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放亮,乡下刘老汉卖黄鳝的三轮车还没停稳,就围了一圈人。人们争着问他的黄鳝是不是野生的,多少钱一斤?他们伸手抄看黄鳝,七嘴八舌,并且都用咄咄逼人的眼光瞪着刘老汉。似乎非让他老实交代不可!刘老汉理亏似的,又是诅咒又是发誓,好不容易才把黄鳝鳝卖完。
早就站在一边,跟刘老汉年岁相仿的,看上去十分有钱的两个老头,等刘老汉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凑了过来,差不多一齐说:“老师傅,你这么大年纪,能逮到这么多又大又好的黄鳝,真不简单!你家是不是住在城外不远的村子里?我俩退休没事干,想拜你为师逮黄鳝,如肯赏脸,今天就做你的三轮车跟你一起去,怎么样?”
刘老汉不痴不憨,明知道城里两个老头口称拜他为师,实际是想到实地看看他是不是逮的野生黄鳝。他想,今天如不答应他们,如不让他们亲眼看看咱掏黄鳝的真本领,恐怕咱卖野生黄鳝的一世英名,非被埋没不可!
刘老汉年近七十,中等个子,脸膛黑里透红。但干事十分麻利,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从小就爱好捉鱼摸虾,尤其掏黄鳝,称得上能手。可那时这些东西不值钱,逮到多半都跟青菜下汤吃。直到近些年,从池塘、水沟里逮的水货才值钱,抢不到手。因此,刘老汉才又拿出以往的真功夫,抽空掏黄鳝卖,既挣钱又开心。
刘老汉笑呵呵地说:“什么拜师不拜师的,只要看得起咱,今天就带你们去玩玩吧!”
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树叶闪着耀眼的光。行人走在路上,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回家后,刘老汉拿起用白塑料皮编织的鱼篓,领着城里跟来的两个老头,向田间走去。
不多会,眼前出现一大片秧田,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沟,沟岸边有一排柳树。刘老汉停住脚步,观察一阵,他用手指了指水稻田边,对两个老头说:“你们看,这团又大又白的泡沫,是黄鳝在洞里下籽。每年五六月份是黄鳝抱窝的旺季,尤其每天上午,天气越热,黄鳝越肯‘抱窝’吐沫。”
他把鱼篓交给两个老头,然后把裤腿高高卷起来,来到秧田里。只见他左手捂住黄鳝吐沫的地方,右手在不远处轻轻地摸着。猛然,右手用力猛揣,速度加快。左手的食指和中指随即将一条大拇指粗的黄鳝牢牢钳住。两个老头惊的目瞪口呆,慌忙扒开篓口,把黄鳝装进去。就这样,在这片稻田埂边,一连掏出八九条,足足有二斤之多。
刘老汉开始给两个老头讲解掏黄鳝的技术要领,并找一些吐沫黄鳝让两个‘徒弟'轮番去掏,试试他们能否逮住黄鳝,他们不是口口声声要拜师学艺吗?
两个老头明知道自己没本事掏黄鳝,但又不好推辞,只能硬着头皮去掏,结果连个黄鳝的孙子也没逮住,还弄得浑身像个泥猴子!
刘老汉心想,这些算什么,我还要拿出更精彩的让你们瞧瞧。他把他们领到河沟边,只见一棵柳树的根扎在沟边,日久天长,水浸土塌,树根一半长在岸上,一半悬在水上。就在树根靠岸的一边,有拳头大的一团白沫。刘老汉用手指了指说:‘’瞧,这条黄鳝可不小,总有斤把重!"说着,他双手抱着树干,慢慢滑下水去。哪知沟水一下子漫到他的裤腰。两个老头都大吃一惊,同时‘啊’了一声。刘老汉示意他们不要吱声,他开始掏黄鳝了。两个老头大气不敢出一声,四只眼睛紧紧的盯着刘老汉的一举一动。心想,在这齐腰深的水里徒手逮黄鳝,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枉然!两个老头子只顾胡思乱想,根本看不清刘老汉的手在水里干什么。只两三秒钟,就见一条比鸡蛋粗的大黄鳝,一下窜出水面一尺来高!
“窜了窜了。”两个老头一起大声呼叫。可就在黄鳝下落的一刹间,刘老汉上身向前略倾,两膀向前一伸一拢,两手张开,像老鹰的一双利爪,只一抓一抄,这条又粗又长的大黄鳝便直条条地落在岸上的车辄里。两个老头手忙脚乱争抢,就是逮不住。刘老汉显出当年二十几岁的威风,双手一搂树干,身子向上一窜,敏捷而轻轻飘飘地跳到岸上,随手将黄鳝装入篓里。两个老头只有感叹的份儿:“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一场所谓的拜师掏黄鳝的实地观摩就这样结束了。两个老头万分激动地对刘老汉说:“今天我们真是大开眼界,领略了师傅掏黄鳝的真功夫。师傅,您今后逮的所有黄鳝,我们全包了!”……
2019年7月