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熟悉而遥远的老家坝塘边,一抹翠绿映入眼帘,那是颗历经无数春秋、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垂柳。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按照四季的轮回,静静地生枝、开花、长叶。
儿时的我们,对这颗柳树充满了无尽的爱恋。或许是因为它是村里唯一矗立在坝边的柳树,又或许是因为有了水的滋养,它年年生长,年年旺盛。即便是在冬季尚未完全褪去的时候,垂柳便迫不及待地舒展着它那柔软的枝条,绽放出细小而精致的花朵。蜜蜂们仿佛也被这早来的春意所吸引,纷纷前来探访,它们穿梭在枝条间,发出嗯嗯的声响,为这静谧的坝塘边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坐在垂柳树下,微风轻拂,偶尔有花粉轻轻掉落在头上或脸上,带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清新与甜美,仿佛能瞬间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当麦地里的麦子收完,春天的景色如画卷般铺展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而那颗垂柳,也毫不逊色地以它那婀娜多姿的柳枝,在坝塘边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放牛的我们,时常会来到柳树下歇凉,牛儿、羊儿仿佛也被这里的氛围所吸引,它们跟着我们来到这里,喝着坝里的凉水,然后在柳树下悠闲地舔舔小石子、啃啃小草皮。我们与这些动物们玩成一团,欢声笑语回荡在坝塘上空。
当柳枝发出嫩绿的新叶时,清明节便悄然而至。我们喜欢从柳树上摘下一些枝条,拿着它们去上坟。这些柳条仿佛成了我们与祖先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得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拜与思念。在每一座坟前,我们都会压上一支柳条,仿佛是在向逝去的亲人低语,告诉他们又一个春天已至,万物复苏。柳枝轻摆,既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大自然对生命的又一次温柔抚慰,让悲伤的心灵得以慰藉,让记忆在春风中得以延续。
夏日炎炎,阳光如火焰般炙烤着大地,我们却有自己的避暑良方。随手折下一根柳枝,轻轻地圈成一个环状,再巧妙地编织几下,一顶简陋却充满凉意的遮阳帽便应运而生。戴在头上,那丝丝缕缕的柳条仿佛带着山间清泉的凉意,让烦躁的心绪瞬间平静下来。那一刻,我们仿佛与整个世界的酷热隔绝,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而柳枝的妙用远不止于此。我们常常将它们插在地埂、河埂、坝埂之上,作为护堤的使者。那些看似柔弱的枝条,在泥土中扎根后,便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一两年过去,它们逐渐发芽长叶,最终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柳树。这些柳树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风景。
每当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我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些柳树。尤其是老家坝边的那颗垂柳,它似乎承载着我所有的童年记忆。走到坝塘边,尽管坝塘早已干涸,四周布满了裂缝,但那颗柳树却依然挺立,绿叶葱葱,生机勃勃。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让我深感震撼。
树下,小蜜蜂忙碌地穿梭在花间,小鸟欢快地唱着歌,它们的欢声笑语与柳树的婆娑舞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然而,岁月无情,当年的娃儿、牛儿、羊儿早已不见踪影,就连村人也很少再到这里来走走。这份宁静与荒凉,让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我看着那柳枝,它身姿柔韧,枝条低垂,随风轻摆,宛如谦逊的君子,不争不抢,于河畔、岸边,默默守候。反复看到了它的柔美与坚韧,看到了它所承载的那份深深的乡愁与情怀。每当想起那些与柳枝相伴的日子,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因为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都会像柳枝一样,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