有所失也有了失而复得之感。仿佛留恋于那十里春风,绫罗绸缎。纵以满目柔情看遍大好河山,那斜阳正好,云淡风轻皆深藏于其中。此时满心疮痍会被渐渐治愈,这一切仿佛在那大清朝灭亡时,便已被证明。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洋人的侵略从未停歇,一切的风雨飘摇,弄得人心惶惶。而终是那些京剧中的莺歌蝶舞,让人回想起了昔日的国泰民安,它安抚了那个时代的人。即便戏外依旧是现世的动荡,也让人得以稍加的慰藉,从未想过的昔日安稳,就在一幕京剧中表现出来,或是一幕花好月圆,或是一幕青丝白发,一切都是那般引人入胜,撩拨着心弦。
在那个多事之秋里,上至皇宫贵族,中至当朝重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喜爱京剧者,皆听着戏子唱着乱世中的岁月静好,山高水远,来日方长。京剧这种精神支柱也承受住了那坚船利炮,但等其走到今天,每况愈下,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其逐渐成为了小众娱乐,终究未能像当年乱世里那般风靡九州。
京剧的衰微,无疑是一种损失。其间的每一个曼妙姿态,每一句巧入人心的唱词都包罗世间万象。在举目四望之间,戏里戏外,全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它用最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每一段年岁里的佳话,唱出了每一个时代黎明百姓的美好愿望。
故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京剧必应被传承,而京剧的传承也必须与这个时代相契合,在现代的繁华里点缀出一页彼时风流之姿,绘出一幅全新的锦绣画卷,借以现代技术,继承传统京剧,打造现时代京剧最美的梦。
京剧最美的梦,梦里有春风拂过,捎来了暂时的温柔,点缀了一页页锦绣画卷,又有黑云压城,虽然悲痛欲绝,但几经流离失所,又是团聚。最美不过京剧,以一个个唯美之姿勾勒尽人间百态,用一句句简短唱词唱出人生长短。
戏幕落:台上是锣鼓声声,台下是宾客满座,台上人,台下人入了情就都是戏中人,原本以为的悲欢离合,也可以被演成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