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甸土司六十一世裔孙龚运麟送我一本由他主编的《南甸土司龚氏世系续谱》。书中有很多史料,是我过去所未曾了解的。对南甸土司及土司署,我可谓轻车熟路。可当我阅读了此书后再走进土司署,更有了完整的认知和感悟。
南甸宣抚司署,俗称土司衙门,坐落于梁河县遮岛镇,虽然当然的练兵场和后花园早已不复存在,但由四个主院落、十个旁院落组成的建筑群,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公堂,它矗立在第一院,庄重而肃穆。堂前高悬的“南极冠冕”牌匾,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闪耀着威严的光芒。两旁的万民伞,虽已略显陈旧,却似乎在诉说着往昔土司外出时的荣耀与恩泽四方的愿景。这公堂,是土司行使权力、审理案件的地方,见证了无数的公平与正义,也记录着南甸宣抚司在维护地方秩序中的重要角色。公堂后立着麒麟屏风,彰显着四品官职的威严。遥想当年,刀锐土司正是从这里出发,带领着南甸的勇士们奔赴征讨麓川的战场,为明朝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次年,南甸州因功被提升为宣抚司,从此开启了南甸宣抚司更为辉煌的篇章。公堂右侧还设有约30平方米的监狱,由条状木板相连组成牢门,左边关押重刑犯,右边关押轻犯或女犯人,中间狭窄的过道是守监者的活动区域,设有火塘,曾经还摆放着床铺 。 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第二院的会客厅。檐柱上的对联“政绍周南喜大江内外野夷熙熙向化成乐土,春回禹甸愿两山东西黎庶济济安生共有司”,对仗工整,字迹古朴。步入会客厅,我有一种被土司们邀请而来的感觉,要与来自各地的官员、使者们在这里共商大事。是的,这里不仅是一个社交场所,更是南甸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体现了南甸宣抚司在历史长河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努力,传承着民族融合与团结的精神。
第二院由第二十七代土司刀定国建盖,除会客厅外,还设有军装房、属官房 。 再往后走,便到了第三院的议事厅。高悬的“守镇边陲”匾额,彰显着南甸宣抚司在边疆防御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十司领袖”,南甸土司常在此召集其他土司头人会盟、议事,共同商讨抵御外敌、维护边疆稳定的大计。在抗英斗争中,这里便是决策的中心,土司们带领着当地军民,利用熟悉的地形,设置关卡、巡逻放哨,让英国侵略者的渗透计划屡屡受挫,守护着祖国西南边疆的安全,他们的功勋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马嘉理事件的发生,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中英之间的矛盾。英国政府立即抓住这一事件,大做文章,试图借此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他们不仅指责清政府对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包括要求清政府彻查事件、严惩凶手、赔偿损失,甚至要求英国官员参与调查。而首先追查的就是事件发生地盈江芒允户宋河一带归谁管辖。大难临头,宣抚司抢先谎称是南甸所辖,随后,又冒着风险与英国官员和清政府官员周旋,避免了更大的血腥屠杀。这是何等的担当。
步入第四院的正堂。这里用材极为讲究,正殿选用栗木,左厢用椿木,右厢用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寓意江山永固。堂内供奉着官衔牌和光绪皇帝、刀定国以及两位末代土司的画像,曾经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进入,足见其尊贵与神秘。正堂见证了南甸宣抚司家族的兴衰荣辱,传承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从刀氏家族世袭宣抚使,到民国初年顺应时代潮流复姓龚氏,正堂始终默默注视着这一切,成为历史变迁的无声见证者。这里还设有书房、账房、护印府、小姐楼、经书房 。
回溯历史,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缅王孙莽哒喇疆括抗英失败,率残部数百人退到我国境内,寻求庇护。南甸土司刀化南在司署所在地梁河县遮岛为疆括建草房,拨给山田,助其生活。英帝国主义对此极为不满,多次派人劝疆括回归缅甸,均遭拒绝。南甸宣抚司的这一义举,彰显了其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担当与正义。滇西抗战爆发,日军把疆括从梁河挟持到芒市,逼他与日军合作,他至死也未松口。疆括是缅甸近代一位有骨气的爱国君主。如今他的一堆黄土坟,朝向是落日的方向,那里有他的祖国。滇西抗战,南甸宣抚司的各族人民也投身到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日军占领德宏后,南甸土司龚绶,也像其他土司一样,表面顺从,派出他的儿子龚统正与日军周旋,让日军满足了“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避免了百姓惨遭涂炭。暗地里却不遗余力地支持地下抗日活动,有效地牵制了日寇的种种阴谋和暴行,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在物资运输方面,南甸宣抚司所在地区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承担了转运战略物资的重任。当地百姓们不辞辛劳,日夜兼程,为保障抗战物资的顺利输送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年轻人还主动加入到修筑滇缅公路的队伍中,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了一条抗战的生命线,让国际援助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0年,德宏地区迎来了和平解放的曙光。以南甸土司龚绶为首的德宏十土司,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明智的抉择。他们积极与解放军代表进行接触和谈判。龚绶深知,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德宏地区的各族人民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龚绶积极协助解放军开展工作,参与建立边疆各族行政委员会,为稳定地方秩序、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龚绶还先后担任了梁河县行政委员会主任、县长,德宏自治州副州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等职务。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威望,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经济建设,为维护边疆民族团结与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
余尤未尽的走出宣抚司,又见彩霞撒满小城半空,簇新的小城与宣抚司的古朴宁静更显得精彩纷呈。如今,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宣抚司虽不再是权力的中心,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奥秘。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艰辛,与周围充满生机的现代景象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美丽画卷。南甸宣抚司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勇气与担当,它时刻警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传承中前行,在发展中创新,为我边地城乡再添精彩,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5年2月28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