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翔宇的头像

范翔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4/07
分享

十年许嵩,雅俗共赏(一)连载

十五年前的许嵩,年仅二十岁,那还是博客风靡的年头,他的博文列表躺着这样一篇普普通通的博文,题目叫做《水上飘》 (2006.8.2),结尾写道:“可惜人生不是一部武侠,没有翻页掠过阴暗场景的权利,即便说你是贼,是杀人魔头,你也只能先悉数收下,等待时间去证明一些事情。”

2006—2021年,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时间,尚未证明所有事情,但却如他所说,证明了一些事情。这些年,许嵩收下了内地周杰伦、音乐界韩寒、QQ音乐三巨头之首、乐坛鬼才,音乐思想者等一系列称号与外界的评价,其中有过善意的鼓励,也有过辛辣的讽刺。

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人,或者说艺人。十年许嵩,雅俗共赏,时光一点一点,照亮了“Vae"来时走过的每步路。

  •  

    Demo:我就是那个只会唱周杰伦的Vae(2005)

Demo,俗称小样,在音乐行业,指尚未完整填词编曲的音乐作品。

2004年,夏,刚刚升入大学的许嵩就是这样一张刚刚开始创作的demo,他的入学信息这样写道:许嵩,男,汉族,1986年5月出生,共青团员,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004级卫生事业管理学院本科生。

回到过去,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小学时的许嵩,内向安静,是个十足的乖孩子。

父亲,扬琴演奏家,曾于文工团任职,也是因此,自小便开始接触民乐,耳濡目染,七岁,在母亲的安排下开始学习钢琴,不算多么喜爱或者讨厌,只是完成规定动作后不会多弹一分钟,每天练完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就撤退,时不时趁着父母不在时偷偷懒,甚至有过一次放着“录好的钢琴声”在房间里玩耍被父母发现的经历,不知不觉练到七级,高中就再也没进行下去。

尽管钢琴非其所好,在家人的引导下的天天唐诗宋词却是坚持下来,由于喜欢这些东西,效果显著非常,别因为这样就以为他是一个“少年宫儿童”,闲暇时光,他也是位正常的小朋友,热爱翻看各类千奇百怪的少儿书籍,最爱看的动漫是多啦A梦,时常和小朋友相约出去踢踢球,打打乒乓球,力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小花朵。

在中国,每一个小学老师都爱问同一个问题,“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

小许嵩给出的答案与频率最高那个答案一致,做一名科学家,不过他的理想比其他同学更清晰那么一些,他要研发一款比windows还牛逼的操作系统,而且是中国人自己的,这个理想深深地扎根在年幼的许嵩心中。

初一时的许嵩,尚懵懂,已经迫不及待地和计算机网络打上了交道,1999年开始用QQ,他的号码是8位数,那时大家都叫它O,ICQ,也许是念旧,也许只是为了凑字数押韵脚,于是在日后的作品《灰色头像》中出现了这样一句歌词:“打开了OICQ,聊天记录停步去年的深秋。”

此时,他对网页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立即投身其中,才到初二,就交出了一个能拿出手的作品《这样的合肥》,幸不辱命,为他夺得首届全国青年网页制作比赛安徽赛区第一名。

这是除了三好学生外,他拿到的第一个业余大奖,对于初中生许嵩来说,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千禧年的钟声敲响,人类迈入了2000,那一年他初三,周杰伦刚刚发布了首张专辑《Jay》。

前所未有的音乐龙卷风在内地悄然酝酿,不久之后,学生群体中被当做小众音乐流传许久的周杰伦龙卷风迅速在全亚洲内刮起,“哼喝哈兮”传遍大街小巷,而上一年以成名作《杯中窥人》一举夺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韩寒,在这一年选择退学,轰动全国,《三重门》迅速成为当时青少年手上最流行的读物。周杰伦之于音乐,韩寒之于文字,就这样无意之间,共同塑造了日后许嵩性格中最尖锐的一部分。

周杰伦与韩寒陪伴他度过了初中,来到高中校园,高中学业与初中截然不同,难度与内容都呈几何式的增加,对此他颇有些无奈,理科非他的所长,可从小的理想偏偏与理科有关,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个梦想可以说是暂时碎了一地,高一分科时,他,选择了文科。

