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哈尔滨和它的美食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也由于这座城市经历的时代烙印,哈尔滨不仅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西方的小巴黎,而且是国人心目中名符其实的冰雕雪塑,晶莹剔透的大城市。
记得初中课本上称哈尔滨是天鹅项下的一颗珍珠。这源于黑龙江省地图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黑天鹅而得名。
我在哈市度过了大学之前的十多年时光。走向工作以后,时至今日,到过不少城市,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民俗风情,美食格调等等都与众大不相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更何况在哈的十几年正是青少年时代,对吃情有独钟。
提起哈尔滨令人难忘的美食美味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是没条件亲自品尝的。只是同学们精神会餐时听人绘声绘色的描述而己。
有些吃过的美食,诸如各色肉肠,红色粗的叫红肠,细的叫香肠,价格更贵也更好吃。哈市的肉肠别具风味,肉香而不腻,鲜味十足。不光有俄罗斯式,还有法式意大利式等等多样风味的。
印象深刻的各种奶糖,五彩缤纷的包装纸,别具一格的酒心巧克力誉满天下,孩子们的最爱。
遍及步行街(中央大街)的俄罗斯面包房,时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列巴,小列巴圈,赛义克等等不一而足。行人路过,无不驻足买上几个,慰籍馋得咕咕叫的肚肠。
那时的我,深知生活的艰难。平日里只有粗粮和稀饭,唯有姐姐发工资时,带回一饭盒全家人喜欢的油炸糕。那是糯米粉包上红小豆馅儿做的。油炸以后鼓得很大,橙黄色油亮亮,咬上一口外焦`里嫩,特别软糯香甜。姐姐说,那儿任何时候都要排队买。
富人有富人的吃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记得在哈市时我最喜欢吃豆腐皮,东北盛产大豆,豆腐皮是纯大豆做的,黄澄澄薄如纸片,拿在手里柔软中透着香气,令人食欲大开,抹上妈做的豆酱,加上一棵嫩葱,捲成一卷儿,十分美味耐饿,可以当饭吃。
食品店里总是摆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大列巴、小面包,人们象买馒头一样,买上几斤当主食。
哈市做的糕点,西点,展示在货架上柜台上,如同工艺品一样精致漂亮。
上大学以后,每年的仲秋节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爹总是在节前做一个精致的小木箱,妈把月饼装在箱里寄到学校。
吃着满怀亲情的月饼,心己飞回哈市父母的身边。
哈市的主、副食小食品等等都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不同,是别具一格令人难忘的美食美味。
我常常想起它,更时时思念在那里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