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遆康的头像

遆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1
分享

家乡的油菜花

家乡的油菜花

                            文/遆康

       华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很奇特的,尤其是地处华阴东部地区的孟塬,地势较高因塬区的地理条件影响,无论是哪一年的春季,都要刮好几天的风,等风吹过之后,才能看到初春的影子,也因此孟塬的风的出了名的,也就有了这样的顺口溜:孟塬的风,赤水的葱,武功的烧鸡公……在这里每一次的风吹,都是唤醒大地的号子,让荒芜的北方,一层层披上春天的盛装,这样的风,一直从年后吹到清明节前后,在清明的节气,也是孟塬这片土地油菜花开的最美的,最妖艳的时候!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油菜花开的时节,我都会去我的外公家玩,因为外公他们村庄------孟塬的小寨村,在这个时候是最美丽的地方。村东头有处坡地,在很早的时候依靠地势修建的梯田,大面积的土地不多,而且灌溉不便,那个时候人们刚过上包产到户的日子不久,无论是哪一家,都把自己的日子精打细算着过活,把队上分的每一块地都伺候的相当到位,勤施肥常除草,虽然是不怎么待见的烂坡地,也是尽心尽力的把田里打理好,土地可是是庄稼人的脸面,那个年月,你家地里的草深了,没有及时去除草,都会成为别人拉家常的闲言碎语。那个时候外公把分给自家的坡地,种上油菜,他是个很能干的庄稼户人,家里的地不多,好的水浇地都种上了麦子,全家人的生活都指望着这几亩薄田过活,必须先保证粮食够吃才行,所以把最好的地都种上小麦,村子东头的坡地种上了油菜,每年到清明节的时节,是油菜花开的最漂亮的时候,因为坡地适合种油菜,种油菜的农户很多,看着坡下一层一层的,绿的是麦子黄的是油菜花,风儿掠过坡地的时候,一浪一浪真是美不胜收。
      外公家的那片坡地的上面,就是村子的打麦场,每年到这个时候,种了油菜的农家,都会把打麦场用犁耙和石碾子将打麦场弄平整光滑,为收获油菜籽做好准备。几乎天气放晴的每个傍晚,外公都会带着我来到着平整的打麦场,来欣赏这里初春的景色,闻闻油菜花的香味,坐在打麦场的沿边的石碾上,往下看着那片坡地,可以居高临下的看着远处的秦岭、铁道上飞驰而过的火车、坡下的庄稼、果树、田野、油菜花海尽收眼底,给人的感觉就如在看一副写生的油画。外公蹲在打麦场的沿边上,看着地里黄灿灿的油菜花,慈爱的目光里映着的金黄,苍老的脸庞露出丰收的喜悦,他喜爱这优美无比的金黄,爱闻这里花的清香,从他的眼里读懂农民对生活的期望!外公家的那片坡地,也给我童年最深远的记忆!

 

      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们种地也不像以前那么艰难,在村里的大队部,还停放着合作社时期的那台拖拉机,已经生锈的不成了样子。这几年,每到麦收季节,大型的联合收割机都欢腾在各个田间地头,收割机打几个来回,几十亩地就变成一车车的麦粒,现在的农村,无论是种植还是收获都使用上了大型机械,大型机械的使用,节省了很多的劳动力,农民们都是为了图方便一些大的地块,平整的地块,都种上了方便大型收割机操作的麦子,温饱已经不再是人们担忧的问题,庄稼的好坏不再是巷头饭后的笑谈。已经改版为谁家建了新房子,谁家又填了什么电器,要么就唠唠晚上的电视剧。村子里的很多剩余劳动力,都去南方打工,留在村子里面,大都是一些儿童和老人,还有一些不愿出门的"懒汉们"。
      因为村里的劳动力问题,村东头的那块坡地,慢慢地出现了闲置,甚至有的地已经荒草丛生,有的嫌种坡地麻烦,干脆就栽上了果树和花椒树,因为大型机械没法作业,油菜的种植还得用最原始的耕做方法,慢慢的没有人愿意在坡地上种油菜了,之前那种大片的油菜花开放的盛景已经不再有了,偶尔露几朵金黄,让人不胜唏嘘!外公渐渐老去了,自从上了学后也很少去外公家,但是每次去外公家,外公都带我去坡地顶上的打麦场看坡下面风景,去看飞驰的火车,去看远处的山,还有那远处的房子,外公说:站在这里看景儿,视线大了,心也就宽了!外公一辈子扎根农村,虽然文化程度不好,在村里威望很高。他热爱农村的生活,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勤奋守着自己的家!

      在我十一岁的那一年,一场疾病带走了我的亲爱的外公。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油菜花再次开放,再也找不到他老人家到坡顶的打麦场去看花海的身影了。外公最喜欢站在这里看油菜花海的风景,舅舅把外公的坟墓修在北边的坡地上,并且把那片破地也种上了油菜花,每年的初春油菜花都竞先开放,一排一排开着花,像是等待检阅的队伍,油菜的花香弥漫着整个坡地,蜜蜂在田间舞着,仿佛又看见外公坐在打麦场的石碾上,看着农户人这满满的希望......
      几年之后,我又一次来到这里,回忆起以前和外公在坡地乘凉的种种场景,想着儿时有着的那段记忆,独自感叹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刮起了建设乡村旅游的风,市里面牵头搞起乡村旅游建设,我们孟塬镇司家秋千文化乡村和小寨村的油菜花海风景区的项目被叫响,在小寨村,还是那片坡地又种上了油菜,坡地上面修起了几公里的青砖走廊,修了观景的亭子,建好了村里的农具博物馆,现在的小寨村成了有名的油菜花海基地,每到油菜花开的季节,这里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欣赏自然风光,品尝农家美食。站在观景台上看看远处的秦岭山脉,还是那样苍劲挺拔,铁路上飞驰的火车也是一如既往的繁忙,脚下的那片油菜的金黄,把这里装扮成花的海洋。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带着我的一家人来到小寨村,来到新修的观景长廊,拉着女儿的小手,指着观景台下的美景,告诉她们许多年前的小寨村,我和我外公的往事,我们一家人来到坡地里,掬起一把金黄的油菜花,放在外公的坟头,让他看着自己爱着的家乡,如今是多么的美丽!

 

作者简介:遆康,曾用名迪康、一竹小哥发表作品,陕西华阴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华山风》《创业者》《作家文学微刊》、《华山文学》《昆仑文学》等平台和报刊,繁忙的工作之余,热衷文学创作,用最美的文字来放飞梦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