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宗国(董千里)的头像

董宗国(董千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3
分享

逐梦千里

初见阳阳,是二零一四年十月份的一天,名如其人,一脸阳光,灿若晨星,朗目疏眉,方正的脸庞写着率真淳厚和灵慧聪颖。

那时,我们单位刚刚从“文广大厦”搬到小城的东北角,这里成为了他考取公务员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站。三年之后的花开半夏时节,单位的办公地点又进行调整,我们搬迁到了新址“三农大厦”。这个时候,阳阳也因工作需要去了市委的政

策研究室。缘,结于此,尽于此,就在这个县城的东北角。

那时我们单位,十余年没有女同志(有同事戏虐说我们局的男女厕通用),十余年没有进入新人了,年龄最小的也近不惑之年。单位缺少五彩颜色和澎湃活力。虽然每个人工作格外努力,也能在年底的各种表彰文件里赫然看到单位的名字。

阳阳的到来,不仅仅是单位多了一个小同志、小同事,为单位充实了新鲜血液,更是带来了青春朝气和生机活力,让一池秋水激起了层层涟漪。

阳阳报到后,局党委安排他到了我们科室。由于人员少、业务多,那时每个科室都是孤家寡人,甚至一个人干着两个科室的工作。我也是一个人“一条龙”“一站式”的承担着科室的所有。

第一次见面,他笑着站在我的面前说:“主任,今天以后,你也有徒弟了!”

一个人在单位埋头写了二十年材料了,突然来了新人,本就是幸事一件。更何况,小伙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气宇干练、质朴无华。心底就突增了几分喜欢。

阳阳学的是桥梁工程专业,与文秘宣传、公文写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而走考公之路进入体制内的,又有几人的工作业务与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知用匹配呢。

就这样,阳阳在这个小城的东北角,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段征程!

也或许,正是这段工作经历和业务磨练,成就了阳阳日后的似锦前程和璀璨人生。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刚到单位,阳阳就找了好多空白本子,把事务文书、会议文书、日常行政公文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和记录,那些精彩的段略、经典的词句……一一抄录下来,特别是把那些机关上流传的上乘之作的提纲抽取出来,边记边琢磨,边背边分析,脑中天天装的都是问题,满眼里都是为什么,全身心地投入,以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后来阳阳告诉我,他时刻牢记着当初我告诉他的一句话:“有为才有位”。这是实践得出的真知,也是每个人的体悟,在单位没有作为,就没有你的位置。“听令景从,敢挑重担”,让阳阳怀揣着梦想,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公文写作、文秘工作枯燥乏味,泛善可陈。我曾做过一个统计,凡有过此番经历的,没有“再回头”“二进宫”的,熬干心血、历疲尽累,材料完不成、始终纠着心,材料完成了,也还绷着心,不知道能否过关。待领导审完材料,紧锁的额头舒展开来,这才长喘一口气,放下心来。这一回合就算结过去了。然后又是愁眉紧锁,“迎接”新的材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吃不得苦、经不得累,是无法成功的。所谓的成功,就是起草、“打磨”的每篇文章材料,领导少改或者满意没有意见而已。这一个个的“成功”,看似简单,过程满是艰辛,实属不易。而那时,在单位“写材料”这个看似“荣光”体面的工作,实则无人无津。一个县级领导戏说,在市委和市政府大院里,一招手可以瞬间约起两桌喝酒的,但是你却凑不齐一桌写材料的。这份工作,既有天赋的原因在里面,更有千辛万苦陪伴全程。

阳阳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在老家,没少吃过苦、受过累。特别是阳阳的爷爷带着阳阳的父亲三兄弟在镇上做生意,无暇顾及家庭,阳阳跟着他妈妈做遍了田里的农活,在播种、收获的区间里度过了童期、少年……比其他的孩子,阳阳更懂得生活的不易、生存的艰难和凉薄的世态。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吃的苦、下的力的阳阳,心里装的是更高远的目标和星辰大海。阳阳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对公文材料的日逾熟悉和掌握,从原来拿到材料要求的茫然四顾、束手无策,到有了自己侃侃而谈的意见建议,再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普遍认可……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转眼过了近三年时间,阳阳技艺精进,才胜一筹,在县城的部委办局的秘书一班人中已是小有名气,当时市委研究室人手紧张,急于招引才俊青年,于是就在全市的部委办局和镇街党政办公室广撒英雄帖、急传招募令,虚位以待文字大伽。