那时的他,或许有时也会幻想着像韩寒一般洒脱地逃脱教育体制的牢笼,或者像两次高考落榜的周杰伦一般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与寻常人一般,他自认没有那份能力也没有那份勇气,只得继续着还算踏实的学业。

这期间,许嵩喜欢唱起了流行歌,写起了小文章,这些是他排遣苦闷的最佳出口,早读上,课间时,他把《亭集序》、《出师表》之类的古文统统改成Rap,自得其乐,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效果不错,背诵篇目时当真快了不少,潜移默化间,文字与音乐赋予他的双重乐趣,给了他一片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天地。

方文山清丽婉约的词风,韩寒犀利洒脱的文笔,从小积淀的古文化基础,稚嫩地融入了文字创作之中,由于写了很多偏激的文字,或者怪异的体裁和题材,作为考试答卷的时候,难于让语文组的教师评分。有次,班主任忧心忡忡地说,许嵩啊,你要看到光明的东西,你这种年龄的孩子不要轻易去触碰人性的阴暗面,语气仿佛许嵩这孩子已经满脑子邪恶,内心灰暗,没救了,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老师看到了语言偏激背后的闪光点,还时常当堂朗读,以示鼓励。

久而久之,在这种批评与鼓励交织声中,《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萌芽》、《意林》、《合肥晚报》等报刊杂志的某一页的某一行,多了一个作者的名字,许嵩。意外的是,高二时,这位叫许嵩的小作者发表于网上的一篇随笔,《把伤痕当酒窝》成为当年江苏省高考三模的阅读理解篇目,打破了“阅读理解”一贯采用名家文章的规则。

相似的是,这一年,比他年长三岁的郭敬明,刚刚凭借着精致的文字与明媚的忧伤声名鹊起,而此时的他不知道的是三年后他写了一首歌,名叫《幻城》,正是为郭敬明出版的成名作《幻城》所写。之后,郭敬明与韩寒这对宿敌的恩怨情仇纷扰不休,顶着80后作家的标签在全国范围走红,新概念作文也正式成为中学生文艺青年圣坛,而此时的许嵩便是一位在路上小心翼翼行进中时不时瞻仰一眼圣坛的行者。

多年之后,他发表了一首歌曲,题目叫做《新概念》,似乎就是借着新概念作文这个标题,来描述自己印象中的高中时光,那时有种种切远又切近的梦想,对童话式爱情的渴望,学会对友情的远距离欣赏等等,那是随性散漫又需要稍稍用功的一段时光,但这一切又都偏偏必须屈服于高考这个事物,于是上下求索,夹缝中生存。

听着周杰伦与哈狗帮,夹缝中的许嵩熬过了高考,生存下来,来到了社会意义上真正上下求索地方,大学,安徽医科大。

在自己的家乡合肥,医科大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也不是他想上的专业,却是他亲手所选,他说人生很多际遇是说不清的,有时读什么专业和今后从事什么行业,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上大学后,许嵩很快便发现对专业没有多少新鲜感,不感什么兴趣,与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一样,迷茫,看不到出路,梦想照进现实,有一种莫名孤独感,于是他玩起网游来排遣,于是在文艺细胞驱使下积极参加学院文学社团活动,于是参加各种文艺演出,甚至表演街舞节目,这些可以让他保持一些正常人活着的动力,但是一段经历,自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许嵩的听众里,有一个女人的名字,人人皆知,她叫安琪。

她,曾出现在《安琪》的题目中,《爱情里的眼泪》的歌手一栏,和初期在网络世界的许嵩一样,没人知道她长什么模样,可她与许嵩的凄美故事,繁杂版本,编成一期《故事会》都不为过。

许嵩听众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样的,安琪是许嵩去世的女友,去听听《清明雨上》“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不是去世了是什么,许嵩悲伤的歌声就是因此而来的。

可笑的是,最真实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这篇故事就静静地躺在他本人的博客中,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缠绵悱恻、凄美动人。那个女孩就叫她小雪吧,因为故事发生在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

也就是《又小雪》中的那场小雪。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