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说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经冬不凋的品质,带给人们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精神动力。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仔细留心,在很多植物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模仿的,因此,植物有时候也是我们的“老师”。
比如说,柳树,生性朴实,天生适应能力强,春天最先绿芽先知,婀娜萌生,烟云缭绕令众多文人墨客赞颂抒怀。有宋代苏轼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有唐朝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柳树从不张扬,显露自己,当公园里的百花齐放时,柳树默默吐出柳丝万条,柳绿成荫,纤细的枝蔓,无风也舞,枝条犹如害羞的女孩,躲在门帘后面左顾右盼。细长的柳枝,纤细的柳叶,从树干上垂下来,宛如一把绿油油的大太阳伞,为人们遮风挡雨,送来夏天的清凉。引来男女老少,纷纷驻足停留它的底下,老人侃侃而谈,小孩嬉戏打闹,这幅其乐融融的场景,是柳树在背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它没有攀比,没有嫉妒,只是凝聚全部身心之力,为人们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柳树带给我们的是不求索取、甘于奉献、不忘根本的品质,它那种朴实无华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赞誉。
谈及仙人掌,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外貌普通,形状角平,通体呈椭圆状,表皮长刺,全株呈暗绿色。对我们来说,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抛弃华丽的外表的比较,想想有谁还可以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有谁面对酷热和严寒,其意志仍能坚定不移,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敢在几十度的环境中和太阳“抗衡”。古诗中描写和赞美仙人掌的诗句也有很多,有“沙漠奇卉仙人掌,不怕干旱茁壮长。”“严寒戈壁添姿色,酷暑荷娇令箭花。”“荒原漠野一葩华,博击迎风斗砾沙。”是的,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勇者,是沙漠里生命的象征,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赞叹不已,为荒凉的沙漠增添了绿色的气息。这株沙漠中的绿色生灵用其坚韧的品质深切的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于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而不是像一株温室里的花朵,处处需要别人的呵护。这如同我们的人生成长一样,“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只有战胜艰难困苦的环境,玉汝于成,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原来如此的震慑人心。
再说说“岁寒三友”之一、“四大君子”之一的梅花吧。梅花的品质是高洁伟岸,谦虚谨慎。梅花的精神是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强独立,坚贞不屈。古代就有无数诗人写诗赞颂过梅花,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再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描写了梅花的暗香沁人、俏丽可人和“不服输的劲头”,皑皑冰雪中,只有梅花傲然挺立枝头,开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为寒冬增添色彩,仿佛对于生命有着无穷的热情。梅花能不惧风雪,不怕严寒,面对恶劣的天气和低温都能竞相争艳,越冷,却开的越旺,由此可见其无畏精神。梅花能够在冬季盛开,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对于那些处于困难中的人们而言,仿佛就看到了一丝希望。面对困难时的我们,也应该向梅花一样,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开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风雨过后,愿我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梅花香”。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带给人们清正廉洁的形象;青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带给人们坚强的意志。形形色色的植物,带给我们其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