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24
分享

徐州云龙山游记

1996年4月4日,我陪姐姐到新沂马陵山赶庙会,帮她卖小商品。当天下午,听一位来自徐州的游客说,每年4月6号的徐州云龙山庙会盛况空前,为了把剩下的商品卖完,姐姐决定再赶云龙山庙会。姐姐和我都没有去过云龙山,为了摸清地理位置和找到合适的摊位,姐姐让我在5号那天先去徐州。

我搭乘七点半的班车从我们的城市宿迁前往徐州,十点半左右我到了徐州汽车站,遂买了一张市区地图,依图乘公交车于午前来到云龙山下。

首先夺我眼球的是山下的大门楼。冷色调的仿古建筑庄严富丽,高大逼人。为了有足够的精力爬山,我在门楼外的饭馆里吃了中饭,当然,喜欢喝两杯的我没敢喝酒。

走进门楼,走过二、三十米的平整道路,便是青石台阶,台阶整齐规矩,光滑如鉴;拾级而上,走了七、八十米,我便来到云龙山的第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主要景点是兴化寺。这是一个小建筑群,外观是常见的青砖青瓦式建筑,外墙上有一块黑色的石板,隐约可见“九州之一”四个大字,外墙上的一些其他石板还刻着一些小字,已经无法辨认了。向来,我对寺庙的兴趣不大,就没有进寺观看,而是着意浏览了一下寺庙外面的风光。寺门左前方是一个高台,名曰登高台,台如其名,我登上台子就一下子看见东方山下的徐州城市一角的风貌,而料峭的寒风迅速吹过来,也深化了登高台的意蕴。但是,登高台的面积并不大,亭子也就只有不到十平方米的样子,然而亭脚,不,台脚几只石雕的天鹅却翩翩欲飞,催促着我继续向上攀爬。

走下登高台,我回到石阶山路继续上行。松树渐渐多起来了,石阶只是依山稍作削砸,不再整齐了,石路弯弯曲曲的向上延伸。走了百余米,我又看见一处仿古建筑,我感觉这应该是云龙山的第二个平台。这个平台很简单,只有这栋简易的房子,只有一个卖饮料的摊点,游客极少,冷冷清清的,我就没有过去,后来到那边山下听说那是汉画像石馆,我当时颇感到惋惜。

继续走了三五十米,几乎没有石阶可走了,只有不规则的光滑的石疙瘩遍布在漫山的松林里,很难走。后来,走得有些疲惫了,我便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来休息。透过稀疏的松林,我看到了山下热闹的人们赶会的场面,尽管6号才是真正的日子。

而后,我又小心翼翼的走了二百多米,便来到云龙山的最高处也是第三个平台——观景台。观景台是一座三层仿古建筑,内有娱乐厅、购物厅、休息厅,周边是观景处,可览尽半个徐州。观景台的不远处有空中滑车,一只只白色的滑车在山上山下滑行,象一群白鸽飞上飞下,为云龙山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在观景台喝了点饮料,午后二时许,我从台东首的一条大约三米宽的弯弯的水泥路下山,从半环着云龙山的兴化寺的后门出了云龙山的东大门,来到复兴路,这里就是6号逢庙会的地点,我立即开始“市场考察”。

(作者根据自己1996年4月5日的日记整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