生活并非容易,每一滴汗水都是对自己的勇气的肯定,都是对生活的最好回应,都是对梦想实现的最大报答。

阳阳进入了市委研究室负责人的“法眼”,这得益于他平时的辛勤努力,得益于他业务提升。就这样,阳阳名正言顺的赶上了这班车,以帮助工作的名义借调到了市委研究室。彼时,是二零一七年的五月,阳阳开启了他踏入工作以来的第二个征程。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在新的岗位上,阳阳仍旧刻苦研习业务,埋头材料堆中,孜孜以求,勤奋不辍,不仅把负责的业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而且与同事相处和睦、关系友好,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交口赞誉,并被擢升为四级主任科员。在市委研究室期间,其改革和创新的工作,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表彰,其中为当地教育部门总结的教育改革经验,省和国家的新闻媒体获悉后,纷纷予以登载,在这个无名小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转眼到了二零二一年十月份,阳阳报名参加了省直部门的遴选活动,面对来自全省各市县的竞争者,阳阳毫无畏惧,沉着应战,以才示人,凭老辣独到的见解和洋洋洒洒的发挥,过五关斩六将,杀出重围,终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被省直部门予以录用。好事多磨,平时身体棒棒的阳阳,体检时连续两天竟然血压和血糖居高不下,陪同检查的拟录用部门领导视阳阳未来可期,更想把这人才引进单位、留作己用,破例连续三天在省城医院陪同检查……第三天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一切正常。省直部门终以其“良苦用心”录用了心仪的阳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刚刚而立之年的阳阳,终于去了省城,去了省城的省直部门工作。这是众人想都不敢想,或许只能在梦里追逐的美好。而这,仅是阳阳的第三段征程,或许阳阳心中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还有更美的诗和远方。因为阳阳低头有影、抬头有星,手中有笔、心中有梦。

琪琪,阳阳的大学同学,佳人才子,两厢倾慕,研学期满,终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殿堂。现育有子女一双,三岁儿子宽宽、一岁女儿善善,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美美。

琪琪更是青年励志的典范,是不断为梦想努力拼杀的标杆,在学习工作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琪琪老家在山西晋中的榆社县,是太行山西麓的一个县城,大学就读在山东。琪琪是学美术的,主攻素描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天津。

琪琪大学选取美术专业,不是因为文化课得学习成绩“多么不堪”,而是身怀美术绘画的天赋,自幼便爱好涂鸦绘画。她和阳阳生活房间的四壁上,挂满了获奖的作品和图画,琳琅满目,煞是惊艳!

琪琪高中时,曾参加了一次国际美术大赛,获得了素描组第一名,颁奖地点是在日本的东京,因为领奖,琪琪才有了第一次出国的经历,而且当时琪琪家乡山西省教育厅的一名马姓厅长陪同前去领奖。琪琪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且更是获得了奖励若干。这让时读高中的琪琪“名利双收”,特别是声名在家乡远扬。因为所学专业是美术的原因,琪琪习画研学的足迹,遍布祖国的角角落落、山山水水,而且作为交流生,更是在台湾游历学习了半年时间,日月潭的风姿、阿里山的明媚……这见多识广的阅历、博古通今的见闻,也为之后每次参加选拔考试面试阶段的游刃有余、应付自如,作了注脚。

阳阳长琪琪两岁,大学里是高琪琪一级的校友。他们的相识很精彩,因为一个故事相识、相知、相惜,跑赢爱情的马拉松……

琪琪读大二那年,同学想约去爬泰山,在蜿蜒崎岖一路向上的山路上,多有看相算命之人一路吆喝着“看财运”“看流年”“看婚姻”,特别是“看婚姻”,让几个青春女孩尤为注意,就相互嬉闹逗弄着在一家“摊”前驻足,让“泰山高人”在关心的焦点处“指点迷津”“化解疑惑”。当琪琪报上生辰八字之后,满脸神秘地“大师”云里雾里大讲一通,琪琪都没有记得清楚,只有貌似“道破天机”的“婚姻在泰山脚下”的这句话,让琪琪“耿耿于怀”,更加迷惑,三思不得其解。

泰山游历结束返校的第一个周末,学生会里有活动,阳阳和琪琪都在学生会里谋得一两个职务,之前并不认识,这次本安排在一起共同做宣传工作。这次的“不期而遇”,成就了牵手白头的开始。他们活动中交流起来,从班级到专业,从爱好到兴趣……当阳阳谈及家在泰山脚下的肥城时,琪琪双眸大放光彩。因为她想起了泰山“十八盘”上“大师”对自己婚姻去处的“提示”,也是在泰山脚下。这时的琪琪感觉醍醐灌顶,心中惊喜不已,疑惑的问题因阳阳家在泰山脚下得到了最好的解释。琪琪按下心中的喜悦,一个爱情的故事随即展开……

琪琪虽然生长在高山环绕的榆社县城,但冠玉白皙、清丽秀俊如江南女子,一张带着笑意的娃娃脸上,都是聪慧和纯粹,明净而高洁。

“窈窕女子,君子好逑”“有美人兮,见之不忘”。阳阳倾慕琪琪的美好,自是费了功夫,一番追逐。而琪琪心中有“大师”的指点,更是心有了灵犀!或许,这就是天意。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只因这句“泰山脚下”,琪琪不远迢遥,告别了家乡,舍离了亲人,在千里之外的“泰山脚下”,和阳阳一起安了家。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阳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潜心备考,一心进入体制内,只想着与独木桥上千军万马的考公人,点点星光汇聚成河,奉献“光”和“热”,谋取前程与功名。

琪琪大学之后,考录了天津的研究生,在学业上继续求索。

两人一南一北,情相牵、意相连,距离更带入了亲密感。好在互联网时代,好在高铁已把东南西北的山河串联在一起,天津与山东,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早已不是车马驿站八百里加急年代。“复兴号”是阳阳与琪琪的“鹊桥”,以此为坐骑,把爱情之花播洒在鲁津两地……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琪琪研究生毕业了,阳阳也在我们单位收获了功名,爱情也到了瓜熟蒂落的季节,他们幸福的牵手走进了婚宴的殿堂。

婚后不久,琪琪去驾校培训,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拿下了驾照。

接着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报考了城区市直学校教师的招聘,笔试、面试、复核,一路畅通,以第一名的综合成绩录取到市直中学,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开启了她解惑传道授业为人师的生涯。

结婚,考取驾照,进入教师行列……琪琪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不算奇迹的话,也非同常人所为,琪琪举重若轻的走过。

琪琪的征途坦荡顺利,这包含了她多年学习积累沉淀和丰富的阅历,才能得心应手的去适应。正因此。琪琪才在笔试里独占鳌头,才在面试里一鸣惊人!

在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的坚守中逐渐可感可及。

如今,阳阳去了省城,虽然与肥城的距离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对家庭和孩子来说,两地生活太过艰难。

琪琪就暗下决心,继续努力,考进省城做一个济南的“教书匠”,这样既能延续自己热爱的工作,还能带着一双儿女与阳阳团聚一起。

但琪琪也清楚,考进省城要比在这个县城考试艰难的多,竞争会更加激烈。

于是,琪琪抱着逢招必考、逢考必进的决绝进入准备状态!

于是,琪琪辞去了教师编制,这是多少人不敢做出的决定!这是多少人努力多年都无法企及的工作!这要付出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于是,琪琪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婆婆照看,一头钻进备考的知识库里,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就这样,琪琪辛苦的复习了半年时间。

琪琪轻轻松松的走进了考场……

琪琪又轻轻松松的走出了考场。

琪琪一举中第,考进了省城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与阳阳在省城的单位相距很近。

时值阳阳遴选进省政府部门工作一年半之后,在这个收获的秋天里,琪琪又一次实现了追逐梦想征途上的“逢考必进”!而这,也成就了阳阳与琪琪夫唱妇随、比翼齐飞的完美写照!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总在想,很多人费尽周折,经历万千辛苦,从花开考到花落,从早春考到暮秋,一年复一年,才谋取到想要的生活。甚至很多人在公考、事业考的长路上,努力拼搏了多年,不是在笔试途中夭折,就是在面试的道路上落败,最后难逃“原地踏步”“打回原形”的命运。而阳阳和琪琪却留下了生活中努力奋斗、争取美好的一篇篇佳话,让人回味,给人启迪!

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勇气和智慧。而筑梦则是一个追逐梦想的过程,需要恒心、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长和筑梦一同构成了人生的精彩,让世人不断努力登攀!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阳阳和琪琪的故事,还在延续,还将上演更美丽的传奇,围绕着励志不断唱响……

首刊于《三角洲》2024年第4期2月上旬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